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跟我學《周易》:64卦之2——坤卦

跟我學《周易》:64卦之2——坤卦


一、卦與爻的稱呼與關係

1、每卦由內外卦組成。《周易》裡共有64卦,每一卦都有八卦裡的兩個卦組合而成,排在下面的為內卦,也叫下卦,排在上面的為外卦,也叫上卦。內外(或者叫上下)兩卦由六個或陰或陽的爻組成,內卦有三個,外卦有三個。看卦要從下向上看,由下及上,由內而外。數順序也是由最下往最上數,分別為一二三四五六,但稱呼往往不是這麼簡單。

2、對每爻的稱呼。在《周易》中,把陽爻即一長橫(一)往往又稱為“九”,如果陽爻處在六個爻的最下部,稱為“初九”,其它由下往上數,分別稱為“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同樣道理,把陰爻即兩短橫(--)往往又稱為“六”,如果陰爻處在六個爻的最下部,稱為“初六”,其它由下往上數,分別稱為“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如坎為水卦,從下往上六個爻中,一三四六為陰爻,二五為陽爻,按照陽稱九陰稱六和位置順序,從下往上分別稱為初六、九二、六三、六四、九五、上六。

3、陰爻和陽爻的標準位置。從全卦六個爻來看,一、三、五為陽位,如果是陽則好,叫得位,如果是陰則不好,為不得位;二、四、六為陰位,如果是陰則好,也叫得位,如果是陽則不好,為不得位。二、五兩爻又分為下卦與上卦的中位,一、四爻處在下卦與上卦的下位,三、六分為下卦與上卦的上位,其中,二為“地”位,五為“天”位,三為“人”位。陰爻、陽爻在這些位置上的分佈構成了一定的爻位關係。解釋一卦或六爻通常從在不在位說起。

4、用九與用六。用是六個爻全是陽或者全是陰的卦的相反卦,即全是陽的乾卦轉變為坤卦,全是陰的坤卦轉變為乾卦。其中,用九,乾卦特有。用九即為通九,六爻皆九,為陽。陽極陰來,表示全陽爻將盡變為陰爻。同理,用六,為坤卦特有。用六即為通六,六爻皆六,為陰。陰極陽來,表示全陰爻將盡變為陽爻。

二、坤為何物

《乾》為天,《坤》為地,《乾》為陽,《坤》為陰,《乾》為父,《坤》為母,《周易》將《乾》《坤》兩卦安排在六十四卦之首,有乾坤兩卦演化出其它六十二卦來,就是說天地陰陽際會,繁衍萬物。

地球以外的宇宙為天,地球為地(實際上地球也是宇宙天體一部分)。地球是唯一生存人類萬物的空間,是人類唯一的依託。因此《彖》辭說第二就是大地了,萬物依乎她而獲得了生存的條件,這通通歸功於上天的神奇造化。大地博厚,承載著萬物,她的品德超大無比而從不分地界。她含弘廣大光緒綽著,因此物類全得造化和伸展。

“坤”卦幾乎涉及到了人們 在大地上所從事的衣、食、住、行等全部重要活動。人類由遠古的採集、狩獵的生存方式,過渡到相對穩定和有保障的從事農牧商業的生存方式,是從漂泊、冒險、為生存而掙扎向安居樂業、休養生息的巨大飛躍。在這個飛躍過程中,必定會產生人類對大地無盡的親情。

上有神聖幽遠的蒼天可以崇仰,下有廣袤堅實的大地可以依靠,於是,人類的肉體和靈魂便有了寄居之所,尋到了永恆的家園。

《象》辭說:大地含弘廣大,因而孕生了萬物;大地廣博舒展,因而萬物生機盎然;這是《坤》之象。是以君子觀之思只有博大的胸懷、和美的品德、才能百業興起百花齊放,形成一個和諧的、健全的、繁榮的社會。從而君子當厚其德、載其物、成就完美品德,創造完美世界。

