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霍思燕的儿子嗯哼也“小气”不分享玩具,我错怪了我家娃啊!

这一期的《妈妈是超人》第三季节目中,嗯哼分享玩具的片段让我印象深刻。

嗯哼的家中有非常多的玩具,妈妈霍思燕提出想要把他不常玩的玩具捐出去,但遭到了嗯哼的强烈“抵制”。

嗯哼坚定的回答妈妈:“我不愿意”,之后还以哭闹抗议,全身都写满了拒绝。

霍思燕的儿子嗯哼也“小气”不分享玩具,我错怪了我家娃啊!

对于嗯哼的不愿分享,霍思燕并没有着急,而是耐心的告诉嗯哼:“你的东西你有自己决定的权利,但如果在愿意的前提下,是可以互相玩的,对吧?

不过,此时的嗯哼依然不愿分享,甚至摔了玩具,并大声的喊着:“不要!”

冷静了一会后,嗯哼对妈妈说:“妈妈,我来决定要不要捐。”霍思燕果断答应:“好,那我陪你玩会吧。”

霍思燕的儿子嗯哼也“小气”不分享玩具,我错怪了我家娃啊!

之后,妈妈霍思燕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这样好不好,我们去看看,你愿意,我们就把玩具捐给更需要的小朋友,你不愿意,我们就把它们带回来。”

这一次嗯哼愉悦的同意了,并且帮着妈妈收拾出了很多自己的玩具。

玩具是每个孩子的心头宝,嗯哼也不例外。

从坚决不捐,到主动捐出了比妈妈预想更多的玩具,嗯哼的心态变化中,妈妈的做法特别重要。

霍思燕的儿子嗯哼也“小气”不分享玩具,我错怪了我家娃啊!

霍思燕始终在对嗯哼强调一件事情:“玩具的所有权是你的,你来决定要不要捐出去。”

这恰恰是引导孩子分享的重要前提:尊重孩子的物权意识。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将人类的五种层次的需求呈金字塔型排列,只有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高层次的需求才能够产生。

这五种需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其中分享作为一种道德需求,处于需求层次理论顶端的“自我实现需求”。

分享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为动作,只有孩子的前四种需求得到满足,分享才能够成为滋养他生命的力量,否则,分享将成为对孩子的一场“掠夺”。

孩子在1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渐渐萌芽,到了2-3岁进入“自我中心”感的高峰期,他们会非常强化自己的“物权”。

此时如果不注重孩子的物权意识,如果强迫孩子分享,对于孩子自我概念的建立伤害至深,易使孩子形成自卑、压抑、讨好的人格,损害孩子的安全感。

霍思燕的儿子嗯哼也“小气”不分享玩具,我错怪了我家娃啊!

孩子不会对任何人都想要分享,他往往选择与自己关系亲密,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人一起分享。越是与孩子情感亲密,相处愉悦的人,获得孩子分享的频率和数量越高。

同伴间自发的分享,是在孩子有社交需求之后产生的。孩子在2-3岁时,开始主动寻找玩伴,此时,以孩子意愿为前提的分享开始越来越多的产生。

我有时候在外面带女儿玩的时候,有小朋友过来要抢女儿玩具的时候,我都会跟她说,要学会分享,可每次女儿都表现的极不情愿。我还一味的训斥女儿小气,不懂事,看到霍思燕的做法之后我才明白我一直是站在大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并不是真的懂女儿的内心。

当孩子不想分享时,给他贴上“小气”、“吝啬”、“抠门”的负面标签,并不会激励孩子乐于分享,反而会强化孩子的负面自我认知,产生与标签相同的行为。

而且,在孩子“自我意识”发展时期,这种负面标签还会激发孩子的叛逆,使孩子越发不愿分享。


欢迎关注 胖虎是猫爸,每天一起学习教育熊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