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種姓製度天生自帶逆來順受嗎?為何印度低種姓不敢冒充高種姓?

靜夜史


印度的種姓制度是將人劃分為5個等級,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和達利特,達利特地位最低,甚至被稱為“賤民”,低種姓為什麼不冒充高種姓?最簡單的原因,種姓制度或許可以冒充,但是財產和膚色卻是無法掩蓋的,很容易被發現。



印度種姓制度源自於3000多年前的侵略,原本居住在歐亞平原的雅利安人,因為氣候惡化,不得不南下劫掠,雅利安人分為兩支,一支向西進入伊朗高原,另一支則不斷南下,最終進入印度,並且征服印度原住民,並把原住民的文化據為己有,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種姓制度,作為征服者的雅利安人自然佔據最高等級的婆羅門和剎帝利,而被征服的原住民只能屈居下等,戰俘的後代則成為最低等的達利特。


印度高種姓是雅利安人,低種姓是印度原住民,所以膚色不同,高種姓皮膚白皙,接近歐洲人,低種姓的印度原住民膚色黝黑,跟高種姓形成鮮明的對比。

種姓制度雖然沿襲了3000年,但是種姓之間是互相隔離的,很少通婚,即使有也是低種姓女子嫁給高種姓男子,如果反過來會遭到榮譽謀殺,在嚴格的婚嫁制度之下,印度不同的民族之間至今也沒有完全融合。

低種姓無法冒充高種姓,因為膚色和財產是裝不出來的


印度獨立之後,已經從法律上廢除了種姓制度,但是越是落後的地區,種姓制度的影響力越大,甚至超過法律。在同一座村莊,不同種姓甚至都有各自的居住範圍,使用不同的水井和寺廟,想在自己生長的土地上冒充高種姓,基本上不可能。

如果換一個地區,低種姓也很難冒充高種姓,因為首先是膚色不同,外人很容易看出來,其次是財富,低種姓長期受到壓制,所能夠從事的也是掏下水道,清理屍體等最低級的工作,不僅社會地位低,而且也根本賺不到錢,高種姓壟斷了大量的社會資源,普遍比較富有,穿金戴銀,僅從服飾搭配上就可以分辨不同的種姓。


低種姓沒有冒充高種姓的必要,如果在自己的圈子裡,互相都認識,低種姓使用高種姓的物品反而會遭到毒打,在印度的一個婚禮上,低種姓男子只是因為坐在了高種姓才能使用的涼棚裡吃飯,結果被高種姓活活打死。如果是在外地,即使是高種姓,也未必能夠通過身份獲取財富,即使不被認出來也沒有多大的意義。

想要提高種姓制度,只有兩種方法,一是低種姓女子嫁給高種姓男子,但是需要女方提供大量嫁妝,另一種方法是投胎,所以印度產生大量的苦行僧,幾十年不洗澡,胳膊舉起來幾十年不放下,就為了今生苦行,換來下輩子投胎成為高種姓。


視野新觀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階層制度能夠像印度種姓制度那樣頑固的保留三千多年,而且不用驚訝,在現代科學中,它確實是一個重要的社會管理科學中的社會治理體系。今天的印度,已然是世界經濟大國,排在美中日德法英的後面第七位,而且計算機科學異常發達。哪怕是這樣的印度,今天依然深受種姓制度的影響。

用咱們中國的古話講“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怎麼能把人如此赤裸裸的分成三六九等呢?既然這個制度如此落後、如此封建、如此不堪,為何又能延續至今呢?或許我們能從這一制度的來歷中發現答案。

想象一個社會結構,假設一個單一民族國家,人們都經歷過自身在社會階層中的上下浮動,絕對不會突然出現一個如此層級分明的制度,就算出現了也會被推翻。然而在印度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因為印度的歷史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流水線”式的歷史,而是“一鍋大雜燴”,是不斷有外來者闖進來,並且來了就能當統治者的特殊歷史進程。

印度半島之所以被稱為南亞次大陸,是因為這個“倒三角形”地區是被喜馬拉雅山脈所阻隔在亞洲大陸之外的,只有西北角有個山口可以出入,三角形的另外兩個邊都是海洋,而古代航海技術又無從談起,因此那個山口就成了古代印度人“迎來送往”的熱鬧所在。

