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加拿大隻有3700萬人,為什麼很少遭到侵略?

勁興


加拿大是否會遭到侵略,人口多寡並非決定性因素,真正的決定性因素其實是加拿大的地緣特徵,尤其是加拿大的地緣位置。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加拿大的地緣位置決定了加拿大很少遭到外敵入侵。


加拿大政治地圖:從這一地區可以看出與加拿大相鄰(包括陸地和海洋鄰國)的國家包括美國、丹麥和法國


加拿大坐落在北美洲北半部分,其領土從大西洋延伸到太平洋,向北延伸到北冰洋,總面積998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第二大國家。而根據2016年加拿大人口普查(加拿大每五年進行一次人口普查)的結果顯示,加拿大總人口為35151728人,2018年總人口估計為37242000人。加拿大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7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而且加拿大人口分佈極不均勻,大約五分之四的人口居住在毗鄰美國邊境的150公里範圍內,其中魁北克省的魁北克市-溫莎走廊以及五大湖區和聖勞倫斯河沿岸的安大略省南部地區是加拿大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佔總人口的近50%。另外,加拿大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鐵、鎳、鋅、銅、金、鉛、鉬和鈾儲量豐富。另外,加拿大北極地區鑽石資源豐富,是世界上最大的鑽石生產國之一。可以說,加拿大是典型的地廣人稀、物產豐富國家,但如此一個國家卻很少遭到侵略,其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加拿大的人口情況(從上至下):加拿大各省與各地區的人口密度、加拿大各省的人口增長率、加拿大(包括美國北部)的人口密度圖、以及加拿大人口最稠密以及工業化水平最高的魁北克-溫莎走廊


從歷史上來說,加拿大地區不是沒有遭受過侵略。事實上,在歐洲人到達北美大陸以前,加拿大地區居住著很多土著居民,按照加拿大皇家土著人委員會的估算,在第一批歐洲人建立定居點時加拿大地區的土著人人口數量大約為50萬人。


歐洲殖民者到來時按語言劃分的土著居民在北美的分佈情況


加拿大歷史上第一次被外來人入侵其實就是歐洲人的到來。歐洲到來之後,由於土著人對歐洲人帶來的天花、流感、麻疹等病毒缺乏免疫力、土著人與殖民當局以及歐洲定居者之間的衝突、土著人的土地被歐洲定居者所佔領、土著人與歐洲毛皮商人之間的衝突,以及土著人經濟在外來衝擊下的崩潰等原因,導致加拿大地區被殖民化,土著人口大量減少。


法國對加拿大的殖民以及英國對加拿大的控制(從上至下):1664年北美東北部的政治版圖、1702年的北美地圖(顯示了歐洲定居點佔據的堡壘、城鎮和區域)、1750年的北美聲索地圖、1801年的新法蘭西地圖(淺黃色)、英國根據《巴黎條約》獲得的領土(粉紅色)和《楓丹白露條約》獲得的西班牙領土(黃色)地圖


加拿大地區第二次遭到入侵是英國的入侵。第一個在加拿大地區建立永久性殖民地的是法國人,法國人巔峰時期在北美擁有五個殖民地構成的新法蘭西。1689年到1763年期間,法國與英國北美殖民地之間衝突不斷,先後爆發了四次戰爭,而這幾次戰爭的最後階段則構成了七年戰爭的北美戰區。最終,根據1713年《烏得勒支和約》,加拿大的新斯科舍省劃歸英國,而七年戰爭後,1763年法屬加拿大和新法蘭西大部分地區劃歸英國統治。


