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环江:“毛南”传统文化重焕生机

环江:“毛南”传统文化重焕生机

1月30日,河池日报第01版:要闻一版刊登题为《环江推行“文化活县”系列报道之传承篇——“毛南”传统文化重焕生机》的文章,文中讲述了环江非遗文化传承的点点滴滴,展现环江文化自信新风貌。

环江:“毛南”传统文化重焕生机

环江推行“文化活县”系列报道之传承篇—— “毛南”传统文化重焕生机 本报记者 王月华 通讯员 谭绿叶 谭峰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是毛南族的发祥地,下南中学和下南小学,是环江“民族文化进校园”的重要传承基地。2所学校1000多名学生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外,还有一项重要的课外学习任务——接受毛南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开设有专门的学习和展示场所,由当地的“非遗”文化传承人给学生手把手传授制作傩面、跳傩面舞、编织花竹帽等传统技艺。 “毛南族拥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过去只在小范围传承,近年来经过系统整理和保护,一批不为人所知的文化精品正脱颖而出,频频登上国内和国际的大舞台。”环江县非遗中心副主任韦庆华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2014年初,环江举办全县广场文化周,一个名叫“苗族花鼓”的表演节目在舞台上首次公开亮相就获得良好反响,当年,环江县立即组织专家对节目进行了包装、整理和完善,并推荐参加了上一级展演,最终这个节目斩获了2014年河池市铜鼓山歌艺术节非遗展演一等奖。 曾经,由于传承人慢慢老去,专业人才紧缺,年轻人受外来文化和不断涌现的多元化娱乐方式影响,不愿意学习传统文化,环江面临民歌无人唱、民族手工艺无人问津、民族语言无人会讲、传统文化和技艺濒临失传的尴尬局面。 而今,得益于大力实施的“文化活县”发展战略,包括歌、舞、戏、美术、手工技艺、传统体育等一大批散落民间的环江毛南族文化元素,得以系统性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毛南”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传承局面已经形成。 摸清家底,建立非遗文化传承的“资源库”。环江县委、县政府成立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先后投入了共约2000万元的资金,用于开展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等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截至2018年底,环江登记入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442个,调查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152处,征集入博物馆的可移动文物500余件;成功申报国家级名录2项,自治区级名录6项(含国家级名录),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1项(含自治区级名录)。 完善机制,变文化优势为发展优势。近年来,环江先后挂牌成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传习所等一批专职机构,专门负责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抢救、研究、保护、整理申报和对传承人才的培训工作;建立声、影、文、图等全县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档案,加强开展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强化生产性保护工作,鼓励和引导花竹帽编织艺人、傩面雕刻艺人、铜鼓铸造艺人等文化传承专业人才加大民族工艺品的生产力度;创建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平台,内容包括花竹帽编织技艺、毛南族肥套、毛南族民歌。 整合优势,打造一批“叫得响”的精品。2018年,环江投资200多万元,启动毛南民族风情舞台秀项目,将于今年与观众见面;整理出版《毛南族文学史》《毛南族舞蹈》《毛南族研究》《毛南族民歌(古籍版)》《毛南族大辞典》等优秀民族文化类专著20部,其中《毛南族文学史》获广西社科二等奖,《毛南族民歌(古籍版)》荣获自治区文化成果最高奖——广西铜鼓奖;创作音乐、舞蹈、小品、戏剧等作品30多部(首),其中,2012年创作的小品《左邻右舍》获第十六届广西“八桂群星奖”金奖,2015年创作的小品《乡路遥远》荣获第三届广西基层文艺会演一等奖、第十七届广西“八桂群星奖”金奖、第九届广西戏剧展桂花剧目金奖,舞蹈《盘妹子》、小品《被偷走的善心》《妻子的秘密》《赖》等作品获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文艺比赛一等奖。 创建品牌,擦亮民族文化“金名片”。环江下南乡被文化部授予“中国傩戏(木面舞)之乡”称号;毛南族“肥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毛南族“分龙节”被列为广西民族文化节庆十大品牌,被评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民族节庆”;下南乡凤腾山古墓群由国务院公布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伦镇北宋牌坊等文保单位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环江全县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人,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人,他们身处毛南族文化传承的最前沿,共同承担着延续毛南族传统文化血脉的重任。

