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穿上“红马甲”的志愿者在道孚“疫”线并肩战斗

3月5日,阳光倾泻而下,洒满宁静的道孚。

晨曦微露,多吉翁色来到城边上的碉堡山,这是一个海拔比县城高500米的小山坡,视野极为广阔。

“喂,报告索朗镇长,城里面没有发现人员聚集。”望远镜后,这个年轻人目光如炬。

31岁的多吉翁色,曾经是一名“9+3”中职教育毕业生,2018年通过考试后又来到广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品学兼优的他,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疫情发生之时,他正在鲜水镇胜利一村家中过寒假。

“从我考上大学那一刻起,就等着回报家乡。”多吉翁色说,当道孚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他就主动报名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团县委则按照就近原则将他安排在胜利一村的防控工作队,“每天白天我要在碉堡山卡点值守,碉堡山卡点主要是观望道孚县全县各小区及县城周边的地区有没有人聚集,晚上回胜利一村村口值守,搬运物资时也会去帮忙。”


穿上“红马甲”的志愿者在道孚“疫”线并肩战斗


就在多吉翁色犹如“瞭望塔”一般伫立在碉堡山的时候,他的父亲和妹妹正在位于鲜水镇胜利一村和前进二村结合部的检查点上值守。

“我主要任务就是和爸爸一起在这个卡点上管理进出人员,有物资要配送时就跟着他们去配送,菜、口罩需要发时,就帮忙配发。” 19岁的西日卓玛说。

在哥哥的带动下,这个就读于山东畜牧兽医学院的“00后”,也投身抗疫一线志愿服务队伍。“看到作为村支书的父亲每天特别忙碌,哥哥便叫上我,想为家乡的疫情防控做些事情。”西日卓玛说,大家都在为抗击疫情做出自己的努力,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肯定要挺身而出。


穿上“红马甲”的志愿者在道孚“疫”线并肩战斗


而他们的父亲安芝降措,自疫情发生以来,和全村的12名党员一起坚守一线,在村里走访,排查外来、返乡人员情况,在卡点对外来人员和车辆进行登记,为村民发放宣传资料,消毒用品。他们冲锋在一线、吃住在一线,把问题解决在一线,铸牢了抗疫的铜墙铁壁。

“群众正在检阅我们,我们要起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和全县人民一起共同把病毒消灭掉,让我们学校、各行各业都能尽早地恢复起来。”56岁的安芝降措说,儿子多吉翁色是入党积极分子,女儿西日卓玛是共青团员,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就是考验他们的时候,“作为老党员,我就要带领他们冲锋在前。”


穿上“红马甲”的志愿者在道孚“疫”线并肩战斗


临近中午,在道孚县一家餐馆内,志愿者兰毅和一群小红帽正陆续地将六百多盒盒饭送往各隔离点和医院以及部分执勤点。兰毅曾多次参加全县各种大型活动的后勤服务工作此次主动报名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后,主动承担起了任务量最大的送餐工作。

“在这二十多天里,我从来没有听到一个志愿者叫苦叫累。”兰毅带领二十余名志愿者和一支党员先锋队,每日负责后勤保障,最高峰时一次曾送出三千份盒饭,“我们一定要把这次的后勤保障任务圆满地完成,为道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疫情面前,青年志愿者们战斗在一线,不辞辛劳,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雷锋故事,弘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穿上“红马甲”的志愿者在道孚“疫”线并肩战斗


道孚县团县委书记袁丽说,疫情发生以后,我们团县委向团员、青年、志愿者包括团干部发出倡议,要求主动投身到打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硬仗中,60余名青年主动加入到青年志愿者队伍当中。我们团委根据他们的工作经验,还有一些自身的优势,对志愿者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点位进行了分配。

青年志愿者传递的是爱心与信心,播撒的是希望与力量,汇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充分彰显了甘孜儿女的爱心善意和责任担当,成为了严防严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重要力量。


穿上“红马甲”的志愿者在道孚“疫”线并肩战斗


道孚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需要有许多平凡的英雄逆行而上,冲锋而出,贡献力量,挥洒汗水。(谢臣仁 张嗥 肖霄 余秋林 张开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