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上過《新聞聯播》的沙井驛居民張慶國:棚改不只讓我住上了新房

上過《新聞聯播》的沙井驛居民張慶國:棚改不只讓我住上了新房

張慶國的新家就在國資物業第二十九佳園

上过《新闻联播》的沙井驿居民张庆国:棚改不只让我住上了新房
上过《新闻联播》的沙井驿居民张庆国:棚改不只让我住上了新房上过《新闻联播》的沙井驿居民张庆国:棚改不只让我住上了新房
上过《新闻联播》的沙井驿居民张庆国:棚改不只让我住上了新房

張慶國沒想到,這輩子會因為搬新樓住新房而進了中南海、上了《新聞聯播》,甚至受到了央視網、《南方週末》等國內、省內多家媒體的專訪。2015年1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南海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界人士和基層群眾代表對《政府工作報告(徵求意見稿)》的意見和建議。會議8時30分開始,張慶國是全國唯一一個參加此次會議的棚改區受益群眾代表,並作了8分鐘的發言。交流時,總理關切地問張慶國,“你們棚改區的還建政策怎麼樣?幾比幾?”2018年7月,記者再次對張慶國進行了獨家回訪,看到他家門前的公交車更多了、農貿市場更大了、小區環境更好了,甚至不經意地從他保存的老照片裡,看到了這裡40年的住房變革。蘭州晚報記者趙文瑞實習生黨維維文/圖

1

沙井驛棚改項目的第一批迴遷居民

2014年5月,張慶國領上鑰匙,分到了國資物業第二十九佳園一套103平方米、兩室兩廳的新房,“南北通透,光線很好,又大又亮”。2015年1月,他置辦好了傢俱入住新房,“我們原來住60平方米的磚混房,2010年棚改開始,拆遷還建,在劉家堡附近租房住過2年,2014年置換到了現在103平方米的新房,房價除去原來的60平方米,就按43平方米來算的,而且有優惠階梯價。”

張慶國是沙井驛棚戶區改造項目的第一批迴遷居民,這個項目之所以在當時備受矚目,是因為它同時擔負著沙井驛建材公司、蘭州內燃機配件廠、蘭州制膠廠三家“老企業”職工的住房改善問題,再加上廉租房等保障房,統籌規劃建設的“蘭州國資物業第二十九佳園”,至今還是蘭州一次性動遷人數最多、建設規模最大、受益戶數最多的保障房建設項目——拆遷2590戶、建設房屋5799套,共44棟高層。

對於張慶國來說,棚改的意義不僅是住上了新房子,還有找到了新工作。由於有物業管理的工作經驗,國資物業第二十九佳園全面建成後,張慶國又在小區物業站實現了“再就業”,成為副站長。

2

老照片記錄40年住房變遷

“沙井驛是我從小生長的地方,1983年,我作為蘭州沙井驛建築材料工業公司的子弟參加了工作,那時候,我們住的是18平方米的土坯房;1990年,單位集資建房,我買了人生中第一套房子,60平方米,一家三口住了將近20年,看,這就是我們當年住的房子”,一張老照片裡,是綠樹掩映中的6層樓房,外牆沒有裝飾,一眼能“看透”磚混結構的“肌理”。張慶國的影集裡,至今還保存著一些公司老房子的照片,記錄著40年的住房變遷。

“2015年剛入住時,這裡只有155路公交車;這幾年交通方便多了,小區四周都是新修的公路,公交車也有四路了,有一站直達西關。”張慶國說。越來越方便的不只是交通,隨著二十九佳園的入住率上升到60%多,小區周邊的200多家商鋪陸續開張,銀行、餐館、便利店……一應俱全,“這是我們的農貿市場,三層樓,6000多平方米,樓上的超市也馬上要開張了”,張慶國帶著記者邊逛邊講,“以前大家住在這兒,買個菜都不方便,辦酒席選飯館根本沒得挑,因為只有一家,現在想挑啥樣的都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