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仲由負米養親對當今孝道的啟示

仲由負米養親對當今孝道的啟示

  影響中國千百年來孝行準則的一部《孝經》,傳為在孔子指導下,由宗聖曾子所作。其中記孔子說:“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就是說孝道行為在我國傳統的倫理道德中,人人奉行是天經地義的。在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門下,聚集著三千弟子,賢人七十。這些來自不同地域的弟子中,在孝行修為上不乏其人,而最為突出者,當數仲由、曾參、閔損三賢,他們是孝賢楷模。傳統的《二十四孝》故事中,就分別載有他們的孝行事蹟。

  仲由是孔子最喜歡的弟子之一,是實現其仁政德治思想中的佼佼者,更是忠孝兼完的典範。仲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魯國卞(今山東泗水泉林一帶)人。生於公元前542年,卒於公元前480年。少孔子九歲,是孔子弟子中年齡較大的一個。公元前524年,孔子開設私人講學之風,他帶領幾個早期弟子至卞邑,遇仲子並遭其“陵暴”,孔子以禮相待,仲由受拓羽之教,因門人請為弟子,後一生跟隨孔子佈道、立教(包括從學和周遊列國)四十餘年,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儒家思想的得力實踐者和忠誠捍衛者。為什麼說仲由是儒家思想的得力實踐者和忠誠捍衛者呢?因為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的具體內容就是“忠、恕”二字。曾子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也就是說,做人要講恕道,講忠誠。要寬以待人,嚴於律已,忠於職守,忠於國家;其中也包括對父母、長輩講孝道、講忠誠,對兄弟、朋友講仁義、講友愛、講團結。

  仲由除在孔子的悉心教誨和社會實踐的磨練外,加上他持之不懈的努力,終成一代賢哲,身上體現了許多高尚的道德品質,其事親至孝,百里負米養親的孝道美德一直傳唱至今,亙古不衰。少年時代的仲由,家境貧寒,但仍不遺餘力的贍養雙親,成為古往今來有名的孝子。《二十四孝圖》中就載有他為親“百里負米”的事蹟。他的母親愛吃曲阜所產的稻米,仲由就經常往返百里為親負米。我們通過幾則故事可以看出。

仲由負米養親對當今孝道的啟示

  《孔子家語·致思》中有這樣一段敘述:

  子路見於孔子曰:“負重涉遠,不擇地而休;家貧親老,不擇祿而仕。昔者由也事二親之時,常食藜藿之食,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喪之後,南遊於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鍾,累絪而坐,列鼎而食,願欲食藜藿,為親負米,不可復得也。枯魚銜索,幾何不蠹;二親之壽,忽若過隙。”孔子曰:“由也事親,可謂生事盡力,死事盡思者也。”

  仲由面見老師孔子說:揹負著重物走遠道,不能夠選擇地方來休息;家中貧苦,要孝敬父母,不能夠挑揀俸祿的多少而去當官。過去我事奉父母的時候,常常吃野菜和豆菜那樣的飯,為讓父母吃好一點,到百里之外的地方去背米。父母死後,我跟隨老師南遊楚國,跟從的車子一大溜,積累的財物數不清,坐著厚厚的墊褥,吃著豐盛的菜餚,要想再吃野菜、為父母背米,卻是不可能的啊。串在繩上的枯魚能有多少時日不損壞?父母的壽命,就像白駒過隙那樣短暫。”仲由經年不輟,寒來暑往,堅持為親百里背米贍養父母。後來學業有成,許多人聘請他去做官,他先是在家鄉魯國附近從政。父母去世後,才去外地供職,後來南遊楚地,楚王授他以高官,從車百乘,生活優渥時,一旦想起當年家貧,沒能使父母享福時還常常悲從中來,吃不下飯。他常對人講:“子欲養,而親不在”。仲子之孝被孔子稱為“生盡其力,死盡其思,真乃‘至孝’”。

  《孔子家語·曲禮子貢問》載:

  子路問於孔子曰:“傷哉!貧也。生而無以供養,死則無以為禮也。”孔子曰:“啜菽飲水,盡其歡心,斯謂之孝乎!斂手足形,旋葬而無槨,稱其財為之禮,貧何傷乎?”

  這則故事可以看出,仲由雖對父母盡力盡責的實行贍養,但想起父母沒能夠在生前享受到好的衣食,仍然非常的內疚。他對孔子說:“傷心啊!太貧窮了。父母活著時沒有什麼好東西供養他們,死後又沒錢為他們辦好葬禮。”孔子教導他說:“活著時生活雖然清苦,但盡力讓他們歡樂,這不就叫孝順嗎?死了後收斂他們的遺體,隨即安葬,雖然置不起外槨,但盡其財力舉辦葬禮,雖然貧窮又什麼可傷心的呢?”

