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攥指成拳有力量|来自灾区的暖心故事

攥指成拳有力量|来自灾区的暖心故事

攥指成拳有力量|来自灾区的暖心故事

在灾区,从不缺乏温暖人心的力量。

云南墨江5.9级地震发生以来,总有这样一群人,会以他们的语言、担当进入我们的视线。他们在这次地震中的名字,是救援者;他们的职业,是基层干部、是公安民警、是准备入伍的新兵、是医护人员……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在灾区攥指成拳,汇聚成一组组不屈不挠、挺身而出、友爱互助的群体,擎起希望——

用实际行动诠释入党初心 人物群体:墨江基层党组织

感言:“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小组干部,现在群众需要我,我不能不管。”

云南墨江5.9级地震发生后,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最前沿,战斗在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入党初心。

通关镇丙蚌村是此次地震的震中。地震发生后,丙蚌村下寨一组副组长罗恒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群众的安危,逐户疏散受灾群众,协助救灾人员搭建帐篷,帮助发放救灾物资,一直坚守在抗震救灾一线 。年迈的母亲让他回家看看受损的房屋,他告诉母亲:“等我忙完了再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小组干部,现在群众需要我,我不能不管。”

新寨村民小组是鱼塘镇玉鲁村种植烤烟较多的村民小组。余震过后,鱼塘镇玉鲁村党总支委员刀荣华立即组织召开会议,动员大家:“灾害已经发生,我们不能等着,要主动出击,把损失降到最小。”随后,刀荣华立即组织党员从受灾最严重的农户开始,挨家挨户转移烤烟,降低群众的损失。当救援工作队到达时,新寨村民小组的烤烟已全部转移。

采访中,通关镇牛库村党支部书记刀绍明告诉记者,牛库村下辖16个村民小组,在此次地震中,有13个村民小组受灾严重。在外界救援力量没有到达之前,牛库村党支部发挥党组织作用,召集50余名党员,组建党员突击队,对各个村民小组开展拉网式救援,及时抢救受伤人员和转移受灾群众,全面排查危房和受损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及时上报灾情。同时,通过成立党员服务站,配合救援工作队开展卫生防疫、道路保通、帐篷搭建等工作,充分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当前正值秋收农忙时节,牛库村党支部将继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号召广大党员带领村民开展互帮互助,力争用10天时间完成秋收工作,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随后的恢复重建工作中去,让村民早日住进新房子。”

攥指成拳有力量|来自灾区的暖心故事

点 评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灾区最危险、最困难、最需要的地方,广大共产党员彰显敢于担当的政治本色,在灾难面前挺起了坚强的脊梁。

关键时候站出来 人物群体:医疗救援队

感言:“组建救援队,不仅是要在危难时刻贡献一些力量,更是想通过救援队把一些急救常识让更多人知晓、掌握,让更多人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橙蓝相间的冲锋衣、红色头盔、橙色背包,这支装备“很酷”的队伍活跃在墨江地震灾区,他们是第一时间就深入到重灾区的医疗救援队。这支救援队的另一个特别之处是,他们中既有普洱市人民医院派出的专业医护人员,也有来自各行业的志愿者,志愿者都来自于“中国茶城阳光救援队”。

9月9日一早,医疗救援队的20人来到通关镇丙蚌村挖野村民小组,挨家挨户走访伤员、排查疾病。由于交通不便,挖野村民小组的救灾帐篷凌晨才送到,还没有搭建起来。检查完病情,医疗救援队马上投入到帐篷搭建中。黄文冠是普洱市人民医院机关党支部书记,也是“中国茶城阳光救援队”的创始人和总队长。四年前,为了筹建救援队,他卖掉了思茅城里的一套住房,换回了救援队所需的急救包等装备。“我是一名急诊科医生,清楚专业的急救对于生命的重要。”黄文冠说,组建救援队,不仅是要在危难时刻贡献一些力量,更是想通过救援队把一些急救常识让更多人知晓、掌握,让更多人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攥指成拳有力量|来自灾区的暖心故事

点 评

灾难发生,时间就是生命,对于医疗救援来说,更是如此。敢于担当,关键时刻站出来,在抢险中,医疗救援队经受住了考验。

“让我们完成任务再走” 人物群体:15名“准新兵”

感言:“能在入伍前为灾区群众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再苦再累也值得。”

“虽然军装还未戴上军衔,但连续二十多个小时的救灾,让我深切体会到什么是军人的职责,能在入伍前为灾区群众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再苦再累也值得。”“准新兵”田应祥的回答坚定有力。

在云南墨江5.9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中,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武装部15名参加入伍前集训的“准新兵”主动请缨到灾区一线参加抗震救灾。在灾区,15名“准新兵”参与了对通关镇牛库村7个村民小组的危房排险、搬运救灾物资以及连夜搭建100顶帐篷的艰巨任务。这群“准新兵”大多都是生活在“蜜罐”里的“95后”和“00后”,对于第一次参与救灾任务,大家都体会到军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和鱼水之情。为让灾区群众能得到最快的安置,大家不肯休息一直坚守在一线, 接到武装部让他们撤离灾区准备参加入伍仪式命令时,大家说,“请不要给我们的第一次任务留下遗憾,让我们完成任务再走!”15名“准新兵”在地震灾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军人的神圣职责。

攥指成拳有力量|来自灾区的暖心故事

点 评

总有那么一群人为危难中的百姓挺身而出,那一抹抹橄榄绿不仅带来生命的希望,还帮助百姓驱散心里的恐慌。15名“准新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新一代革命军人应有的风采!

