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美歐發表聯合聲明,新的全球貿易體系正在形成,會有什麼影響?

雲美人


這種說法是誇大其詞的,也是“反事實的”。我已經在各種社交媒體看到了類似的鋪天蓋地的觀點。我覺得這種看法完全是一種譁眾取寵、製造輿論!

提出這個觀點的人肯定沒有認真讀過美歐的聯合聲明。我從頭到尾認真讀了一遍,並沒有任何一句話表明美歐已經建立起了跨大西洋自由貿易區。是的,聲明裡提到要追求零關稅、零非貿易壁壘以及非汽車行業的零補貼,但這只是美好的意向,是雙方追求的方向。

目前美歐最重要的目標是解決雙邊問題,並不是重新制定遊戲規則。美歐都很清楚,雙方現在鋼鐵關稅、進口汽車關稅等問題上並沒有共識,這次容克訪美主要是為了開啟雙方在雙邊層面解決問題的溝通渠道,並沒有意願拉入日本、加拿大等國打造全球自貿體系。

雖然美歐表態要改革世貿組織,但更多是美國在多邊上讓步換取歐盟在雙邊上的妥協。這是美國的一種政策,也是未來美歐互相妥協談判的重要基礎。

而且歐盟仍然認為當前的國際秩序和貿易體系是最有利於歐盟經濟發展的,歐盟也無意推翻現有的貿易遊戲規則。所以何來判WTO死刑之說?

總而言之,沒有必要對美歐的一份原則性共識文件過分緊張。如果整天因為特朗普的一句話、一個表態而心慌慌,日子還怎麼過啊。


臨冬大俠客


這問題太時宜了,可題目太大,難以詳盡分析,讓我試著簡單地判斷一下。

首先要說的是,凡長久關注我的網友可能知道,我早在這次中美貿易戰爆發之初就提出,這次可能之前那十幾次不太一樣了,不太可能很容易解決的。

請特別注意,美國已然將中國作為"rival"了,這個詞兒,翻譯得平和些是“對手”,而從上下文來看的話,最激烈的話,也可能是“敵對者”的意思。基於這點就可以理解迄今以及今後國際局勢的變化了。

昨天,美國總統川普和歐盟主席容克宣佈,歐盟同意進口更多的美國大豆(注:轉基因大豆),歐盟還同意就進口更多的美國液化天然氣而努力。此外,歐盟還同意降低工業關稅並同意醫療產品將遵守監管標準。

進一步,歐盟或將與美國達成美歐自貿協議。而之前,歐盟和日本已經達成了零關稅協議。那麼未來,顯然,美國、歐盟、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之間,都將可能達成零關稅。

接下來,除少數國家之外,絕大多數國家大概率將融入美歐日主導的新貿易體系,而那樣的話,WTO就將可能失去現在存在的意義了。

先簡單答覆,將在《歐盟日本簽署雙邊全面免徵關稅,美國和歐盟又關於貿易戰達成協議,第二經濟體如何應對?》(https://www.wukong.com/answer/6582671844900339981/)再接著談。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好的建議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陳思進


繼歐盟和日本前幾天在東京簽署經濟合作協議此後,今天歐美再次發表聯合聲明,這意味著以歐美日為主體的新貿易秩序將逐步形成,這將突破WTO原來的秩序,全球貿易也將重新站隊和洗牌。



一旦歐美正式簽訂自由貿易協議,那將會對全球貿易帶來巨大的影響,這裡面的影響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第一、WTO差不多宣佈死刑,世界各國重新站隊

WTO最開始是由美國主導的世界貿易組織,隨著中國等新興市場加入WTO,美國自身的利益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因此WTO目前現有的規則和秩序已經不能滿足美國的需求,所以美國尋求主導新的貿易秩序,歐美GDP佔全球總量的50%以上,貿易額也佔到世界貿易總額很大一部分,一旦歐美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簽訂,再加上之前歐日簽訂的經濟合作協議,這將意味著WTO將會宣判死刑。

從歐美聯合聲明中可以看出,歐美簽訂貿易協定的目的是要共同致力於零關稅、消除非關稅壁壘、消除對非汽車工業產品的補貼,一旦這些協議正式生效,那很多商品的關稅將會被取消。

比如歐日經濟合作協議規定,歐盟將會取消約99%日本商品的關稅,日本也會取消約94%對歐盟商品的關稅,這一比例未來數年內也將上升到99%。

一旦歐美日貿易關稅取消,那世界貿易將進入真刀真槍的實戰當中,那些需要通過補貼來競爭的國家和企業將失去優勢,到時很多國家不得不改變貿易規則,或者選擇加入歐日美主導的新貿易秩序當中。

