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4天内三位医生接连离世,愿天堂没有病痛!

中国医学博士联络站整理自医脉圈、网络

每一个人死后都会成为天上的一颗星,遗憾的是,许多医者却无奈的成为暗黑夜里的流星。希望医院同仁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救治他人!

近几天,接连3个悲伤的消息刷屏了医疗界的朋友圈:

4月9日,张斌医生因胰腺癌在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去世,年仅48岁。

4月11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年轻帅气的青年骨科医生刘心因白血病去世,年仅36岁。

4月12日,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余主任,昨天一天完成40台白内障手术后,突发急性心梗,倒在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上。年仅57岁!

4天内三位医生接连离世,愿天堂没有病痛!
4天内三位医生接连离世,愿天堂没有病痛!
4天内三位医生接连离世,愿天堂没有病痛!

都是正值壮年,大好年华

4天内三位医生接连离世,愿天堂没有病痛!

一名又一名医生倒下了

既是个人的不幸

更是国家的损失

……

门诊病人多,8小时看不完!—— 加班!

手术病人多,大手术多!8小时做不完!—— 加班!

写论文、做实验!上班没时间!—— 加班!

导致频繁发生医生猝死事件的原因,首先是长期的连续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且得不到足够的休息。医生也是血肉之躯,也经不起这种长期高负荷工作。医生每天都是拿自己的健康换取别人的健康,他们救死扶伤,却保障不了自己生命安危,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一下医护人员的健康!

医疗资源紧张是个不争的事实。医护资源需及时扩大丰富,增加医护人员的数量,大力培养优秀医护人员,分担工作压力,既有利于患者及时就诊,又保障了医护人员的健康。

增加医护人员的休假时长。国家法定节假日,很多医护是要在医院值班的,没有得到正常的休息。一年365天,可能有360天都在医院工作,医护人员急需正常的节假日。

应改变既往的值班制度。在国内常见的一种值班方式是24小时全天值班,从早上8点(实际可能7点就开始了),到第二天8点下夜班,但实际中可能要第二天的中午甚至下午才能下夜班,如果遇到急诊手术,可能连续48小时待在医院。这种“白连夜、夜连白”的值班制度,长期下来,往往给医护造成不同程度的健康损害。同时应给予医护人员定期体检,有问题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防微杜渐。

诚恳的请求病人们多一些包容,医患矛盾的加剧,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学医。而培养一个优秀的医生难,需要多年的学习、历练和付出,病优质的医疗资源短缺,又会不同程度的导致医患矛盾的增加,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医患之间多一点包容,少一分猜疑,世间才会有更多的爱。

社会各界均希望提高医护人员的待遇,医生也是人,也需要柴米油盐,减轻医生的生活负担,让医生在愉快的心情中为老百姓看病。

最后,愿四位医生一路走好,类似事件不要再频繁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