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康熙皇帝的一生有哪些功過是非?為什麼被稱為千古一帝?

美食之旅qbj


我本人是比較喜歡康熙皇帝的,康熙的文治武功都很高,在位期間做了很多的大事,是清朝的締造者,在清朝皇帝中,他擔任了一個承上啟下的角色。他一剛繼位就面臨著國家的內憂外患,他繼位的年紀很小,但是做的很出色,在他的勵精圖治下。將清朝開國時期的一切困難全部給解除了。

接下來我就來分析,康熙他都做了哪些事情?取得了怎樣的成果?

第一部分,運用智慧將鰲拜處理,多得朝廷主動權

在康熙繼位一開始,給康熙留下了一個爛攤子,他的父親順治皇帝早早的就死了,他繼位時還是一個小孩子,朝堂內有鰲拜等人的把持朝廷,朝堂外又有各種反清勢力。國家大事全都壓在了他稚嫩的肩膀上,憑藉著他的奶奶,孝莊皇后的支持。一步一步的將這些問題解決了。

當時順治皇帝命令了四個輔佐康熙的人,一開始四個人還能相互制衡,把持朝政,副座,康熙。但是這一局面並沒有持續太久,由於四個人之間的各種矛盾和利益關係激烈起來。最終勝出的便是鰲拜,他居功自傲,盛氣凌人,又有順治皇帝的顧命之託,雖然有一段時間,謹慎從事,履行順治皇帝的囑託。但是不久就暴露出了專橫和獨裁的野心,欺負康熙年小。把持朝政。



這種局面直到康熙八年,才得以改變,當時康熙讓士兵埋伏在大殿旁邊,將鰲拜拿下,並且讓大臣上書鰲拜的30條大罪。最後將鰲拜全家滿門抄斬,最終康熙取得了勝利。

第二部分,削三藩

清朝剛剛建立,邊疆尚不明朗,還有一個心腹大患沒有解決,西南方向,和東南方向的三番問題,尤其是雲南的吳三桂,最是頭疼,那康奇是怎麼樣將吳三桂給平定的。它是採用了周培公的計策,一邊打一邊拉,明面上放出承諾,如果貴,順便有多少多少的利益?如果不投降的話,就進行軍事戰爭,進行拉攏吳三桂的盟友,給以大量金錢,從而孤立吳三桂,並且康熙皇帝任用一大批善於打仗的軍人,重用了漢將王輔成等人,最終將吳三桂平定,解決了南方三藩問題。



第三部分,收復臺灣

當時康熙皇帝想要真正的做成事,真正的辦大事的,中國自宋以來富甲天下的便是東南沿海,康熙皇帝想要擁有東南沿海各省的稅收,東南沿海必須得有一個良好的環境,那麼必須得收復臺灣,免去鄭經的海上騷擾。康熙皇帝聽從姚啟聖的建議,對東南沿海進行實行海禁,不許東南沿海的漁民出海打魚,也不許東南沿海的商人進行經商,並且將東南沿海的各個村莊,將內陸遷30到50裡,從而斷絕臺灣方面的侵擾,也不給臺灣方面的經濟資源,進而孤立臺灣,運用大將施琅,率水師將臺灣收復。



總結

康熙皇帝一生乾的事情很多,他是清王朝的奠基者,他解決了清朝時期的內憂外患,他統一朝廷解決了鰲拜,他削三藩平定南方,他收復臺灣做事於東南,他解決北方準格爾的叛亂,解決北方的威脅,他也和沙皇俄國打了雅克薩之戰,所以康熙的政治功績是非常高的。


經濟戰略


康熙帝的功勞(簡述)

1.擒鰲拜。年少親政,大權獨攬

2.平三藩。踢出了南部和西南部不安勢利。

3.收復臺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統一!