中國對外貿易將受到很大的衝擊



雖然此次歐美聯合聲明旨在建立雙邊自由貿易協議,但是隻要明眼的人都可以看出,這是由美國主導的,針對中國貿易的一場戰爭。

比如這個聲明當中第四條就明確指出,雙方同意共同致力於保護美國與歐盟的公司,以更好地保護他們免受不公平的全球貿易行為的侵害。為此,我們會與有著類似想法的夥伴緊密合作,推動WTO改革,去解決不公平貿易行為,包括知識產權竊取行為、強制性技術轉讓行為、工業補貼、國有企業造成的扭曲以及產能過剩問題。



這一點聲明,在結合中美雙方的貿易爭端來看,不難看出這一點是主要針對中國的的進出口貿易。所以一旦歐美自由貿易形成,那首當其衝的肯定是中國的對外貿易,進而拖累中國GDP的增長。

比如之前就有一些經濟學家做過測算,如果中美爆發全面貿易戰,在稅率30%的假設下,將拖累中國GDP增速下滑0.64%。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的研究表明,即使是500億美元規模,稅率25%的貿易戰,也將拖累GDP增速下滑0.2%。   

2018年一季度中國GDP的增速為6.8%,但是在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之後二季度經濟增速下降到了6.7%,如果歐美日自由貿易協議正式生效,那對中國經濟的衝擊會更大。

具體最終有什麼影響?要看後面事態的發展。

世界貿易不是某一個國家說了算,在國際競爭當中,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共同的利益。

雖然從目前來看,歐美自由貿易協定有很大的可能會落地,但其在實施過程中也會面臨一些摩擦,比如歐美對健康和環境的標準明顯高於美國,因此歐盟降低關稅之後,這會面臨健康跟環境受到衝擊,而美國一旦降低關稅,美國的汽車製造業也會受到很大的衝擊。



除此之外,跟中國有關的貿易博弈不是簡單的通過降低關稅就能解決,畢竟目前中國跟美國歐洲的貿易額都很大,雙方之間的依賴程度很高,所以不可能因為一個聯合聲明,在短期之內就有所改變。

除此之外,中國有14億的消費人口,比美國加歐盟所有人口加起來的都要多差不多6億,而且隨著中國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人民對進口產品的需求量將會出現井噴,所以歐美的企業不可能傻到放棄中國這麼大一個蛋糕,因此中國有足夠的砝碼跟歐美進行博弈。

而且目前中國對歐美貿易的依賴程度只有35%左右,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嚴重,因此,就算歐美自由貿易協議正式生效,我們也相信我們國家有足夠的砝碼,有足夠的魄力和耐心去解決多邊貿易爭端的問題。


貸款教授


先不談WTO是否會被特朗普幹掉,假如WTO真被特朗普廢棄了的話,中國是否就真的不行了?答案是影響很小。WTO給了中國經濟極大的促進這是事實,但中國從加入WTO的第一天起,就沒完全指望僅僅靠WTO生存。

象WTO這種“全邊”,區域合作的“多邊”,國家之間的“雙邊”等各種貿易機制,中國一直在大量推動和參加。當美歐達成所謂的協議時,主席正在南非參加金磚國家會議。

金磚合作組織就是一個多邊的貿易機制。但切不可以為中國只是以窮朋友為基礎在搞雙邊和多邊合作,在7月25日美歐達成貿易協議前不久,中歐也達成協議準備開始中歐自貿區的談判。G20、上合組織、一帶一路......中國一直在利用各種機會大量推動各種多邊和雙邊貿易機制。中韓自貿區協議2015年6月1日正式簽定,韓國不能算窮朋友。中日韓自貿區開始加速,如果不是美國利用引爆釣魚島問題成功離間中日,這個自貿區早就談成了,也不至於先單獨簽定中韓自貿區。

自2002年以來,中國已經與24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16個自由貿易協定,自貿夥伴遍及亞洲、大洋洲、南美洲和歐洲。目前,中國正在進行的自貿區談判有13個,包括與東盟的『區域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中日韓自貿協定』、『中國-挪威自貿協定』,『中國-以色列自貿協定』,『中國-巴拿馬自貿協定』、『中國-新加坡自貿協定』的升級等相關的談判。此外,中國還在與10個國家開展自貿協定聯合可研或升級聯合研究。

