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中风前有7个预兆来提醒,可惜很多人一个都没重视

春季忽冷忽热,气候容易多变,老年人要注意了,小心“中风”这时候突然杀个“回马枪”!气温低是引发中风的一大危险因素,老年人的血管伸缩难以跟上春季骤变的气温,一不注意就容易“中招”。

中风前有7个预兆来提醒,可惜很多人一个都没重视

中风的7大预兆

中风发作时的症状太典型了,突然昏倒、嘴歪眼斜等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比之下,中风的预兆可以说是相当隐蔽,但隐蔽不等于没有,短则一日,长则一周的中风预兆如果能被及时发现,患者就可以赶在病发之前进行干预和医治,从而很大程度的减少病发!下面就来说说中风的7大预兆。

1、哈欠不断:一般中风发作前1周左右会出现不分时间地点,频繁打哈欠的现象,在大脑供血相对不足时可引起。若大脑动脉狭窄逐渐加重,呼吸中枢缺氧,会表现为不自觉的连续哈欠、身体感觉疲乏无力。

2、视物模糊:突发的视物模糊,重影以及明显的视力下降,可在1小时内自行恢复。有些患者还会伴随有恶心、呕吐、头晕及意识障碍。

3、言语不清:平时说话都正常,突然出现短暂的口齿不清的状况,语言表达困难、口吃、流口水。

4、感觉麻木:面部灵敏度下降,出现耳鸣及听力下降。

5、肢体不协调:身体无力,协调性下降,活动不灵敏。

6、严重头痛:突然发作剧烈头痛,常常伴有血压升高,和平时的头痛有明显区别。

7、情绪反常:性格、语气和行为突然反常。

中风前有7个预兆来提醒,可惜很多人一个都没重视

当出现上述预兆时,实际上已经算是发作了所谓的“小中风”,小中风在医学上被称作“暂时性缺血中风”,其症状较轻,不会留下后遗症,一般出现在大中风的几天前,所以被人们当做是中风的预兆。若在小中风发作后及时进行医治,就能够有效的控制病情和保障患者生命。所以当出现小中风的症状时,不要不当回事,应立即就医诊治。

预防中风定期体检

要预防中风,我们须做到控制三高,健康饮食和勤锻炼,还有就是定期体检,要知道中风的诱因有很多,各种心脑血管方面的检查是少不了的,只有做到了定期体检,才能更早的发现,更早的诊治,下面就来介绍几个不可或缺的检查项目。

一、血压检查

高血压是中风的主要诱因,若血压长期超标,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病,更何况高血压有时候症状不明显,所以定期监测血压是很重要的。

二、血流变检查

当人在步入老年后,血粘度会不可避免的增加,血液流速就会变慢,终会导致组织和器官的缺血、缺氧,从而引起一系列心脑血管病变。通过血流变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血液流变的异常,及早的采取干预措施,延缓病情的发展。

三、颈动脉超声

此项检查是通过超声的方式,发现颈动脉壁的病变情况,确定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应用超声技术没有创面、还简便可重复,是检查动脉硬化的重点项目,因为凡是引起脑动脉病变的因素,都可成为中风的病因,所以颈动脉超声是预防中风必做的一项检查。

四、脑电图

脑电图的动态改变对中风预后的判断有指导意义。如果脑电图变化呈进行性加重,常提示预后不良,反之则预后较好。

五、脑超声波

脑超声波检查简单、实用,可观察中线有无移位。如在发病头一日就有中线移位,常提示有颅内血肿,说明是出血性中风;两天后出现的中线波移位则提示是由于脑梗塞伴发脑水肿造成,这种移位如长期不恢复,说明有脑软化灶成脑水肿存在,多预后不良。

中风前有7个预兆来提醒,可惜很多人一个都没重视

中风的危害无需多言,发作后往往留下后遗症,患者会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如果病情严重,还会导致死亡,总之致残率和致死率都不低,所以面对中风,预防比医治更为关键,要做到定期体检来预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