救灾前线的“90后” 人物群体:青年志愿者

感言

:“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在哪里。”

云南墨江5.9级地震发生后,普洱青年志愿者在普洱团市委、墨江团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迅速行动起来,第一时间进入灾区一线开展抗震救灾志愿服务。

截至目前,首批20余人组成的青年志愿服务队已抵达灾区参加抗震救灾工作,服务队成员大多是“90后”的2018—2019年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工作中,青年志愿服务队的成员帮助灾区群众搭建帐篷、搬运物资、清理垃圾,并在灾区设立了3个墨江抗震救灾青年志愿服务站参与后勤保障工作,做到“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在哪里”,用行动完美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据了解,团市委还准备了志愿者服装、帽子各100套运送至地震灾区,并积极向上争取物资,根据灾情,及时分配和拨付物资。

攥指成拳有力量|来自灾区的暖心故事

点 评

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没有激扬文字的慷慨陈词,但青年志愿者的一言一行,彰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刻进他们的内心深处,并升华为一种踏实、坚定的价值追求。

警徽在灾区闪耀 人物群体:市、县两级公安机关

感言:“你们的肩膀就是我最温暖的依靠。”

云南墨江5.9级地震发生后,普洱警方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市、县两级公安机关迅速出动赶赴灾区开展灾情排查和抢险救援工作。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发扬公安队伍的优良传统和顽强作风,克服一切困难,确保灾区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家住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联珠镇瓦房村瓦房村民小组的76岁老人王文清,因病卧床三年,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家里房屋在此次地震中受损,老伴又无力将行动不便的他从危房中转移出去。就在两位老人深感绝望的时候,联珠派出所的民警来到他的家中,将老人背出摇摇欲坠的危房,安置到了附近的安全区域。老人连声说到:“你们的肩膀就是我最温暖的依靠。”

雅邑派出所副所长李强的家在通关镇牛库村田心村民小组,父亲几年前离开了人世,年近六旬的母亲一个人在老家居住。地震袭来之时,他家受损严重,在外地工作的哥哥姐姐一时不能赶回,希望李强能就近回家看看母亲是否安好,可作为当天的带班领导,李强选择了坚守岗位。

为保障灾区群众的安全,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强化社会维稳工作,加强巡逻防控,严防发生各类盗抢案件;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及时有效地向社会持续传递正能量,消除群众恐慌心理;加强应急机制、指挥通信和后勤保障,确保信息传输通畅,遇有突发情况能够快速反应,有效应对。目前,普洱警方共出动警力950余人,车辆50余辆。

攥指成拳有力量|来自灾区的暖心故事

点 评

面对天灾,广大公安民警临危不惧,紧紧与人民群众心连心、肩并肩、手拉手,攻坚克难,奋力抗灾,用警魂、忠诚、真情演绎着大爱无疆的壮歌,灾区处处闪烁着警徽的光芒。

保障震后“生命线”

人物群体:元磨高速公路交巡警大队

感言:“我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疏导交通、提示路况。”

9月9日晚9点17分,普洱市公安局元磨高速公路交巡警大队民警董兴华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段小视频。视频里,董兴华家的衣柜门敞开,衣服全部堆在床上,视频配文写到:衣柜在地震中“牺牲”了。这是云南墨江5.9级地震发生后34小时里,董兴华第一次回家。

9月8日上午10时31分29秒,云南墨江5.9级地震发生。当时,董兴华正和同事们在元磨高速公路老苍坡下坡路段处理一起大货车侧翻的交通事故。“地震发生时,桥摇晃得厉害,其中一名交通事故当事人站都站不稳,我叫她赶紧蹲下。”据董兴华回忆,当时,他第一反应就是地震了。4分钟后,他们接到了立即进行道路保通工作的通知。于是,留下几名同事继续处理交通事故,董兴华和其余同事紧急奔赴通关收费站。

地震发生后,很多车辆、人员都集结到墨江运送物资,参与抗震救灾工作。为此,元磨高速公路交巡警大队在辖区内开辟了7个“应急救灾绿色通道”,并开展道路保通工作。由于正处于通往灾区的途中,通关收费站和忠爱桥收费站经过的车辆最多。董兴华说,仅是第一天,经过通关收费站的各种抗震救灾车辆就有300多辆。

“有好多外地车辆不熟悉墨江的路况,所以,我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疏导交通、提示路况。”董兴华告诉记者,困了,大家就轮流着在车上打个盹。

董兴华说,这趟回家并不是为了休息,只是拿几件换洗衣服。地震发生后,元磨高速公路交巡警大队全员投入到紧张的抗震救灾工作中,队里的很多领导和同事至今都还奋战在一线,没回过家。

攥指成拳有力量|来自灾区的暖心故事

点 评

面对突发事件,各级交警没有退缩,用速度和效率诠释了“人民交警为人民”的内涵;面对困难,他们没有气馁,用爱和奉献让灾区人民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攥指成拳有力量|来自灾区的暖心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