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醫生用嘴為老人吸尿被刷屏!比起百萬點贊,醫生更想要尊重和理解

“快,幫我拿個杯子來!“

焦急囑託後,醫生張紅在萬米高空對著一根導管吸了起來,導管的另一頭連著的是一位躺在飛機客艙地板上的老人。

他此刻吸出的正是老人膀胱中的尿液。

醫生用嘴為老人吸尿被刷屏!比起百萬點贊,醫生更想要尊重和理解

01

11月19日,從廣州飛往紐約的航班上,一位老人突感不適,急需醫療救助。

在聽到求助廣播後,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與海南省人民醫院血管外科醫生肖佔祥立即趕去對老人進行檢查。

經檢查,老人膀胱大致存有1000毫升尿液,如不盡快排除,老人膀胱將有破裂危險。而當時距離飛機落地還有足足6個小時,情況危急!

在無法獲得更多醫療支持的情況下,兩名醫生在徵得家屬同意後利用機上急救醫療設備對老人膀胱進行穿刺排尿。

醫生用嘴為老人吸尿被刷屏!比起百萬點贊,醫生更想要尊重和理解

然而受環境、設備等限制,老人膀胱內的尿液根本無法自動引流排出。情急之下,張紅醫生決定用嘴吸出尿液。

整整37分鐘,他不間斷為老人吸出尿液,最終順利幫老人排出700-800毫升尿液。老人情緒和病情都得以緩解。

此事經媒體報道後迅速傳播,“醫生萬米高空用嘴為老人吸尿“的新聞今日迅速登上微博熱搜高位榜,獲得百萬網友點贊。

醫生用嘴為老人吸尿被刷屏!比起百萬點贊,醫生更想要尊重和理解

無獨有偶,上熱搜、獲點讚的還有另一位醫生——陝西寶雞第三人民醫院的許向東醫生。

近日,許醫生正準備為一名85歲高齡病人實施一臺手術。病人麻醉後,護士卻突然告知許醫生他的父親在樓下ICU離世。在為人子的孝義和為醫者的職責兩難之間,許醫生匆忙趕到樓下看了父親最後一眼,便立即返回實施手術。

面對兩位醫生同樣捨己忘我,醫德高尚的行為,網友們紛紛給出高度評價:

“我的天,太了不起了,真不是一般人。”@仔仔兄

“這才是真正的天使,父子都很難做到,一個素不相識的人竟然能做到,了不起啊”@無暇四顧002

“致敬醫生,致敬英雄。”@凸凸凸哥

看似驚奇,實則平常。這些網友不知道的是,他們眼中非比尋常的壯舉,其實只是數百萬醫務人員的日常縮影。

02

為了救治病人,其實有很多醫生,都和許醫生一樣,經常犧牲與自己父母、愛人、子女的團聚時間,甚至會錯過人生中一些重要時刻。

比如急診科醫生,大過年也要堅守崗位,無法與翹首企盼的父母,吃上一桌團圓年夜飯。

比如很多年輕醫生,要投入更多精力工作學習,他們的愛人只能自己強大,去迎戰風雨。

比如曾在醫院心內科當住院總醫師的我,在妻子生孩子時,我還在病房搶救病人。等搶救完病人,孩子早就出生了。

在大多數人眼裡,醫生這個職業手握病人生死權杖,白大衣不染纖塵,看著很是高大上,就連很多初入醫道的年輕人也抱有同樣想法。

可一旦他們開始工作,幻想就會迅速破滅,因為醫生除了壓力大、事情多、少有與家人團聚之外,日常工作內容也是和血、膿、病菌、癌瘤、屎尿等打交道居多。

在檢驗科,醫生天天和病人的屎尿、分泌物、嘔吐物等“親密”接觸。

在婦產科,醫生時常要給新生兒吸痰,有時在清理呼吸道時還會用吸管把嬰兒口腔裡的羊水吸進自己嘴裡。

醫生用嘴為老人吸尿被刷屏!比起百萬點贊,醫生更想要尊重和理解

雖然有吸引設備,但機械的吸引力度和刺激性不好控制,圖為女醫生用吸管口吸羊水

在肛腸科,有的病人便秘嚴重,醫生常常要“緊盯”病人肛門,親手將已經硬化的大便一點點摳出來。

而在醫院外,有老人突然嘔吐暈厥,心臟驟停,只要是醫生,都會第一時間衝上去進行嘴對嘴人工呼吸….

