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網評|為人類求解放是馬克思一生的追求

網評|為人類求解放是馬克思一生的追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為人類求解放。”這句話高度概括了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實質,同時也鮮明昭示了馬克思為人類求解放的光輝一生。實現人的解放是馬克思一生理論研究與實踐活動的中心任務。

對人的解放的探尋是貫穿馬克思一生思想研究的主題和主線。縱觀馬克思一生,雖然在不同時期,馬克思研究的興趣和重點會有所不同,但實現人的解放是他始終未變的主題。

不論是在中學時期所確立的“為人類幸福而工作”的崇高理想,還是在大學時期,對精神自由問題的探究;

不論是在《萊茵報》時期,為物質利益發表意見這一難事的困惑,還是在《德法年鑑》時期提出政治解放與人類解放的區別;

不論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指出,工資是異化勞動的直接結果,異化勞動是私有財產的直接原因,還是在《神聖家族》中,指出無產階級是實現人的解放的物質承擔者,人民群眾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

不論是《德意志意識形態》提出實現解放是現實的個人所進行的遵循歷史規律的活動,還是《共產黨宣言》中,闡明揚棄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歷史運動是無產階級和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解放的未來圖景是共產主義,解放的目標和歸宿是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不論是《資本論》透過對“商品拜物教”的分析,揭示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還是在晚年的歷史學人類學筆記,通過對俄國農村公社的關注,說明解放的實踐要順應變化的歷史環境。

可以說,對人的解放問題的探究始終是貫穿馬克思一生理論研究的主線。

推動人類解放的鬥爭是貫穿馬克思一生革命實踐的使命和事業。馬克思不是書齋中的理論家,而是革命實踐的參與者、引領者和推動者。正如恩格斯所說,“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馬克思“畢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參加推翻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所建立的國家設施的事業”。

為了改變無產階級受剝削、受壓迫的命運,馬克思積極投身轟轟烈烈的工人運動,他始終站在革命鬥爭最前沿,他指導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共產主義者同盟”,宣告了世界上第一個共產黨的誕生,特別是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所撰寫的綱領《共產黨宣言》則成為了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他創立無產階級第一個國際性組織“國際工人協會”,在國際範圍內實現“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這一國際主義原則的最初組織形式。

馬克思熱情地支持世界上第一次工人階級奪取政權的革命——巴黎公社革命,他滿腔熱情、高度讚揚巴黎公社,指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於:它實質上是工人階級的政府”。

馬克思時刻關注著工人運動發展的新動向,百折不撓推動各國工人運動發展,他終其一生都是無產階級革命的指引者、實踐者。

馬克思的一生是與“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和道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在馬克思身上,革命家與思想家達到了完美的結合。

今天,人類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馬克思主義為人類求解放的精神實質沒有改變。中國共產黨人在今天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就是要立足馬克思主義為人類求解放的鮮明主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人類社會美好前景不斷在中國大地上生動展現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