這片南亞次大陸上的原住民是達羅毗荼人,在西方現代人種學中屬於黑種人澳大利亞型,他們在北部的恆河一帶及南部山區的少數地區創造了印度最古老的文明,且在同一歷史時期屬於比較先進型的。後來雅利安人從西北山口進入,並迅速佔領了整個北部平原地帶。但是由於雅利安人在數量上遠遠少於達羅毗荼人,因此為了便於統治,便開始出現最早的宗教,將人們分為五個等級。最高級的便是掌管這一宗教(也就是掌管精神控制)的婆羅門,第二等級是掌管世俗權力(也就是軍政貴族)的剎帝利,最高的這兩級種姓是無需參與社會勞動的,他們處在統治地位中。第三等級是即無特權又非奴隸的吠舍,他們主要從事商業活動,主要任務就是通過佈施的方式供養婆羅門,以及通過納稅的方式供養剎帝利。前三個種姓安排的都是雅利安人,分別包攬了宗教、軍政以及商業。而這第四種便是首陀羅,他們中絕大多數都是被征服的原住民達羅毗荼人,他們處在金字塔底端,是四大種姓中的人數最多的一級。

除了種姓制度中所包含的這四類之外,還有一個處在金字塔“地下”的賤民階層,他們主要從事與汙穢物相關及下葬相關的工作。也就是說,如果種姓制度是一種階層壓迫的話,那麼賤民階層是連進入這種制度的資格都沒有的,他們的生存地位類似奴隸,生活卻遠不如世界上其他文明的奴隸。要知道在雅利安人到來之前,原住民也有自己的底層人員,當種姓制度出現後,他們便成為了賤民。另外,由於各種姓之間是嚴禁通婚的,特別是高層女嫁下層男,一旦出現了這種“因為愛情”而跨種姓結合的人,那麼男女雙方以及他們的子孫後代都將被打入賤民階層。

如果說二戰中希特勒對猶太人的種族隔離是臭名昭著的話,其實種姓制度裡也有很重的隔離性質,不是每一層都互相隔離,而是四大種姓一塊與賤民隔離。直至今天,印度的一些保守村莊裡的dalit(也就是賤民階層的人),依然被認為是骯髒的人,人們看到他們會躲著這些“賤民”走,而dalit們也會有意識的靠邊行走,避免自己的影子汙染到路過的人。這跟經濟發展迅速,it行業尤為突出的現代印度形成了不可想象的對比。

如果我們能從每個階層自身所處的位置去思考,不難發現,婆羅門是對自己“最有利”的階層;剎帝利是覺得自己“還挺好”的階層;吠舍覺得自己“起碼不是最差的”;首陀羅覺得自己“起碼還在這個社會系統內,沒有被拋棄”;而賤民階層則是處在一種自己就算造反,人數也不夠多的狀態,且排它前面的階層都認為不能與其同流合汙,從而不會與其結成同盟。這樣一分析就很明白了,一般的古代社會文明中,造反的往往是最底層,而印度種姓制度把絕大多數人放在了倒數第二層,這就讓原住民無論在生活多困難的情況下,總有人可以相比較,且永遠比自己更差。

能把社會階層這塊把控的死死的,靠的就是宗教的力量。在種姓制度中是沒有任何上升通道的,什麼通過讀書考試啊、戰鬥立功啊,都是不能從自身階層往上爬的,唯一的通道就是投胎。如果無論自己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向上攀升的社會是很可怕的,就算是首陀羅也會有受不了的那一天,那麼宗教是如何調控這種現象的呢?

在印度教中,是給種姓制度各階層之間互換開了個口的,而這個開口不是現世,而是來生。這種現世安分守己做好事,來生投胎能投更高級的種姓的觀念便是輪迴。按照輪迴理論,這一生如果你是個首陀羅,那麼說明你上輩子犯了罪,這輩子你必須在你的階層中好好贖罪,下輩子你可能投個吠舍。就是這套理論,穩住了所有階層的心,才使得種姓制度得以延續如此之久。

當然,也有例外的,我們也知道這種理論只適合安撫對事實一無所知的人,但接受過教育的人就會仔細考慮一下了。而在種姓制度下,文化和教育是被婆羅門和剎帝利兩個階層所壟斷的,因此這個“例外”的設計者不會出現在社會底層,婆羅門已是最高,也不會輕易去推翻這套理論。而釋迦摩尼便出自剎帝利階層,佛教的核心理論就是要人們通過修行、行善,從而跳出這一輪迴。也正是因為這一理論,佛教才被當時的印度教打壓和驅逐,至今印度的佛教徒都不超過百分之一。