美歐達成所謂的貿易協議,不過是在歐洲針鋒相對地回擊美國,與中國、日本不斷達成貿易協議威脅下,同時不斷對美國的谷歌、高通等公司下重手處罰的重壓下,暫時放棄對歐洲的貿易戰。雙方只是不打了,僅此而已。

歐洲人有歐洲人的利益,日本人有日本人的利益。中國也有中國的利益,各自先自保。中美貿易戰打到最大極限,只是中國少了一些市場而已。一塊市場少了,更多挖掘其他市場補回來,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美歐所謂的達成貿易協議是說要“開始”談判,“剛開始談”,“僅僅是剛開始談”,


十分有財


很多人已經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分析,小編再簡要說說自已的認識:


第一,歐盟與美國之間的妥協是在意料之中的。一方面歐盟沒有與美國打貿易戰的決心與實力,它一直在尋找機會與特朗普講和;另一方面,特朗普也沒有決意與歐盟對立,除雙方的盟友關係之外,特朗普也不想同時對抗世界,他之前對歐盟的批評、提稅、威脅只是一種談判手段,目的是讓歐盟讓步更多;

第二,歐盟與日本的貿易協定對特朗普是一種刺激,同時這一協定的原則也符合特朗普的追求。特朗普一直追求雙邊的、三無的(無關稅、無壁壘、無補貼)貿易協定。既然日歐已達成協定,美歐的談判就順利得多,而下一步將是美日、美加、美墨之類的談判;



第三,雖然美歐已就雙邊貿易框架達成了一致,但雙邊貿易具體的執行還有很多細節要談,並且難度會加大,甚至不能排除出現變化的可能,因為世界已經見證了特朗普太多的不確定性;

第四,不少人過於解讀了這一協議對第三方的影響,甚至有人說會出現美歐日聯合圍攻東方國家的局面。小編認為,這一想法與原來設想的中歐日聯合對美一樣站不住腳。因為全球化浪潮下的每個國家都不會輕易把所有的蛋放到一個籃子裡;



第五,前幾天的歐日協定與現今美歐的協議對傳統貿易規則將造成重大沖擊,甚至有可能成為全球新一輪貿易規則修訂的開始。


姜運倉


現在還不能因為歐美髮表了個聯合聲明就認為新的全球貿易秩序就在形成了。從聯合聲明到最後達成法律協定還有很長時間的磋商和談判。

歐美聯合聲明的發表意味著歐盟和美國兩大經濟體從貿易戰走向了談判桌,加上日本和歐盟簽署的近乎“零關稅”的自貿區協議,意味著發達經濟體內部的貿易摩擦得到了規制,或者說不是戰略性的摩擦,通過妥協和交易可以解決現在的貿易摩擦,因為這種摩擦本身可以在原有的框架之下解決。

從戰略來說,歐美日攜手構建新的貿易規則的大方向已經顯現出來, 歐美日三方的經濟總量超過全球經濟的一半多,了雖然比之前有所減少,但是歐美日代表了全球經濟的最高水平,無論技術還是金融都佔據全球經濟金字塔的最高層。在過去四十多年的全球化進程中,歐美日推動了全球產業鏈的重新分佈,基於規則的經濟權力更加突出,包括技術轉移、知識產權、市場規則等等。新的規則必然會體現這些國家的經濟結構、利益和未來的訴求,在這一大方向和根本目標上,歐美日之間並沒有實質性的分歧。特朗普針對歐盟和日本的徵稅的威脅是要求歐盟和日本承擔更多的責任和成本,在歐盟和日本做出妥協之後,特朗普的目標也就達到了。

歐美日新的貿易規則超出了WTO的水準,歐美聯合聲明中也提到了要改革WTO,也就是說,歐美日不是要退出WTO,而是要以新的高水平的自貿區協議來迫使WTO的改革,也就是讓其他國家被動接受新的規則。

WTO是全球自由貿易的基礎,但是也面臨著集體行動的困境,多年來談判一直沒有進展,也落後於全球貿易、經濟的發展,不斷湧現的自貿協定既是WTO改革緩慢的產物,也是對全球貿易新秩序的推進。

全球貿易、技術的迅速發展讓各國沒有時間猶豫和徘徊,在新一輪規則變革中,能夠迎難而上,率先啟動改革開放的國家也能夠引領全球經濟治理。


孫興傑


美歐發表的有關建立免關稅自由貿易區,對目前的國際經濟秩序確實產生了一定的衝擊,但是就目前的情況而言,這種還遠談不上“衝擊”兩個字。一句話,自由貿易區並不是那麼好建立的,裡面摻雜的利益糾葛實在是太多,想在短時間內建立這種格局是不可能的。