环江推行“文化活县”系列报道之传承篇——

“毛南”传统文化重焕生机

本报记者 王月华 通讯员 谭绿叶 谭峰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是毛南族的发祥地,下南中学和下南小学,是环江“民族文化进校园”的重要传承基地。2所学校1000多名学生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外,还有一项重要的课外学习任务——接受毛南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开设有专门的学习和展示场所,由当地的“非遗”文化传承人给学生手把手传授制作傩面、跳傩面舞、编织花竹帽等传统技艺。

“毛南族拥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过去只在小范围传承,近年来经过系统整理和保护,一批不为人所知的文化精品正脱颖而出,频频登上国内和国际的大舞台。”环江县非遗中心副主任韦庆华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2014年初,环江举办全县广场文化周,一个名叫“苗族花鼓”的表演节目在舞台上首次公开亮相就获得良好反响,当年,环江县立即组织专家对节目进行了包装、整理和完善,并推荐参加了上一级展演,最终这个节目斩获了2014年河池市铜鼓山歌艺术节非遗展演一等奖。

曾经,由于传承人慢慢老去,专业人才紧缺,年轻人受外来文化和不断涌现的多元化娱乐方式影响,不愿意学习传统文化,环江面临民歌无人唱、民族手工艺无人问津、民族语言无人会讲、传统文化和技艺濒临失传的尴尬局面。

而今,得益于大力实施的“文化活县”发展战略,包括歌、舞、戏、美术、手工技艺、传统体育等一大批散落民间的环江毛南族文化元素,得以系统性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毛南”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传承局面已经形成。

摸清家底,建立非遗文化传承的“资源库”。环江县委、县政府成立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先后投入了共约2000万元的资金,用于开展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等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截至2018年底,环江登记入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442个,调查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152处,征集入博物馆的可移动文物500余件;成功申报国家级名录2项,自治区级名录6项(含国家级名录),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1项(含自治区级名录)。

完善机制,变文化优势为发展优势。近年来,环江先后挂牌成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传习所等一批专职机构,专门负责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抢救、研究、保护、整理申报和对传承人才的培训工作;建立声、影、文、图等全县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档案,加强开展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强化生产性保护工作,鼓励和引导花竹帽编织艺人、傩面雕刻艺人、铜鼓铸造艺人等文化传承专业人才加大民族工艺品的生产力度;创建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平台,内容包括花竹帽编织技艺、毛南族肥套、毛南族民歌。

整合优势,打造一批“叫得响”的精品。2018年,环江投资200多万元,启动毛南民族风情舞台秀项目,将于今年与观众见面;整理出版《毛南族文学史》《毛南族舞蹈》《毛南族研究》《毛南族民歌(古籍版)》《毛南族大辞典》等优秀民族文化类专著20部,其中《毛南族文学史》获广西社科二等奖,《毛南族民歌(古籍版)》荣获自治区文化成果最高奖——广西铜鼓奖;创作音乐、舞蹈、小品、戏剧等作品30多部(首),其中,2012年创作的小品《左邻右舍》获第十六届广西“八桂群星奖”金奖,2015年创作的小品《乡路遥远》荣获第三届广西基层文艺会演一等奖、第十七届广西“八桂群星奖”金奖、第九届广西戏剧展桂花剧目金奖,舞蹈《盘妹子》、小品《被偷走的善心》《妻子的秘密》《赖》等作品获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文艺比赛一等奖。

创建品牌,擦亮民族文化“金名片”。环江下南乡被文化部授予“中国傩戏(木面舞)之乡”称号;毛南族“肥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毛南族“分龙节”被列为广西民族文化节庆十大品牌,被评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民族节庆”;下南乡凤腾山古墓群由国务院公布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伦镇北宋牌坊等文保单位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环江全县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人,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人,他们身处毛南族文化传承的最前沿,共同承担着延续毛南族传统文化血脉的重任。