4.親征葛爾丹。奠定中國在新疆地區,蒙古地區絕對統治權。

5.以漢人為師,貴族漢化。促進民族大融合。

6.重視農業生產,勸課農桑。

7.提出永不加賦!改善農民稅負壓力。

8.與俄國簽訂《尼布楚條約》,正式劃清國界線。

康熙帝的過錯

1.大興文字獄,民間文字思想被禁酷。

2.閉關鎖國,讓中國與世界脫軌。

3.對貪汙容忍度高,造成朝廷腐敗成風。

4.對功臣尤其是漢族功臣打壓。

5.喜歡玩政治平衡,造成黨爭。

6.“九子奪嫡”的締造者。


至於為什麼稱為“千古一帝”

是清朝對康熙帝的評判。

依據有:1.真正意義上統一了全國;

2.糧食產量增長迅速,人口大爆發;

3.國家穩定,人民生活相對安定;

4.在位時間為歷史之最,61年;

5.“康乾盛世”締造者


小何才漏尖尖角


康熙皇帝是清朝入主中原後第二個皇帝,順治皇帝第三子,名愛新覺羅•玄燁,廟號聖祖,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的父親順治皇帝因為染上天花早逝,因為玄燁也得過天花,有免疫能力,在順治皇帝去世時將皇位傳給了他,命索尼、鰲拜、蘇克薩哈、遏必隆為輔政大臣。 康熙帝在位期間有以下幾大成就

1.剪除鰲拜、遏必隆等權臣,穩定朝綱;

康熙皇帝6歲(虛歲八歲)登基,四輔臣聯合輔政的狀態並未持續多久就矛盾加劇,鰲拜居功自傲,開始獨斷專行,但身為輔政大臣,終能履行職責,康熙六年,首輔索尼去世,康熙皇帝親政,十餘天后鰲拜擅自誅殺蘇克薩哈,與遏必隆一起進位一等功,把持朝政。康熙常召集一些少年侍衛在宮中游戲,康熙八年,康熙趁鰲拜進見是下令侍衛拿下鰲拜,誅殺其黨羽,軟禁鰲拜,削去遏必隆爵位,奪回實權。

2.平定三藩,穩定局勢;

康熙十二年,平南王尚可喜請求告老回遼東,讓其子尚之信繼承其位,引發撤藩爭論,康熙決定撤藩。七月,吳三桂反,進攻湖南,四處散佈繳文,廣西孫延齡、四川羅森、福建耿精忠等跟著造反,數月之內,滇、黔、川、湘、桂、閩失陷,隨後,陝西王輔臣、廣東尚之信相繼反叛,半壁江山陷落。康熙皇帝命大軍進剿吳三桂,招扶其他人。康熙十五年,陝、粵投降,次年平定閩、贛,吳三桂負隅頑抗,於康熙十七年稱帝,國號周,不久病死,其孫吳世璠退守昆明,康熙二十一年,清軍攻破昆明,吳世璠自殺,平定三藩。

3.平定臺灣,維護國家統一;

康熙二十年,鄭成功之子鄭經逝世,其子鄭克爽上臺,臺灣局勢不穩。康熙二十二年,任命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出兵收復臺灣,加強中央對臺灣的管轄。

4.驅逐沙俄,捍衛領土完整;

清軍入關後,沙俄多次騷擾東北邊境,並強佔雅克薩城,康熙二十四年,出兵收復雅克薩,班師回朝,沙俄捲土重來,次年,清軍圍困雅克薩,沙俄政府遣使議和,沙俄撤兵尼布楚,康熙二十八年,雙方簽訂《尼布楚條約》,解決邊境問題。

5.平定葛爾丹,收復蒙古;

康熙二十七年,準格爾汗國首領葛爾丹進攻喀爾喀蒙古,喀爾喀蒙古向清廷求援,清廷責令葛爾丹撤兵,葛爾丹不理,反而趁勢南下,清廷調兵北上,於烏蘭布通大破葛爾丹,康熙三十六年,康熙下詔親征葛爾丹,葛爾丹眾叛親離,戰死,喀爾喀地區納入清朝版圖。後來準格爾入侵西藏,康熙帝遣軍入藏支援,大敗準格爾。

康熙皇帝在位期間,清朝根基不穩,處處暗流湧動,康熙帝勵精圖治,穩定局勢,維護了國家統一,但在其統治後期,精力下降,在繼承人上處理不當,導致九子奪嫡,統治期間戰事不斷,造成國庫空虛,吏治腐敗,給雍正留下了一個爛攤子。





隨時間漂泊1


康乾盛世,康熙,這位千古一帝。把大清帝國帶入到一個鼎盛時期,建立了強大的帝國。

現在從他的功勞來說:

他也算得上是一代明君,千古一帝。他十四歲時,就親自除掉了威脅很大的鰲拜,他的一生,先後平定了三番,在東北反擊了沙俄;對內富國裕民,治國安邦,肅清吏治,兢兢業業地經營者國家。他把全部精力和學時都貢獻給了強國、富國,大力發展了生產力,推動了中國社會的向前發展,是一位英明的君主。

他力主戶籍改革,在康熙七年時,停編黃冊,改每年由各地造送丁口增減冊,每過三年編審一次。\r

到了康熙五十一年,康熙皇帝覺得現有賦稅已夠,實行“盛世滋生人口,永不加賦”。這是一次重大轉折,戶籍第一次開始與賦稅完全脫鉤。到雍正年間,“攤丁入地(畝)”,針對人口流動,全部取消人頭稅,只收土地稅,使戶口徹底與土地分離。\r

但對於他的過,總結為:

不待吳三桂老病死而激反三藩,幾致傾危;雅克薩之役表現中庸,僅因後世政治原因遭到吹捧;其平準之役,烏蘭布通之戰康熙道中裝病,屎遁而去,不預接戰,昭莫多之戰以噶爾丹兩三倍兵力不敢交戰,但虛張聲勢令噶爾丹西走,令費揚古以偏師收其功,且噶爾丹之覆亡,主要原因還是侄子策妄阿拉布坦佔據其新疆老巢,是以康熙雖滅噶爾丹,而準噶爾實力尤雄,不得言平準。\r

思想禁錮,閉關鎖國,愚民政策。甚至有人認為,康熙盛世的經濟實力還沒有恢復到宋時的二分之一,不足以說盛世。而且康熙晚年吏治腐敗,文獄頻發。





青峰酒史


千古一帝顧名思義就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本人看來,在歷史上康熙根本就不夠資格,華夏五千年,歷代皇帝,康熙前十都未必有他,更談不上千古一帝。千古一帝只不過是清朝一群馬屁精的吹噓,就像乾隆自稱十全老人,十全武功,實際上乾隆頂多算是一個富二代,敗家子,如果真要算有什麼特別大,對後世有什麼功績的話,那就是乾隆對新疆的統治,但是這對比秦皇漢武等等,更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好了言歸正傳,我們來談康熙,康熙現在能讓後人吹的,平三藩、收臺灣、征服葛爾丹,這也是康熙最大的功績,康熙的這些功績恐怕連東漢劉秀都未必比的過,更不要說和秦皇漢武比,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說完康熙的功,我們再來說說康熙的過,1、文字獄,康熙歷史上號稱剃頭王,開創的文字獄對漢人在思想上的奴役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遺害千年。2、海禁,這也是中國落後西方世界的重要原因。3、和俄國簽訂的尼布楚條約,讓中國丟失大片領土。綜上所述,康熙是有功但是也有過,在當時所處的時代總體來說康熙是一代明君,但是如果說是千古一帝,那就太過了,至少在我看來歷史前十沒有康熙。





少年談史


秦始皇通常被稱為“千古一帝”,沒有什麼爭議。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漢武帝、唐太宗、康熙帝也是“千古一帝”,但是漢武帝、康熙帝存在一些爭議。康熙帝是中國歷史上有作為的傑出君王之一,有學者尊稱其為“千年一帝”。

清朝皇帝總體水平很高,康熙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功績如下:

1、有的歷史學者存在這樣一種觀點,清朝是在康熙帝手中正式鞏固起來的。

努爾哈赤創立後金政權,是偏於東北地方政權,他去世時,後金政權內外危機四伏。皇太極非常有水平,繼位後釆取一系列政策,緩和了國內矛盾,使滿清政權得到鞏固發展,可惜沒有入關52歲突然病故,還是屬於東北局部政權。清朝入關時順治帝年齡小,多爾袞攝政,雖然進佔了北京,但是國內沒有實現真正的統一,多爾袞和順治帝先後離去。康熙帝在奶奶孝莊皇太后幫助下憑藉出色政治、軍事能力使清朝實現真正的統一。