醫生難道不愛乾淨嗎?

相反,醫生可能是最有“潔癖”的群體。他們身穿嚴格除菌的白衣,戴著嚴密的雙層口罩,隨時消毒,時刻秉持最嚴格的無菌原則。

但在救治病人時,他們又成為最不怕髒的一群人。用嘴含尿,用手摳屎,這些可能連病人親人、愛人都無法做到的事情,他們可以做到。

醫生難道不怕感染嗎?

顯然,作為專業人士,感染的危險和後果醫生最清楚。但在病人有生命危險時,他們根本顧及不到自己的安全。

醫生用嘴為老人吸尿被刷屏!比起百萬點贊,醫生更想要尊重和理解

或許就如張紅醫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所說:“這是天職所在吧!

任何情況下,牢記職責,不忘初心,不因危險而退縮,不因骯髒而遲疑,每一個白衣都是救死扶傷的天使。

可醫生終究不是真正的天使,他們是有著七情六慾的凡人。為了救病人,他們雖然不怕髒、不怕累、不怕感染,但卻害怕被病人苛責、誤解、傷害。

03

有媒體曾做過“你會在院外救治突發疾病者嗎?”的調研。結果顯示,在院外遇到過突發疾病患者的醫務工作者中,76.1%的人選擇參與急救,剩餘23.9%則沒有。

多數醫生抱著見義勇為的心態,但是處於觀望狀態的人也很多。

是的,救死扶傷是醫生天職。但這年頭,醫生救人除了要有專業的技術水平,還要有強大的內心和過人的膽識。

就拿張紅和肖醫生此次救人來說,他們整個救治行為是有風險的。比如消毒不到位會有感染風險,比如老人本身患有其它疾病,在排尿時可能出現突發情況等等。

雖然老人最終轉危為安,兩位醫生也受到家屬和輿論高度讚揚,但若老人有個三長兩短或是遇到不講理的病人家屬,醫生的處境又當如何呢?

醫生用嘴為老人吸尿被刷屏!比起百萬點贊,醫生更想要尊重和理解

圖為兩位醫生為老人膀胱進行穿刺引流所用設備

曾有醫生在高鐵上對陌不相識的患病乘客出手相助,鐵路員工不但全程錄像,還在事後向這位女醫生索要醫師證,要求醫生手寫當時情況,並“簽字畫押”。

曾有120急救中心將一名病倒在公園的老年患者送往醫院救治,經CT檢查為多發腦梗塞。但患者經搶救清醒後,反問醫生“搶救我幹啥?”醫院通知家屬後,家屬拒不交納費用,並且質疑醫生“誰讓你救了?”

還有醫生在上班路上遇到一位中學生暈厥,他趕緊救助並幫其聯繫家長。待學生情況穩定後,因醫院有急事,他趕往醫院,但在路上,卻接到受傷學生父親的電話。電話裡對方張口就指責他撞倒學生還逃跑,無奈之下,這位醫生只有四處舉證證明自己清白。

像這樣的“前車之鑑”實在太多,有多少醫生救人的雙手因此受到束縛?又有多少醫生從挺身而出變成鋌而走險,再到最後的無奈旁觀?

可以說,張紅、肖佔祥兩位醫生此次萬米高空救人是成功的,也是勇敢的。

在這次救治中,所有人都做到最好,家屬信任支持,乘務人員積極配合,醫生技術過硬,最終皆大歡喜,老人轉危為安,醫生受到百萬網友點贊表揚。

其實,比起百萬點贊,醫生們更需要的是大眾的理解、信任、支持和寬容。

他們所求,無非是在自己拼盡全力、熱心救人之後,無論結果如何,病人和家屬沒有吵鬧和追責,社會沒有詆譭和誤解,如此而已。

若有一聲感謝,那在下一次的危急關頭,他們便會更有勇氣,也更有底氣,站出來,伸出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