环江推行“文化活县”系列报道之传承篇——

“毛南”传统文化重焕生机

本报记者 王月华 通讯员 谭绿叶 谭峰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是毛南族的发祥地,下南中学和下南小学,是环江“民族文化进校园”的重要传承基地。2所学校1000多名学生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外,还有一项重要的课外学习任务——接受毛南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开设有专门的学习和展示场所,由当地的“非遗”文化传承人给学生手把手传授制作傩面、跳傩面舞、编织花竹帽等传统技艺。

环江:“毛南”传统文化重焕生机

“毛南族拥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过去只在小范围传承,近年来经过系统整理和保护,一批不为人所知的文化精品正脱颖而出,频频登上国内和国际的大舞台。”环江县非遗中心副主任韦庆华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2014年初,环江举办全县广场文化周,一个名叫“苗族花鼓”的表演节目在舞台上首次公开亮相就获得良好反响,当年,环江县立即组织专家对节目进行了包装、整理和完善,并推荐参加了上一级展演,最终这个节目斩获了2014年河池市铜鼓山歌艺术节非遗展演一等奖。

环江:“毛南”传统文化重焕生机

曾经,由于传承人慢慢老去,专业人才紧缺,年轻人受外来文化和不断涌现的多元化娱乐方式影响,不愿意学习传统文化,环江面临民歌无人唱、民族手工艺无人问津、民族语言无人会讲、传统文化和技艺濒临失传的尴尬局面。

环江:“毛南”传统文化重焕生机

而今,得益于大力实施的“文化活县”发展战略,包括歌、舞、戏、美术、手工技艺、传统体育等一大批散落民间的环江毛南族文化元素,得以系统性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毛南”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传承局面已经形成。

环江:“毛南”传统文化重焕生机

摸清家底,建立非遗文化传承的“资源库”。环江县委、县政府成立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先后投入了共约2000万元的资金,用于开展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等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截至2018年底,环江登记入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442个,调查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152处,征集入博物馆的可移动文物500余件;成功申报国家级名录2项,自治区级名录6项(含国家级名录),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1项(含自治区级名录)。

环江:“毛南”传统文化重焕生机

完善机制,变文化优势为发展优势。近年来,环江先后挂牌成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传习所等一批专职机构,专门负责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抢救、研究、保护、整理申报和对传承人才的培训工作;建立声、影、文、图等全县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档案,加强开展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强化生产性保护工作,鼓励和引导花竹帽编织艺人、傩面雕刻艺人、铜鼓铸造艺人等文化传承专业人才加大民族工艺品的生产力度;创建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平台,内容包括花竹帽编织技艺、毛南族肥套、毛南族民歌。

环江:“毛南”传统文化重焕生机

整合优势,打造一批“叫得响”的精品。2018年,环江投资200多万元,启动毛南民族风情舞台秀项目,将于今年与观众见面;整理出版《毛南族文学史》《毛南族舞蹈》《毛南族研究》《毛南族民歌(古籍版)》《毛南族大辞典》等优秀民族文化类专著20部,其中《毛南族文学史》获广西社科二等奖,《毛南族民歌(古籍版)》荣获自治区文化成果最高奖——广西铜鼓奖;创作音乐、舞蹈、小品、戏剧等作品30多部(首),其中,2012年创作的小品《左邻右舍》获第十六届广西“八桂群星奖”金奖,2015年创作的小品《乡路遥远》荣获第三届广西基层文艺会演一等奖、第十七届广西“八桂群星奖”金奖、第九届广西戏剧展桂花剧目金奖,舞蹈《盘妹子》、小品《被偷走的善心》《妻子的秘密》《赖》等作品获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文艺比赛一等奖。

环江:“毛南”传统文化重焕生机

创建品牌,擦亮民族文化“金名片”。环江下南乡被文化部授予“中国傩戏(木面舞)之乡”称号;毛南族“肥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毛南族“分龙节”被列为广西民族文化节庆十大品牌,被评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民族节庆”;下南乡凤腾山古墓群由国务院公布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伦镇北宋牌坊等文保单位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环江全县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人,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人,他们身处毛南族文化传承的最前沿,共同承担着延续毛南族传统文化血脉的重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