2、康熙帝少年時期智擒鰲拜,完全奪回朝廷大權,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為加強皇權統治,他勤于思考政務,禁止清初入關的“圈地”活動,舉行“御門親政”辦法,設立南書房,削弱了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以及外朝內閣的權力,強化了皇權。

3、加強鞏固了清王朝多民族國家統一和發展,清政府最大貢獻是奠定和加強了國家疆域的管理,明朝時期對蒙古高原等地始終沒有進行有效管理統治,在清朝諸位皇帝中康熙對維護國家統一,維護穩定邊疆統治是貢獻最大的。

平定三潘之亂。取得對沙俄戰爭的勝利。消滅臺灣的鄭氏集團,收復了臺灣。三徵噶爾丹,創建“多倫會盟”,用和平方式解決了蒙古草原蒙古族紛爭問題。

4、加強中央集權管理,實行輕徭薄賦,崇尚節儉,減稅,藏富於民,實行休養生息政策,鼓勵開墾荒田,地丁合一政策,發展經濟,治理黃河、淮河、永定河,興修水利、漕運。曾舉辦博學鴻儒科,親臨曲阜拜謁孔廟,籠絡漢族士人。著手整頓吏治,恢復了京察、大計等考核制度。為了防止被臣下矇蔽欺騙,康熙還親自出京巡視,瞭解民情吏治。

5、善於學習,康熙對科學技術有著近乎狂熱的喜愛。康熙帝 對西方醫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還在宮內建立實驗室,親自動手為子女及宮女接種牛痘。 除了醫學,在數學方面,他親自演算並整理了一本學術論文《積求勾股法》,現在數學上所用的“根、元、次”等詞都是他的發明。在地理學上,康熙皇帝主持繪製的《康熙皇輿全覽圖》,是中國第一幅繪有經緯網的全國地圖,代表著當時世界地理學上的最高成就,李約瑟評價“比當時的所有歐洲地圖都更好、更精確”。

康熙帝不足之處

1、康熙帝撤藩時機對不對,存在著爭議

有一種觀點認為:吳三桂、尚可信、耿精忠等都是久經沙場戰陣之人,康熙如果想撤藩是不是以自己年輕優勢等這些有軍功之人去世再撤藩損失會更少些。康熙年輕氣盛對撤藩之事操之過急,給國家和百姓財富造成極大損失。有資料記載,在平定“三藩”過程中,清軍對湖南等地百姓殺戮過重。

2、康熙帝存在愚民行為

康熙自己喜歡西方科學,卻沒有在全民範圍內組織學習和推廣,使後世帝王和百姓對國外先進事務愚昧無知,為後面的國恥埋下伏筆。康熙帝在這些方面應該向俄國彼得大帝學習。

清朝康熙朝存在文字獄,一定程度限制了文化發展。

3、康熙朝簽訂的巜尼布楚條約》,對俄國作出了一定讓步,導致國家一些領土損失了。

在東北地區修建的柳條邊,阻止漢民越境進入東北地區,導致東北地區地廣人稀,不利於當時東北地區經濟發展,這樣給沙俄、日本等國外勢力涉及東北提供了機會。

4、康熙帝實行的禁海政策,破壞性非常大。

5、康熙帝平定三藩之時注重使用製造先進武器,三潘平定後不重視先進武器研發使用。例如:清初火器製造家戴梓當時發明了世界最先進的火器。可惜沒有受到康熙的重視,致使清朝失去了一位國寶級的武器專家。

6、康熙帝沒有處理好兒子之間的關係,對皇位繼承人和皇太子選擇問題沒有處理好,家事處理存在弊端,導致兒子之間紛爭不斷。

7、康熙帝晚年存在志得意滿,怠政、懶政現象,導致吏治風氣不好。還存在鋪張浪費現象,導致國家財政困難。雍正帝時期對康熙帝晚期留下弊政花費極大精力進行了改進、糾正。


大白白野


康熙,原名愛新覺羅·玄燁,是清朝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康熙是順治帝的第三個兒子,清朝的第四任皇帝,即清聖祖。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2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康熙在位期間,勤儉執政,知人善任,憂心國家,愛護百姓。後世對康熙的評價很高,稱其為“千古一帝”。這評價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個字,卻凸顯出了康熙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那麼康熙究竟做了哪些事?竟然讓後人對他有這麼高的評價,主要是因為他做了這四件事,無人超越。

