03.03 出大事儿了,这种电影都敢拍?

电影圈的20开年,要说安静如鸡但也大事频发。


徐峥一手打破了国产电影市场的收益模式,虽说赚足了口碑,但也因此在圈子内树敌无数。


成了一只观众、市场都瞄准了的出头鸟。


到底这手牌打得怎么样,咱还得边走边瞧。


与此同时,全球电影圈这两天发生了一件更大更牛逼的事儿。


堪称是21世纪电影的里程碑


就在国人都在为疫情烦忧的时候,2月20号柏林电影节悄悄地开幕了。


好几部华语片在电影节上给咱长脸,昨天蔡明亮的新片《日子》以3.3分场刊第二的成绩拿下评审团奖。


出大事儿了,这种电影都敢拍?


贾樟柯监制、宋方导演、齐溪主演的电影《平静》获得了“单元CICAE艺术电影奖”。


出大事儿了,这种电影都敢拍?


这两部预计今年都会上映。


除此之外,还有两部用相同代号参展的电影,引起了巨大的电影圈地震。


一部叫《列夫·朗道:娜塔莎》,拿下电影节场刊2.7分(4分制),同时获得了杰出艺术贡献奖。


出大事儿了,这种电影都敢拍?


评分不算高,目前最高分是少女堕胎题材的美国电影《从不、很少、有时、总是》,评分3.4,但绝对是争议最大的一部片。


夸它的,爱这部片爱到死。


大呼过瘾,写入史册


出大事儿了,这种电影都敢拍?


骂它的,直接就给贴上了“丧失人性,道德沦丧”的标签。


出大事儿了,这种电影都敢拍?


因为仅仅用“电影”来形容这个作品,都算不上是一种恰当的表达,从内容形式到拍摄制作,简直突破了人想象的极限,除了震撼无以言表。


跟它一样,28号另一部叫《列夫·朗道:衰退》的电影在特别展映单元放映,6个小时的时长,看完甚至让观众怀疑人生,仿佛遁入了另一个世界。


而这个系列,拥有一个伟大的代号——DAU.


为什么伟大呢?


首先,DAU是苏联物理学家Lev Davidovich Landau列夫·朗道最后三个字母。


关于他,不仅仅是“天才”二字可以形容,20岁时当众打脸当时最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他的错误,初生牛犊不怕虎。


出大事儿了,这种电影都敢拍?


而后又同斯大林希特勒法西斯作斗争,拿诺奖,是最全能的物理学家,却因车祸造成了脑损伤,死于愚人节。


伟大且戏剧化的人生。


于是就有导演想拍摄一部关于他的传记片,这属于常规操作嘛。


但随着搭景、制作,还原当时的苏联,导演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的野心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他把这次拍摄,变成了一场长达三年的实景楚门世界,并做成了DAU宇宙系列电影。


让整个拍摄过程真实还原1938-1968年发生过的种种历史事件,也就是物理学家DAU活着的最后三十年。


出大事儿了,这种电影都敢拍?


他在乌克兰东北部的哈尔科夫构建了12000平米的“前苏联社会”,募集了400多名演员参与,他们都不是专业演员,来自世界的各行各业,有哲学家,诺奖得主,清洁工,甚至罪犯。


他们真实的在这个环境里生活,工作,相爱,包括生孩子。


出大事儿了,这种电影都敢拍?


从决定参与这个项目开始,他们就每时每刻生活在这个情境里,过着前苏联的生活,遵循导演安排的生活规则,不能有片刻的出戏。


与其说这是表演,不如说这就是一种洗脑式生活,唯独与真实不同的是,DAU宇宙的时间比较快,会在三年内过完原来三十年的生活。


除此之外,参与者就像拥有了另外一个人生,长达三年。想象一下,就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有这么一群人以前苏联的规则制度生活着,穿着那时候的衣服,花着特定的钱,这事儿细思极恐。


2011年,有参与过这个项目的人,描述过他的感受:


有警卫在行进,有人在喝咖啡,人们各自赶着自己的事。

我没有对任何人说,拜托,这是在搞什么鬼!

你会发现,你就好像被催眠一样,只管顺其自然了。


导演为此拍摄了700多个小时的素材,8000多小时的对话,最终剪辑成为14部电影。


出大事儿了,这种电影都敢拍?


整个拍摄过程,可以说是在现实社会里构建了一个平行时空,完全改变了400多人个正常的生活轨迹。


况且,每一个故事都不是平凡人生。


今年炸了柏林电影节的《娜塔莎》就有格外多的赤裸、现实与暴力


出大事儿了,这种电影都敢拍?


评分7.3,仅从电影层面来讲,是成功的。


娜塔莎在一家秘密的苏联研究室的食堂工作,她的爱好就是喝酒,然后对爱情与性大谈特谈,寻求刺激,又充斥着暴力与挑衅。


而另一部《列夫·朗道:退变》讲的就是这间苏联研究室究竟是做什么的,里面形形色色的研究员,并且逐渐走向衰退的过程。


出大事儿了,这种电影都敢拍?


在柏林电影节看过影片的观众,光是看完已经神经呆滞,仿佛受到了心理创伤。


出大事儿了,这种电影都敢拍?


观众都如此,那么被安排在里面的演员呢。


抛开技术上的革新和电影拍摄的创新脑洞,回到道德层面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


跟被蒙蔽的楚门不同,这些演员对于自己在经历什么非常清楚,甚至可以自主选择暂停拍摄,所以这一切都是在相当自由的前提下开始的。


而这,反而是更加令人深谙人性之恐惧的地方。


出大事儿了,这种电影都敢拍?


因为对于这个系列影片来说,除了既定规则和大致走向,其他都是参与者的自主表现,也就是说影片中所以暴力与性的疯狂,全部都是最真实的人性。


更让人体会到什么是现实比电影更加残忍。


这些人抛弃原来的身份,进入这个环境,一切所作所为都不在受到道德法律的钳制,只管享受失控的快感与毁灭。


出大事儿了,这种电影都敢拍?


全是人性里纯粹的恶,包括性的表达都是打破生理极限的。


这个电影是具有毁灭性的,人性的无底线探索与纵容,如果具有价值也一定不是电影上的,而是人类、社会、心理学里的知识拓展。


从导演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来说,除了DAU系列,此前只有一个代表作《四》。


出大事儿了,这种电影都敢拍?


他的父亲安德烈·赫尔扎诺夫斯基倒是非常成功的一位俄罗斯导演,有过很多成功的作品。


出大事儿了,这种电影都敢拍?


苏联解体时,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才15岁,但他一直觉得自己还是“苏联人”,对这个制度有着非常的迷恋,所以这个声势浩大的“楚门”项目也可能是满足了导演的私欲。


正如展现人性之恶,如果不是为了反思与讽刺,那么就是与电影一样只是单纯的复制并从中得到快感。


这样的艺术形式必然伟大,但背后是对一大群人的社会性解构与重新思想的统治。


如果仅仅作为一个导演,他又是否能对这400多个人回归现实社会之后的生活负责呢?


这不就成了一场新的社会实验?


而这个项目也已经无法用单纯的对与错来评判,名留青史已是必然,但这场现象及楚门秀所带来的后果,将是更加无法预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