跟我學《周易》:64卦之2——坤卦​​


三、坤卦六爻的簡義

1、初六——(如今的狀態像是)踩踏在霜上行走,堅硬的寒冰季節即將到來。

2、六二——(像地一樣地)平直方正而廣大,不作任何活動沒有不利的事。

3、六三——包含美麗內涵的狀態可以堅持下去,即使為朝廷服務,沒有成功,也有好的終了。

4、六四——緘口不言。

5、六五——黃裳很吉利。

6、上六——龍戰於野郊,留下玄黑的血跡灑落黃沙。

跟我學《周易》:64卦之2——坤卦


四、坤卦六爻詳解

1、初六:履霜,堅冰至。(踩踏在霜上,堅硬的冰到來。)

這是坤卦第一爻的爻辭。第一爻是內卦的最下爻,代表主方的行動,這一爻是陰爻,表示主方的行動是陰。“履霜”中的“履”是指用腳踩踏行走。履的人是主方。“履霜”形容當前的關係冷淡,主方感到如同腳踏被霜覆蓋的原野。“堅冰至”是指到處是凍冰的季節即將來臨,如果主方不改變消極被動,關係可能發展得更差。“堅冰”形容那種更冷的關係像是凍得堅硬的冰。關係向更冷淡的方向發展,不利於主方,主方應當積極主動些,扭轉這種不利趨勢。

第一爻的位置是陽位,陰爻在陽位,不當位。而且,第一爻和第四爻之間沒有對應的關係,表示二者不協調。不當位表明主方消極被動有可能讓主方的利益受到損失,這是潛在的對主方不利的因素;不對應表明客方也是消極被動,客方不企求損傷主方的利益,這潛在因素沒有成為真正的對主方不利的因素。

2、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平直方正而廣闊,不熟悉地形也不會有危險不利。)

這是坤卦第二爻的爻辭。第二爻是內卦的中爻,代表主方的素質,陰性表示主方的素質較差。“直方大”是地的形象,古人認為大地是平面的,不是球形的,是方的,符合平直廣大的特點。這裡用地的形象描述主方的素質,因為第二爻是主卦的中爻,“直方大”主要是反映主方的平凡而不佳的素質。“不習無不利”中的“無不利”是判斷詞,即使不瞭解地形,也沒有不利的後果。因為當前的主客雙方關係提供了主方發展的空間。但是,“無不利”不等於“有利”,沒有不利的後果不等於後果是有利的。“無不利”這個判斷詞是中性的。

這條爻在內卦的第二個爻的位置上,卦中第二、四、六爻的位置是陰位,這爻是陰爻在陰位,當位,但是不對應。當位表明主方的素質不佳,這有可能驅使主方去開拓進取,謀取利益,是潛在的對主方有利的因素;不有應表明客方的素質也不佳,主方不能從客方獲取利益,這潛在因素沒有成為真正的對主方有利的因素,所以爻辭只是說“無不利”,而沒有說“利”。

3、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包含優美內涵,可以堅持下去,有時侯順從王意做事,沒有成功,會有一個[好的]]結局。)

這是坤卦第三爻的爻辭。第三爻是內卦的上爻,代表主方的態度,這爻是陰爻,表示主方的態度是陰,主方的態度隨和。“含章可貞”中的“含章”指包含美質,地滋養萬物,具有優美的內涵。主方有時侯順從客方的意思辦事,雖然沒有成就,但是對主方來說,總會受到適當的對待。

第三爻的位置是陽位,這爻是陰爻,陰爻在陽位,不當位,並且與第六爻不對應。不當位表明主方態度隨和,有可能受到客方制約,是潛在的對主方不利的因素;不對應表明客方也是態度隨和,不求制約主方,這潛在因素沒有成為真正的對主方不利的因素,所以卦爻辭用“無成有終”描述當前狀態。

4、六四:括囊,無咎無譽。(包紮在袋子裡,既不必咎怪也不必讚譽。)

第四爻是外卦的下爻,代表客方的行動,這條爻是陰爻,表示客方的行動是消極被動。建議主方緘口不言,既不必怪罪也不必讚譽。

第四爻的位置是陰位,這爻是陰爻,陰爻在陰位,當位,但與第一爻不對應。當位表明客方消極被動有可能是主方發展的好機會,是潛在的對主方有利的因素;不對應表明主方也消極被動,不能利用這個有利的好機會,這潛在因素沒有成為真正的對主方有利的因素,所以爻辭只是說“無咎無譽”。

