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哪些检查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冠心病?(心电图系列)

检查冠心病的方法很多,大家多少做过一、二,但它们都有什么意义?能帮助我们了解些什么?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一下。

哪些检查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冠心病?(心电图系列)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虽然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者心肌梗死的原因不止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还有其他,但最主要、最常见的、95%以上的都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所致。所以,现在所说的冠心病,就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实际在临床工作中,有些病人的冠状动脉缺血是由其他疾病引起来的,需要医生来鉴别诊断。

哪些检查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冠心病?(心电图系列)

冠心病如果只是供血不足,会出现心肌缺血的表现;如果缺血严重或完全中断,就会造成心肌缺血性损伤、坏死,就是心肌梗死了。所以,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分别是冠心病发展的不同程度的表现,这些情况,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初步判断,但是要确定诊断,还是要有辅助检查提供依据。各种检查方法都有自己诊断冠心病的标准,但是侧重点不同,检出疾病的概率也不相同。

哪些检查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冠心病?(心电图系列)

那么,哪些检查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检出冠心病呢?

1.心电图。心电图可以说是心脏病应用最普遍的检查方法了。价格便宜,检查方便,对人没有损伤,还可以多次重复。心电图检查诊断心肌缺血、心肌梗死都有标准,在心肌缺血、损伤、坏死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变化(演变)图形,是诊断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很重要的检查方法。

哪些检查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冠心病?(心电图系列)

但是,心电图对于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比较低(一般不到50%),除非当时正在发作心绞痛(心肌缺血)。因为心脏在心肌缺血、损伤的时候心电活动会发生改变,心电图也就改变了,但供血恢复后心电图也就恢复正常了。缺血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短暂,如果不是发作当时记录,很难捕捉到心电图的缺血改变。

哪些检查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冠心病?(心电图系列)

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检出率比较高,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图形有一定规律的动态演变规律(过程),动态地观察记录,可以提供很多信息,有助于病情判断。但有时候单次检查的时机不对,可能也会错过。比如心肌梗死后做心电图时正处于“伪改善期”(医学术语是“抬高的ST段正好回落到等电位线”)时,有时也会被误为正常。

哪些检查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冠心病?(心电图系列)

对于陈旧性心肌梗死、心脏室壁瘤,心电图也可以提供信息。

2.动态心电图。就是检查记录在正常活动状态(动态)下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心电图。这样,有可能记录到心绞痛(心肌缺血)发作、尤其一些无痛性(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的心电图改变,弥补常规心电图的不足,提高检出发病的几率。当然还可以用于心律失常的监测。但是,即使是延长了监测时间,如果病人在监测期间无发病,也可能检测不出来。

哪些检查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冠心病?(心电图系列)

3.运动(负荷)试验。有活动平板(跑步)或者踏车(骑车)两种方法,运动量要跑到次极量运动负荷的水平[根据年龄计算心率水平,还有代谢值(MET)标准],所以又称“次极量运动试验”。因为冠状动脉狭窄到一定程度(狭窄超过50%,管腔面积减少75%以上)时,代偿(供血需求增加时扩张,保证供血)能力就会明显降低,当运动增加心脏负荷需要供血增加时,就会因供不应求而出现心肌缺血,心电图会相应变化。这种方法大概可以检出70%~80%的病人。现在还可以同时监测呼吸功能(运动心肺功能测定)来检测心肌代谢情况。

哪些检查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冠心病?(心电图系列)

如果患者无法运动,还有一些药物负荷试验,如注射一些可以诱发病变的冠状动脉发生供血不足的药物如腺苷、潘生丁(双嘧达莫)等,来诱发出现心肌缺血改变,达到负荷试验的目的。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