特朗普是個“大嘴巴”,有一出是一出,說話前後矛盾。

2016年上任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可以算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奇葩的總統,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個人作為一名政治人物說出來的話實在是不靠譜,前幾天還在與歐盟有關國家在會議上吵得不可開交,甚至揮動貿易制裁大棒制裁歐洲的汽車產業。、

但是沒過幾天特朗普就跟歐盟主義容克會晤,並傳出要建立零關稅的自由貿易區,這種前後截然相反的態度,一下子就把世界各國人民敲的暈頭轉向。

很顯然特朗普這種前後矛盾的表態,讓人很是懷疑他前番講話的可信度,因為特朗普在這種事情上面是有前科的,連前任總統已經簽署的協定都可以隨意的推翻,這樣的總統,你能保證他不會否認與容克達成的共識麼?本人深表懷疑。

美國和歐盟之間的貿易摩擦十分嚴重,建立零關稅自由貿易區,只會加重這種摩擦。

美國和歐盟是兩個非常成熟的外向型經貿區,也就是說在這兩個經貿區裡,基本上所有的市場都已經呈現出了飽和的狀態,他們需要的是更大、更有需求力的市場,而不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

所以對於美國和歐盟這兩個經濟體之間,由於雙方在產品領域具有相當大的重疊,這將會導致即使是互相完全開放了市場,兩個集團之間的商品競爭也會處於非常激烈的狀態。

美國想要多出口農產品,但是法國就是一個農業大國,德國想要多出口汽車,但是美國自己的汽車就已經多得賣不掉了。這種領域之間的相互激烈競爭所導致的貿易摩擦,可不是所謂的建立零關稅經濟貿易區就可以輕易緩解的。

如果美國和歐洲想要這麼幹,那麼他們最好的對象應該是中國,因為只有中國目前的市場狀況與他們才是互補的,美國和歐盟永遠都是競爭對手。

美國和歐洲簽訂零關稅自由貿易區,目標並不是僅僅是簽訂協議。

美國要求與歐盟建立零關稅經貿區,其最主要的目的並不是零關稅,而是想要通過這種方式逐一與其他國家簽訂類似的貿易協定,以達到利用自己巨大的經濟體量實現各個擊破的目的。

一個成熟的、沒有太大成長空間的歐盟經濟區,對美國來說經濟價值並不大,但是其政治價值是非常巨大。

因為美歐簽訂協議,會讓其他國家以為歐美又重新站在了一起,從而使得美國在與其他國家簽訂類似協定的時候,會處於優勢地位,這就是特朗普為什麼要主動聯繫歐美,要與歐洲首先達成協議的主要原因。

有了這個協定,美國就可以以此為基礎逐一“征服”世界上的其他國家,逼迫他們簽訂對美國有利的協議。在這一點看,歐盟實際上算是被特朗普坑了一把,到時候凡是被迫和美國簽訂不合理協議的國家,都會把怒火指向首先和美國達成協議的歐盟,因為是歐盟首先低頭求饒的。

所以美歐簽訂貿易協定,從現在來看,暫時還沒有對世界格局產生多大的影響。但是有一點我們可以很清楚的就是,特朗普通過與世界各國逐一簽訂貿易協定,正在逐漸的改變現有的世界貿易體系,這要看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對美國的抵抗力究竟有多強。

如果世界上其他國家態度堅決,為了本國利益不肯對美國讓步,共同面對美國壓力,那麼美國的這種圖謀基本上就很難得逞,但是如果世界各主要強國在面對美國壓力的時候,選擇逃避,那麼美國就會逐一擊破其他國家,最終再一次制定世界經濟規則,而這一次,將會是全世界所有多家的災難。


落下m


美國歐盟發表聯合聲明,新的全球貿易體系正在形成~這句話的內容廷豐富,美歐聯合聲明的含義是一樣的?只有明白了雙方究竟說的是什麼意思才能據此來分析會造成什麼影響吧?