1812年戰爭(從上至下):美國的宣戰法案、上加拿大的軍事指揮官對美國宣戰的回應、以及結束1812年戰爭的《根特條約》的簽署


加拿大第三次遭到入侵是美國人的入侵。作為“天定命運”的國家,美國一直認為美國“註定”擁有整個北美大陸,包括不少美國國父都認為美國應該擁有加拿大地區。在拿破崙戰爭期間,由於歐洲兩大陣營(拿破崙帝國與反法同盟)幾乎將全部力量投入到歐洲的衝突(也包括英國),再加上(1)英國針對拿破崙的大陸封鎖實施反封鎖,阻止其他國家對法國的貿易,(2)英國向美洲印第安人提供武器,阻礙了美國人的擴張,從而損害了美國利益。再加上美國國內要求吞併加拿大的呼聲日益高漲,因此1812年美國對英國宣戰,並試圖入侵加拿大。但這場戰爭美國並沒有佔到多少便宜,1814年英美簽訂《根特條約》,1815年美國參議院批准這一條約,1812年戰爭結束,美國與英屬加拿大地區的邊境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加拿大的領土演變情況


應該說,上述三次加拿大地區遭受入侵時,加拿大並非是現代意義上的主權國家,第一次歐洲人到來時,加拿大地區是各個土著部落的世代居住地,而第二次則可以看做英國與法國爭奪殖民地的鬥爭,第三次則是美國試圖奪取英屬加拿大。1867年英國議會通過《憲法法案》,加拿大邦聯(Canadian Confederation)建立,英屬加拿大、新斯科舍、新不倫瑞克組成了加拿大自治領。在此以後,加拿大發展為十個省和三個地區。1917年,加拿大以獨立身份加入國際聯盟,1931年《威斯特敏斯特法案》確認了加拿大的獨立。而在整個加拿大逐漸成為獨立國家以及1931年加拿大獨立後,加拿大並沒有遭受到外敵入侵,因此提問者的問題其實可以轉化為為什麼從1812年以後加拿大就沒有遭受到入侵。


維多利亞女王:其統治時期是英國霸權的頂峰時期


首先,二十世紀上半葉之前加拿大沒有遭到外敵入侵,首要原因應該歸功於英國在國際體系中的首要地位。加拿大作為“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他國家除非挑戰英國霸權成功,否則很難真正入侵加拿大。這也是為什麼1812年戰爭,美國試圖吞併加拿大最終失敗的根本原因。而除了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想要入侵加拿大,必須打破英國的制海權,否則的話入侵加拿大就是一句空話(當然,俄羅斯可以通過阿拉斯加入侵加拿大,但是以當時的條件來說,俄羅斯根本不可能派遣大量軍隊入侵)。


美國與加拿大的邊界:這一一條世界上最長的不設防邊界


其次,加拿大的地緣條件使得加拿大被入侵的可能性比較小。加拿大的陸上鄰國最主要是美國,加拿大與美國本土之間擁有8893公里的不設防邊界線,另外與美國阿拉斯加州擁有2477公里邊界線。而除了美國之外,加拿大與丹麥的格陵蘭島隔海相望,另外加拿大與丹麥在漢斯島擁有一條陸地邊境線。除此之外,法屬聖皮埃爾和密克隆島位於加拿大紐芬蘭聖勞倫斯灣的南部海岸外。而這三個國家中,只有美國與加拿大擁有漫長的邊境線,其他兩國想要入侵加拿大必須跨過大西洋。因此,從地緣角度來說,只要美國沒有吞併加拿大的意願,加拿大就是安全的。而在1812年戰爭以後,美國面對的是霸權國大英帝國的加拿大,美國根本不會考慮入侵加拿大。


加拿大的地形圖(上)和氣候類型圖(下)


第三,1945年以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但是(1)加拿大政治、經濟等方面與美國聯繫日益緊密;(2)加拿大在冷戰期間對美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3)加拿大對美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美國也承擔保衛加拿大的義務;(4)加拿大與美國的社會政治文化與價值觀等方面極其相似。正是因為如此美國與加拿大的邊境才是一條不設防的邊境,加拿大可以說完全是不是美國的美國,美國吞併加拿大完全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加拿大衛星圖


因此,從1812年戰爭以後,由於加拿大的安全先後由兩大霸權國,即大英帝國和美國所保障,只要與加拿大共享世界上最長的邊境線的美國不入侵加拿大,加拿大的安全就有保障,這也就是為什麼加拿大自從1812年戰爭以後從未被入侵過。


加拿大政區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