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国家医保局长首访三明 医保改革可复制“福建模式”

6月19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消息称,15日至16日,国家医保局局长胡静林一行来闽调研医疗保障工作。胡静林一行考察了三明市医管中心、市第一医院、沙县高桥镇卫生院和新桥村卫生所等,并听取了福建省、三明市医改工作汇报。

胡静林充分肯定了福建省医改工作取得的成效,指出福建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高度重视医改工作,加强顶层设计,着力体制机制改革,大胆创新、勇于突破,为全国医改提供了借鉴,尤其在医保体制改革方面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福建模式。

“福建模式”采取医保基金集中支付的限价采购、控制药品不合理使用、打击医药领域腐败行为等综合措施,强力压低药品虚高费用,获得改革红利。分析人士指出,“福建模式”最值得借鉴的是形成了三医联动改革的组织领导体系,探索了推进综合改革的内在逻辑、关键政策、实施路径,未来极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三明经验为何值得学习

2012年起,福建三明市大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大幅降低医保药费负担,目前已取得了患者减负、财政降压、医生增收的“三赢”成效。其中,三明开创的二次议价,通过一“压”一“换”(即“标外压标内”、“标外换标内”)等手段挤压药品中标价中的水分,压缩了回扣和返利空间。

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官网显示,2018年4月三明市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情况中,药品与卫生材料占比部分:4月份22家县级以上医院药品与卫生材料收入占医药总收入的32.50% ,比去年同期33.47%,下降0.98个百分点。达标医院12家,超过核定指标有10家医院。

而据有关材料显示,中国医院的药占比已从2010年的41.8%下降到了2016年的34.3%,但在DRGs激励下,药占比将进一步下降,中国医院的药占比下降潜力巨大。

而据有关报道显示,三明经验的最大亮点,在于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而不依赖财政增加投入,改革后节省的资金充分爆发出的改革红利,降低了患者看病负担,并且提高了医院收入。

多地开展医保支付改革

此番,“福建模式”的核心是完善支付制度,探索支付方式改革,以临床价值为支付标准,控制医疗保险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更好地监督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

2018年2月,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发布医疗保险按病种付费病种推荐目录的通知》明确,各地应将按病种付费纳入基金总额预算控制范围内,根据绩效考核情况结果按病种支付标准向定点医疗机构结算费用,引导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规范医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2017年3月,福建省医保办、福建省卫计委更是联合下发了关于《福建省属公立医院按病种收费和支付有关问题的通知》,推出了该省首批100个病种统一实行按病种收费,并明确了按病种收费的内涵、实施范围、病种收费标准及医保支付政策。

参考资料:①新华每日电讯《福建:“三明经验”破冰前行》②医学界 :《国家医保局局长胡静林调研三明,释放出哪些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