種姓制度自從在印度建立起來之後,一直非常穩固的存在於印度社會中,哪怕是西北山口後來陸陸續續進來了波斯人、亞歷山大大帝、大月氏、突厥人、穆斯林甚至英國人,他們誰來到這裡誰就能輕易的做統治者,卻都沒能徹底消除種姓制度。一方面是由於歷史的悠久、信教人數的絕對優勢,另一方面是歷來的統治者在無法消除的情況下往往也會選擇利用這一制度,來維護自己的統治。直到甘地四處巡迴演講,加上現代科學對於輪迴的不攻自破作用,種姓制度才在印度表現的不再那麼嚴重,但不可否認,它依然存在。








經常用了


在雅利安人進入印度之前,印度的土著居民達羅毗荼人和尼格利陀人是沒有種姓觀念的,當然也就不存在種姓制度。所以,說低種姓的人天生自帶逆來順受是不準確的。

不過,現實中的印度因為種姓制度的存在,確實等級森嚴。面對高種姓的高高在上和持續壓制,低種姓似乎從來就沒反抗過,一直都是逆來順受的模樣。

高低貴賤既然不是天生的,印度低種姓為什麼會安於現狀,甘願過貧困低等的生活呢?這一切還是要從雅利安人南遷印度說起。

(高種姓)

大約公元前14世紀,雅利安人的一支南遷印度後,很快征服了當地土著居民,創立了吠陀文化和種姓制度。種姓制度即把印度人分為4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為了宣傳、貫徹種姓制度,婆羅門教應運而生。婆羅門教實際就是印度教的古代形式,可以看作是印度教的前身。眾所周知,宗教在人類社會中對思想的控制和禁固那是相當厲害的。無論是婆羅門教,還是後來代之而起的印度教,都把種姓制度作為核心教義,要求教徒嚴格遵守等級制度。

為了宣揚種姓制度,印度教制訂了一套完整的學說,即人的高低貴賤一出生就決定了,根本無法改變。低種姓如果想變成高種姓,今生就要忍受一切苦難,等到輪迴到下世這樣的願望就會實現。而如果不安於現狀,幹了印度教不允許乾的事,來世就不會有好報。因為印度人基本上都是虔誠的印度教教徒,所以對印度教的這些規定和說辭深信不疑。他們當然不會做有違教規的事,更不會也不敢去冒充高種姓了。否則,下輩子過不上好的生活該怎麼辦?

當然,除了受印度教的禁固,低種姓者和高種姓外表特徵也差異明顯。低種姓膚色較深,個子較矮,和仍保留明顯白人特徵的雅利安人一看就很容易分辨出來。即使低種姓有個子較高、皮膚較白者,因為受教育程度較低,和生活環境與習慣的不同,就是冒充高種姓,人們一眼就能看出破綻。而一旦被發現冒充高種姓,這就相當於古代的僭越罪,是要被嚴厲懲罰的,甚至會被處死!

(低種姓)

既有宗教思想的嚴格控制,又有外表特徵的明顯差異,再加上法律制度的懲戒,印度低種姓者哪還敢去冒充高種姓呀,他們只能認命,等待輪迴到下世再過好日子吧。


高山流水116820061


如果你實際看到印度人,就會知道低種姓的人是無法冒充高種姓的。

膚色的區分,由低至高。種姓越低膚色越黑,最黑的印度人比非洲人還黑,膚色淺的接近白人,所以,同樣是印度人膚色差別非常大。

金錢地位區分,由於印度政權掌握在高種姓的富人手中,制定政策毫無疑問都是劫貧濟富,更由於幾千年來高低種姓人的王爺與奴隸不變的傳統觀念,低種姓人自認是奴隸,高種姓人想當然把自己看做是貴族亙古不變,差異的思想導致印度社會割裂。一小部分高姓人掌握社會絕大部分資源而大部分低姓人沒有資源,可想而知最後的結果。

最近,印度的暴亂是全國性的,有越演越烈之勢,如果你仔細觀察,暴亂隊伍裡全是膚色較暗的低種姓人,有上面的表述你一定知道高種姓人是不會參入其中的。

大家也許還不知道,高種姓人的標誌性飾物就是頭上偌大的盤巾,總理莫迪就是高種姓人,他佩戴盤巾被世人所詬病,這無疑是向印度人宣佈我是高種姓人,是王者,臣服於我吧。

低種姓與高種姓誰也冒充不了誰,除非擯除種姓。


地瓜土豆16


從生下來就灌輸的思想改不了,大環境所致,如果一生下來就放在別的國家,那他就不會知道自己是低種姓了,也不會逆來順受。


知行合一致良知


不是不冒充而是冒充不了,有膚色區分,還有世世代代都這樣,而且種姓之間的居住地域也有區分的,跟奴隸社會差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