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廣西的一個市,人口超400萬,因為一條河而得名

廣西,簡稱“桂”,首府南寧,是中國唯一沿海的自治區。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廣西得名於嶺南西道、廣南西路,是嶺南文化傳承的主要地區之一,又因境內大部分地區屬於秦統一嶺南設置桂林郡而簡稱“桂”,春秋戰國時期,廣西屬百越的一部分。1363年,設立廣西行中書省,為廣西建省之始。截至2018年底,廣西壯族自治區下轄14個地級市。其中,就欽州市來說,人口超400萬,為廣西壯族自治區下轄地級市。在歷史上,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安州為欽州。據《欽州縣誌》:“開皇十八年,改安州為欽州,取欽江為名。”。由此,就欽州來說,因為一條河而得名,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


廣西的一個市,人口超400萬,因為一條河而得名


首先,欽州,為廣西壯族自治區下轄地級市。在地理位置上,欽州市地處廣西南部沿海,北部灣北岸,位於北緯21°35′~22°41′,東經107°72′~109°56′。北與南寧市接壤,東與北海市和玉林市相連,南臨欽州灣,西與防城港市毗鄰。欽州市陸地總面積10895平方公里。欽州市位於北迴歸線以南,太陽輻射強,季風環流明顯。由於南臨北部灣,西北靠十萬大山,主要受海洋氣候影響,也受大陸氣團影響,海洋性氣候明顯。就欽州市的歷史來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該地區屬百越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嬴政南平百越之地,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一帶屬象郡這一建制。


廣西的一個市,人口超400萬,因為一條河而得名


在秦朝時期,象郡治所在臨塵縣 (今廣西崇左縣境)。進入到漢朝時期,今欽州市一帶屬合浦郡。東漢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合浦郡屬交州。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欽州市一帶成為東吳的疆域。西晉消滅東吳後,該地區仍屬交州合浦郡所。南朝宋時期,設立宋壽郡,今欽州市一帶屬之。宋壽郡,治所在今廣西欽州市東北三十里久隆鎮。南朝梁時期,在該地區設立安州。隋開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改安州為欽州。據《欽州縣誌》:“開皇十八年,改安州為欽州,取欽江為名。”。由此,就欽州來說,因為一條河而得名,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


廣西的一個市,人口超400萬,因為一條河而得名


其中,就欽州得名的欽江來說,在欽州市區境內,欽江流經欽北區的青塘鎮、平吉鎮,欽州市欽南區的久隆鎮、沙埠鎮等鄉鎮,於尖山鎮的橫山頭分為二支,分別於犁頭咀、沙井注入欽州灣茅尾海。其中欽州境內河長90.4公里,流域面積851平方公里。唐武德五年(622年),也即唐朝建立後,改甯越郡為欽州總管府。唐貞觀十年(636年),欽州州治從欽江縣遷至靈山縣舊州圩南賓寨(欽州州治遺址)。五代十國時期,欽州領五縣:欽江、保京、內亭、遵化、靈山。元朝設一歷史階段,設立欽州路,今欽州市一帶屬之。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改欽州路為欽州府。清朝取代明朝後,今欽州市一帶仍屬欽州府這一建制。


廣西的一個市,人口超400萬,因為一條河而得名


最後,到了1912年,該地區屬欽縣等縣。1955年,欽州屬廣東省。1965年7月,改隸廣西壯族自治區,並設立欽州地區,下轄上思、防城、欽州、靈山、浦北、合浦、北海七個縣市。1983年10月,撤銷欽州縣,設立欽州市。1987年7月劃出合浦縣歸北海市管轄,1993年5月防城港市成立,劃出防城縣和上思縣歸防城港市管轄。1994年6月,撤銷欽州地區、欽州市,設立地級欽州市。如今,欽州市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下轄欽南區、欽北區、靈山縣、浦北縣。截至2018年底,欽州市總面積達10895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415萬人。對於欽州市,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