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美團餓了麼瘋狂補貼 外賣塑料堆積如山

北京時間8月13日消息,《金融時報》刊文稱,為了爭奪中國外賣市場的主導權,阿里巴巴和騰訊分別投資了餓了麼和美團點評。

為了吸引顧客,餓了麼和美團投入鉅額補貼,導致公司虧損加大,引發投資者的擔憂。另外,外賣包裝造成了環境問題,塑料堆積如山。

以下是文章摘要:

在北京“硅谷”的中心地帶,芬恩·劉(Finn Liu)每週要工作60小時,叫外賣讓他更忙碌。叫外賣的並非只有他一個人:每到午飯時間,穿著統一制服的外賣小哥就會在他的辦公大樓裡來回穿梭,並大喊訂餐號。員工們應和著外賣小哥的叫喊,取走他們預訂的面、飯盒以及沙拉。

如果說這一場景看起來像戰場,其實很貼切。在中國,對於外賣和餐廳預訂市場主導權的爭奪戰其實是由兩大科技巨頭——阿里巴巴集團和騰訊控股公司——發起,這兩家巨頭的總市值達到9000億美元。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在規模為8.73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27萬億美元)的中國食品零售和服務市場,阿里和騰訊佔據了大部分份額。

燒錢策略引發擔憂

和其他市場爭奪戰一樣,外賣市場同樣靠燒錢來爭取。外賣公司投入鉅額補貼,這使得用餐者食用餐館的食品要比自己做飯更便宜。芬恩·劉算了這麼一筆賬:他每天在午餐和午餐上花費70元人民幣。如果為自己和室友做飯,每頓飯就要花費50元。此外,他還無奈地表示:“我太忙了,沒時間做飯。而且,我還有點懶。”

美團餓了麼瘋狂補貼 外賣塑料堆積如山

中國食品消費規模逐年增長

除了司機抱怨道路被外賣大軍擠佔外,投資者也對外賣市場的大肆燒錢感到擔心。在中國,一個新行業興起後,例如移動支付或者共享單車,大量公司就會湧入這一行業,大量燒錢爭奪市場,最終只剩下兩三家公司。

在騰訊投資的美團點評將要上市之際,這一策略受到了密切關注。美團尋求在香港上市,目標估值600億美元。去年,美團淨虧損增長兩倍以上至190億元人民幣。

“美團可能是第一家在香港上市,而且無法預計會在何時盈利的超大型公司,”一位沒有參與美團IPO的銀行家稱,“對於我來說,這是一大關鍵市場考驗。”

美團VS餓了麼

去年,美團投入了42億元人民幣為消費者提供補貼。但是,美團並未就此作罷,仍繼續利用補貼吸引消費者,這促使阿里旗下餓了麼推出了30億元人民幣補貼計劃,在這個夏天補貼用戶。為了吸引更多高端顧客,餓了麼還與星巴克達成合作,為星巴克用戶配送拿鐵咖啡和冰茶。

知情人士稱,軟銀集團旗下大型科技基金願景基金計劃領投餓了麼的30億美元至50億美元融資。願景基金正牽頭與包括風投公司在內的潛在投資者討論這筆投資。作為協議的一部分,阿里打算將餓了麼和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口碑合併。口碑專注於對接餐館和互聯網。談判正在進行中,條款可能還會發生變化。

這輪融資凸顯出餓了麼亟需資本注入。在與美團競爭過程中,餓了麼燒掉了大量現金。儘管目前還不清楚餓了麼會在本輪融資中出售多大股份,但是投資者有望藉此入股這家潛在上市公司。今年4月份,阿里以95億美元完成了對餓了麼的全資收購。

美團餓了麼瘋狂補貼 外賣塑料堆積如山

中國外賣食品消費增長迅速

外賣應用已經不在乎補貼,轉而專注於市場成長。中國的城市化策略和充足的勞動力已經催生出了一個食品零售和服務行業。艾瑞預計,到2023年時,中國外賣行業的規模將達到14.13萬億元人民幣。

美團認為,公司將從自我強化的網絡效應中受益:規模越大、越強大,增加新顧客的成本就會降低。因此,儘管美團去年的銷售和營銷成本飆升至109億元人民幣,遠高於前一年的83億元人民幣,但是它在總營收中的佔比減半至32%。

“隨著我們的業務進一步成長,我們相信我們的龐大規模,加上網絡效應,將能夠讓我們以更節省成本的方式獲取消費者和商戶,”美團發言人稱。

環境問題

最後,外賣還造成了環境問題。住戶和辦公室外賣導致塑料垃圾堆積如山。綠色和平組織的調研發現,平均每單外賣會消耗3.27個一次性塑料餐盒/杯,每日產生的塑料垃圾就可能達到6000萬個。

“外賣使用的塑料被食用油和剩飯覆蓋,這讓它們更加難以重複利用,”綠色和平項目主任劉華表示。

對於美團和餓了麼來說,它們只能希望這些堆積如山的垃圾不要成為他們行業的象徵。

美團餓了麼瘋狂補貼 外賣塑料堆積如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