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 《聊齋志異》到底多有魅力?

《聊齋志異》,也稱《鬼狐傳》,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所著的文言小說集,全書共12卷,收錄短篇文言小說491篇。蒲松齡在繼承魏晉志怪和唐宋傳奇的基礎上,"用傳奇法,而以志怪",運用神話傳奇的創作方法,構建了一個怪誕詭奇、奇情異彩的狐鬼世界。

《聊齋志異》到底多有魅力?

蒲松齡在序言中自述自己的創作過程:"才非幹寶,雅愛搜神;情類黃州,喜人談鬼。聞則命筆,遂以成編。""集腋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寄託如此,亦足悲矣!"他的一生困頓坎坷,雖然才華橫溢,卻屢試不第,於是將滿腔孤憤,化成了筆下的鬼怪精靈,筆觸所及,"花妖狐魅皆有心,鬼怪魍魎亦含情",遂成流傳千古的名著。

蒲松齡生逢明清易代之際,亂世的流離和動盪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出生在一個亦儒亦商的家庭,但到他時,家境已經敗落,小說中有許多"故大家"、"故家子"的記敘,便是他的自況。

他的外形高大魁梧,頗符合山東大漢的形象,他卻說自己"聳肩縮項,如世鍾馗",雖然其貌不揚,他卻樂觀開朗,才華橫溢,和當時許多讀書人一樣,渴望通過科舉考試改變命運,他在19歲考中秀才後,每逢鄉試必參加,但卻屢試不第,直考到頭髮花白,兒孫滿堂,才得了個貢生,於是感慨地對兒孫說道:"無似乃祖空白髮,一經終老良足羞"。

《聊齋志異》到底多有魅力?

由於仕途上的不得意,迫於生計,他從30歲起,開始設館授徒,當起了私塾先生,到了70歲才撤賬回家,在門庭寂寂,孤館蕭蕭的教書生涯中,他將滿腔憂憤極思傾注於這部"妄續《幽冥》之錄"中。《聊齋志異》大概成書於他40歲之時,後來又幾經修訂和增補,終成一部鉅著。

蒲松齡筆下的人物形象鮮明,佈局嚴謹巧妙,文筆細膩動人,在當時"傳奇風韻,瀰漫於天下"的環境中,能夠脫穎而出,自有其獨創性,郭沫若評價他"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小說中對當時的社會環境頗多諷刺,直指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的腐朽沒落之處,高歌反抗封建禮教的愛情與婚姻,將花妖狐魅的人鬼之戀寫的十分動人。

《聊齋志異》到底多有魅力?

在蒲松齡之前,已有大量的志怪小說,但傳統的志怪小說,大多以敘述鬼神怪異之事為主,往往是粗陳梗概,唐代的傳奇小說則"敘述宛轉,文辭華豔",蒲松齡借用傳奇的筆法來寫志怪小說,使得小說情節離奇而生動,內容精彩且充實,相較於前人的志怪小說,有著獨特的創新性。

《聊齋志異》的創作並非是空中建閣,而是蒲松齡"集腋為裘",在收集和借鑑前人作品的基礎上,加以創新。例如其中的《蛇人》篇,《太平廣記》和《夢廠雜著》中均有類似的記載,不過相比之下,會發現蒲松齡筆下的《蛇人》更加細膩動人,韻味雋永。

《聊齋志異》到底多有魅力?

《太平廣記》中的《擔生》篇寫道:"書生過大澤,忽有蛇逐,書生尚識其形色,遙謂之曰:'爾非我擔生乎?'蛇便低頭"。《蛇人》篇中寫蛇人山行遇蛇,"蛇暴出如風,蛇人大怖而奔,......視其首,朱點儼然,......下擔呼曰:'二青!二青!'蛇頓止"儼然是《擔生》的翻版。在蛇認出故主後,《擔生》版是"便低頭,良久方去",《蛇人》版則寫大蛇二青"昂首久之,縱身繞蛇人如昔弄狀""又以首觸笥,蛇人悟其意,開笥出小青。二蛇相見,交纏如飴糖狀,久之始開"。將蛇的情感描寫得淋漓盡致,最後蛇人送走二青後,"佇立望之,不見乃去",蛇人的依依不捨之情躍然紙上。類似的情節,《蛇人》的筆墨更為靈動巧妙,真摯感人。

《聊齋志異》到底多有魅力?

除了細膩感人的描寫,《聊齋志異》雖是志怪小說,卻盡力在敘事邏輯上合乎情理,使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又合情合理,讓人信以為真,這也體現了蒲松齡靈活化用前人題材的筆力,因此雖然名為誌異,卻讓人大呼其真。

例如《某公》篇中寫某公因生前作惡,死後到陰間審判,將他罰作牲畜,於是用白羊皮蒙覆在他身上,後來又查出某公生前曾救過一人性命,因此得以贖罪,於是將毛皮剝下,但剝不乾淨,以致投胎出生後,背部還有羊毛叢生的情況,在懲惡勸善的同時,也讓人深為信服。無怪乎世人公認"小說家談狐說鬼之書,以《聊齋》為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