首先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是~WTO為基礎的世界經濟秩序美國要推翻。

沒錯美國是想一票否定,美國這樣做的依仗是美國的GDP目前是世界上最高的,為19.39萬億美元,世界經濟佔比高達24%還多。而且其經濟成份含金量也無可質疑,芯片、互聯網、航空航天、軍事科技、軍工生產與出口美國都是領先地位;金融業在其GDP中佔20%,美元是世界通用外匯儲備貨幣。

這樣的美國認為WTO成為了不利於美國的存在,那麼WTO美國就不想要,所以美國就宣稱世界世界新的貿易體系正在形成。

然而,新的貿易體系真的如美國認為的那樣形成了?可以肯定的說,美國自認有推翻WTO為核心的世界貿易體系的一票否決權,但就此就形成新的世界貿易體系卻絕對不是美國一家說了算。

處於世界第二中國,GDP為12.25萬億美元,世界經濟佔比為14.84%%,其中工業製造業產值3.8億美元已經超過美國的2.8億美元居於世界第一。

歐元區19國:12.6136萬億美元。

歐盟27國:14.75萬億美元。(不含英國)。

而日本為4.38萬億美元。

加拿大1.64億美元。

而歐克到美國前分別與日本和加拿大都已經簽訂了貿易協定,這就是歐克與美國談判的底氣。

所以除美國希望憑藉自身實力希望新的世界貿易體系成為以美國為核心的單極局面的話,那麼中國、歐盟、日本、加拿大為首的國家將對美國說不!客觀來看美國對世界的影響力依然巨大,但是美國做不到世界貿易體系就按美國的意志去更改。可以說美國一家就想倒了WTO根本做不到,世界霸王餐不是美國想吃就可以的。


史可見證


美歐聯合聲明,是基於貿易戰停火的妥協,也是基於未來的願景。但這並不意味著WTO的消亡,也不宜做過度解讀。實事求是地說,這反映了三個問題:1,美歐聯盟關係依然牢靠。2,歐盟以戰止戰成功。3,雙邊自貿談判是趨勢。


鑑於此後還有很長的談判之路要走,這個聯合聲明,還只是將美歐自貿區藍圖鋪開,而這個類似“停火協議”的得來,主要還是在美歐貿易戰中,歐盟沒有妥協,以德國(默克爾政府)為代表的歐盟強硬勢力,讓特朗普政府感到難辦,也難以“馴服”,從而達到了“以戰止戰”的效果,這其實也中美貿易戰指明瞭方向。以戰爭求和平,則和平存。


當然了,這其中,美歐長期的同盟關係還是起了關鍵作用。一大家人,再怎麼鬧,還是家裡的事兒。容易說和。反之,美國與其有意識形態或國際政治“站隊”有較大差異的國家,談判起來,就不那麼容易妥協了。比如伊朗。


對於WTO而言,美歐自貿區即便形成,也並不意味著他的使命結束。因為,你總還是要有一個全球性的協調機制啊。就像聯合國一樣,即便北約東擴,或者歐盟擴大,或者說美國與各國有一天建立一個更大規模的國際組織,難道就不要聯合國了嗎?


問題在於,美國重新建群,要的是話語權與主動權,要的是對後來者的要挾。這才是問題的關鍵,也是對其盟國之外國家的真正挑戰……


社科院張國慶


這個毫無疑問對中國的影響非常大,今天股市的大跌已經反應出了投資者對此的恐慌,因為這意味著美國出口中國的很多商品將會有歐盟來填補缺口,而中國的出口將會大受影響。看在特沒譜真的是要將單邊貿易主義進行到底,也說明了我國近年來的發展的確威脅到了美的霸權,所以老美要抑制我國發展之心不死呀!

想起前一段時間歐盟那些有骨氣,強硬的話還歷歷在目,你用槍指著我的胸,指著我的頭時,我不跟你談判,對於美國的加稅,將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結果還是在利益面前,還是在美國的脅迫下屈服了。頗有點自私自利的意思,當然我國還是留了一手,對於人民幣的貶值一直不干預現在看來還是有戰略深意的。

具體而言,歐盟與美國均將下調工業關稅,而且歐洲對美國作出讓步,比如歐洲同意著手加大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要知道中國是美國天然氣的大買家); 還有歐盟同意進口更多美國大豆,很明顯都是針對中國,另外作為回報,美國可能撤銷對歐盟的鋼鋁關稅。,甚至表示下一步談判將朝向“零關稅”。

不過聯繫到我國財政寬鬆,對金融機構的鬆綁,將去槓桿調整為穩槓桿這些政策,也應該算是很好的應對,在擴大開放的基礎上再做好擴大內需的準備,或許可以對沖在出口方面的不利局面。這也是為何近期基建板塊表現的不錯的原因所在。

而且美國在爭取歐盟的支持和市場,我們也可以擴大金磚國家,非洲,東盟等友好國的市場來彌補缺口。

大家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