第一件、削三藩

康熙剛剛開始登基的時候,清朝的形勢很嚴峻,不僅要抵禦來自外敵沙俄的威脅,還要對付權臣鰲拜和三藩(南‘平西王’吳三桂、廣東‘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此時的康熙尚未成年,想要對付著四個老奸巨猾的奸臣談何容易。不過康熙的一生註定是不平凡的,少年時期就利用雷霆手段就扳倒了鰲拜,完全奪回了屬於自己的皇權。成年後的康熙堅持大規模用兵的原則,親自坐鎮北京,成功的打敗了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

第二件、驅逐沙俄

清軍入關後,沙俄遠征軍曾多次入侵黑龍江流域,燒殺搶劫,四處蠶食。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清廷勒令盤踞在雅克薩等地的沙俄侵略軍撤離清領土。可是沙俄對此卻不予理睬,於是康熙任命薩布素為大將軍,對沙俄發起全面反擊,沙俄不敵,不得不退兵,可是沒過多久,沙俄再次入侵大清,並佔領雅克薩城。對於沙俄的這一行為,康熙十分憤怒,下令全面反擊沙俄。雅克薩之戰結束後,大清成功的驅逐了沙俄,雙方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二十四日締結了《尼布楚條約》,規定以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外興安嶺為中俄兩國東段邊界,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和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均為清朝領土。這是種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與外國簽訂的平等條約。

第三件、三徵噶爾丹

康熙十七年,噶爾丹為割據西北、統治蒙古諸部,在俄國政府的慫恿支持下,興兵進攻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部。又藉口追擊土謝圖汗部餘眾,進軍內蒙古烏朱穆沁地區,與清王朝發生直接軍事衝突。康熙帝為確保邊疆安定,三次親征漠北。大敗噶爾丹,成功的捍衛了中華民族的領土主權。

第四件、收復臺灣

提到收復臺灣,很多人都會想到鄭成功,不過實際上康熙收復臺灣和鄭成功收復的臺灣是不一樣的。都知道在明朝的時候,臺灣是被荷蘭殖民者佔領的,是鄭成功率領軍隊成功的從荷蘭殖民者的手裡奪回了臺灣。這是值得中華民族驕傲的是,不過讓人想不到的是在鄭成功去世後,他的兒子鄭經卻想另立門戶,和大清朝互不統屬,所謂“東寧建國,別立乾坤”。對此,康熙任命施琅為水師統領,全面負責收復臺灣一事。168年(永曆三十七年)6月,施琅奉康熙詔,進攻澎湖。經過澎湖海戰後,七月中旬,施琅順利擊潰劉國軒海軍,攻佔澎湖。隨後鄭經之子鄭克塽向清朝投降,臺灣正式歸為大清的版圖。

康熙的一生可以說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完成了四件在別人一輩子都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其中打敗鰲拜和三藩,成功的維護了愛新覺羅一族的皇權,為大清的興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收復臺灣,驅逐沙俄,打敗噶爾丹則是成功的維護了國家和民族的統一。






惪州元良1978


對於愛新覺羅·玄燁,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是康熙帝,對他的評價向來兩極分化。他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長達六十二年,親政時間也超過半個世紀。作為皇帝能長時間的維持穩固統治,本身已經是一項了不起的成績了。



康熙8歲登基,14歲親政,少年時就挫敗權臣鰲拜,自己掌控朝廷。成年後,坐鎮北京平定了吳三桂等人的三藩之亂,擊退沙俄進犯,收復割據臺灣的鄭氏後人,三徵噶爾丹,維護國家統一。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經濟上減免賦稅,開通漕運,文化上推崇程朱禮學,注重西學。因為這些功績,所以有人稱他為“康熙大帝”,甚至像閻崇年教授更是把他推到了“千古一帝”的高度。