仲由負米養親對當今孝道的啟示

  同樣在《孔子家語·曲禮子貢問》還有這樣兩段記載:

  魯人有朝祥而暮歌者,子路笑之。孔子曰:“由,爾責於人終無已。夫三年之喪亦已久矣。”子路出,孔子曰:“又多乎哉!逾月則其善。”

  故事說的是一個魯國人在早晨進行祥祭,而到了晚上就歡樂地歌唱起來,仲由因此譏笑他。孔子說:“仲由,你要求別人真是沒完沒了。服三年喪也算是很長的了。”仲由出去後,孔子又自言自語地說:“還差一個月就滿三年了,這一個月不算多啊!過去這個月再高興就更好了。”

  第二個故事則說:仲由為其姐姐服喪,到了可以除去喪服的時候仍未除。孔子問他:“為什麼還不去掉?”仲由說:“我沒有兄弟。(只有這個姐姐)因此不忍去掉呀。”孔子說:“行路之人都不忍。先王制定的禮儀,超過了的要屈從,達不到標準的希望他達到。”仲由聽後,便除了喪服。

  子路有姊之喪,可以除之而弗除。孔子曰:“何不除也?”子路曰:“吾寡兄弟而弗忍也。”孔子曰:“行道之人皆弗忍。先王制禮,過之者俯而就之,不至者企而及之。”子路聞之,遂除之。

  從中可見仲由對待父母姊妹去世之後,其哀思懷念之情至深,孝道之理的一貫堅持與重視。

  另外在《禮記·檀弓上》上則有這樣一段記載。

  子路曰:“吾聞諸夫子:喪禮,與其哀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哀有餘也。祭禮,與其敬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敬有餘也。”

  仲由說:“我聽先生說過:舉辦喪禮時,與其哀思不足而禮節有餘,不如禮節不足而哀思有餘。舉行祭祀時,其與恭敬不足而禮節有餘,不如禮節上不足而恭敬有餘。”不難看出,仲由一貫主張堅持老師教導的“祭之豐不如養之薄”、“厚葬不如薄養”。讓身為人子者,應及時行孝、儘早行孝。等到父母去世以後,再想盡孝是不可能的了。有的人,父母健在不盡贍養義務,對父母惡言冷語,父母死後,大搞排場,舉行的葬禮轟轟烈烈,邀請的賓朋四面八方,其目的說白了就是廣收禮金,失去了祭不足而哀思餘的孝道傳統。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老人家活著的時候不聞不問,到故去的時候就大擺筵席,老人火化的隊伍還要找上許多小轎車,浩浩蕩蕩好不威風。這樣就違背了孔子與仲由所主張的“祭之豐不如養之薄”、“厚葬不如薄養”。對這種孝道異變現象,仲子若泉下有知,一定會衝冠一怒。

  在提倡孝道的今天,讓我們學習先賢,在出則有乘,行則有具的便利交通條件下,百里內堅持每月返家探望父母長輩,拿條件相比,當比古孝賢人物更容易,但還不乏一些人員沒有做到。孔子曾明確的說:“孝慈,則忠”。也就是說大孝為忠,一個孝敬父母的人,一定是一個尊老愛幼的人,也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更是一個孝行突出的人。這樣的人,一定會是忠於職守,忠於國家的人。試想,一個連父母都不關心,不孝敬、不盡應盡贍養義務的人,怎麼能夠認真的工作?忠於自己的職業,忠於自己的國家。孔子還說:“上敬老則下益孝,上尊齒則下益悌”。可知孝道是雙向循回的。也就是說孝順生的孝順子,不孝養的不孝男。

仲由負米養親對當今孝道的啟示

  仲由的突出孝行給後世留下了深遠的影響。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時為直郡王的皇長子愛新覺羅·胤禔在隨駕南巡途中,給濟寧仲由後人題寫了一副《克紹家聲》的匾額懸於微山縣仲子廟,這位皇子就是殷切的希望仲由後人能夠繼承其祖“事親至孝,事國至忠”的良好家風。正如明朝御史許守恩這樣稱讚仲由:“子路在聖門以勇鳴,子路之勇乃義理之勇。負米養親,是勇於事親;結纓於衛,是勇於事君;周旋夫子,雖患難而不忍離,是勇於從師……”。清代泗水知縣孫鵬更是這樣稱讚仲由:“結纓兼負米,宇內此完人。碧血千秋淚,白華一代春。天心衰魯衛,人力報君親。六十三年事,艱難為子臣。”仲由負米養親,生事盡力,死事盡思的這種孝親敬老理念,一直被其後裔視為家訓瑰寶,世代相沿,傳承不衰。其後人於公愛國,於家孝親,繼承這種美好的家風家訓。孝可致家和,家和致國諧。所以說:“家是國之基,國是千萬家。家與國,國與家緊密相連,家國一體。在家盡孝,為國盡忠,忠孝兩全是家訓對後人的要求。”

  在注重弘揚和傳承優秀孝賢美德的今天,我們踐行孝道的優良傳統,學習先賢美德。其一:必將會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促進全民素質的提高,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產生積極影響。其二:傳承孝道,是為建設中國和諧社會服務。因為孝道是社會和諧的基石。再是:我們弘揚孝賢美德,探討孝賢美德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中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必將會促進國民道德建設,促進家庭和諧,促進社會和諧。所以說: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服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新使命。(仲偉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