但是,在這些功績的背後,看到的卻不是一個偉大的盛世,而是中國封建王朝千年累計下來“迴光返照”般的最高峰。所以也有人說,中國全面落後於世界,就是從康熙開始。



康熙為了打擊臺灣鄭氏,曾經大規模遷界禁海,規定沿海30裡的居民內遷,片板不準下水。先是在福建沿海實行,後又推廣到廣東和浙江沿海。最後有的地方乃至發展到了距海邊二百來不得有人煙,否則殺無赦。結果,使距離海邊三十里到二三百里不等的整個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成為一個無人區。此政策所造成的破壞和後遺症遠遠超過了一次大規模戰爭,因為沿海地區往往是商品經濟最發達、思想最活躍的。

除了海禁之外,康熙禁止漢人進入關外。因為康熙把關外視為龍興之地,禁止漢人進入。結果,就是東北地廣人稀,有大量的無人區,防備力量極為虛弱,有良田而不能耕種。到了後來清廷國力衰退,沙俄不費吹灰之力就佔領包括海參崴在內的外興安嶺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不過最讓人詬病的是康熙時期屢次興起的文字獄,文字獄在文化上的影響導致了不止一代人的文化禁錮,並和閉關鎖國政策相結合,負面影響極大。使得中國既無內部自我更新能力,又缺乏與外部先進文明的交流,固步自封之下,終於全面落後於正在工業革命的西方。要知道,與康熙同時期的人是沙皇彼得大帝、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更有開啟了近代工業革命的艾薩克·牛頓!



所以說,康熙作為一名皇帝,在中國歷史上縱向對比不失為一個優秀的君主,雖然晚年吏治腐敗,可也無法抹除他維護國家統一的功績。但橫向對比同時期促進國家改革的外國皇帝,卻又明顯不如了,也達不到千古一帝的高度。


歷史阿Q


康熙可以說是我國古代封建王朝當中的一位偉大的帝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公認的千古一帝。要知道康熙在剛繼承皇位的時候,清朝並不是很太平,可以說這種不太平,不僅是朝中不太平,而且朝外也不太平。朝中就是鰲拜獨攬大權,並且還想著有一天要把康熙取而代之,面對這種情況康熙並沒有畏懼,而是利用自己的機智和勇氣,最後反制了鰲拜,把所有的大權又重新的拿回了自己的手中。

朝外就是當時有幾個藩王的勢力非常的大,並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威脅到了康熙的統治,除此之外北方的勢力也蠢蠢欲動,面對這種局勢可以說當時的康熙是非常焦頭爛額的。但是康熙並沒有退縮,而是採取了雷霆的手段平定了三藩,並且在面對準葛爾丹的時候,更是御駕親征,可以說把準葛爾丹的勢力收服的服服帖帖,自次以後再也不敢有想要侵犯大清領土的想法。

除此之外面對沙俄的入侵,康熙並沒有選擇妥協,而是選擇面對面的和沙俄硬剛,不僅把之前被沙俄侵犯的土地拿了回來,而且打得沙俄對清朝產生了畏懼之心,保證了清朝後續幾十年的穩定發展,再之後康熙又從荷蘭人的手中把臺灣給收了回來,所以這一系列耀眼的功績,足以讓康熙名垂千古。

但是康熙也不是沒有做過錯事,就是閉關鎖國的政策就是康熙提出來的。


歷史冷知識鉤沉


功:康熙帝玄燁的膽量和見識是絕非凡人所能比擬的。

如鰲拜持權而重,妄自涉政,目中無人,是為當時朝堂上的一大隱患。康熙深知鞏固政權,鰲拜是非除不可。但自己還沒有那種能力,於是他表面對鰲拜十分信任,實際上暗自謀劃準備一舉剷除。他經常召集一群少年侍衛,看似在做“布庫”之戲玩樂,最後成功擒拿鰲拜。

其他的功績比如平定三蕃,統一臺灣,積極處理沙俄邊界動盪問題,歷史上著名的雅克薩之戰就是發生在這一時期,清朝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並與俄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這個條約明確界定了雙方的歸屬地,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很長一段時間中俄邊界的安定,是一個平等的對外條約。

過:

晚年的康熙疏忽朝政,加上他對皇太子的反覆廢立,讓太子之位空缺,間接導致了九子奪嫡的亂局面;積極設立南書房,以加強君主專制集權;後面,發起了歷史上臭名昭著的文字獄,讓不少有才能的文人冤死,禁錮了人們的思想,歷史上著名的冤假錯案,《明史》案、王錫侯案等都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