5、六五:黃裳,元吉。(黃色裙裳,很吉利。)

這是坤卦第五爻的爻辭。第五爻是外卦的中爻,代表客方的素質是陰,客方的素質不佳。“黃裳”指黃色的裙裳,黃色服裝與帝王的尊貴和吉利有關,指客方素質欠佳,為主方創造了有利條件。

坤卦第五爻是陰爻在陽位,不當位,與第二爻不對應。不當位表明客方素質比較差,有可能企圖竊取主方利益,是潛在的對主方不利的因素;不對應表明主方的素質也不佳,不可能讓客方竊取利益,這潛在因素沒有成為真正的對主方不利的因素。主方順其自然可利用客方的這種依賴,加之以積極主動的開發措施,就可能獲得更多利益。

6、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龍在郊野相鬥,滴下黑黃色的血液。)

這是第六爻的爻辭。第六爻是外卦的上爻,代表客方的態度,陰,表示客方態度隨和。指雙方關係,主方和客方相互之間過去為自己的利益而爭鬥,但現在都態度隨和。

第六爻的位置是陰位,這爻是陰爻,陰爻在陰位,當位,與第三爻不對應。當位表明客方態度隨和,有可能受主方制約,是潛在的對主方有利的因素;不對應表明主方的態度也隨和,主方不想制約客方。

跟我學《周易》:64卦之2——坤卦

五、陰極轉陽(坤——乾)

用六:利永貞。(利於永遠堅持下去。)

在坤卦的六條爻的爻辭之後,附有用陰,特意說明如何運用陰,概括地說明在六十四卦中陰的一般用法。“利永貞”的意思是“利於永遠堅持不變”。陽象徵變化,陰象徵靜止。但是,實際上事物總是在變化著的,客方造成的環境在變化,主方自己也在變化,即使主方努力保持不變,靜止只是暫時的,主方應當耐心地等待時機,讓事情朝有利於主的方向發展。


六、坤卦原文白話文對照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坤卦:大吉大利。佔問雌馬得到吉兆。君子前去旅行,先迷失路途,後來找到主人,吉利。西南行獲得財物,東北行喪失財物。佔問定居,得到吉兆。

《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君子。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後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無疆。

《彖辭》說:崇高呵,大地的開創之功。萬物依賴它獲得生命的基礎。它順承著天道的變化。大地厚實,承載萬物,大地美德,廣大無垠。它蘊藏深厚,地面遼闊,各種物類皆得其所。牝馬陰性,與地同類,善於在無邊無際的大地上奔跑,生性柔和、溫順、便捷、執著。君子外出,先迷失路途,後來順利地找到歸宿。西南行得到朋友,於是與志同道合的友人同行。東北行喪失朋友,不過最後還是吉慶的。祥和貞吉,則無往而不吉利,正如大地隨處伸展不窮一樣。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象辭》說:大地的形勢平鋪舒展,順承天道。君子觀此卦象,取法於地,以深厚的德行來承擔重大的責任。

初六:履霜,堅冰至。

初六:踐踏著薄霜,可以推斷堅厚的冰層快要凍結成了。

《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象辭》說:踐踏著薄霜,可以推斷堅厚的冰層快要凍結成了。這表明陰冷之氣開始凝聚了,遵循自然規律的推進,堅厚的冰層快要凍結而成了。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六二:平直、方正、遼闊是大地的特點。即使前往陌生的地方,也沒有什麼不利的。

《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習無不利”,地道光也。

《象辭》說:六二的爻象是平直而且方正,即使前往陌生的地方,也沒有什麼不利的,因為地道是廣大無邊的。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六三:戰勝殷商。稱心的占卜。有人服役於戰爭,沒有取得戰績,但結局還是好的。

《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或従王事”,知光大也。

《象辭》說:戰勝殷商,稱心的占卜,說明能抓住時機採取行動。有人服役於戰爭(沒有取得戰績而有好的結局),因為他才智廣大。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六四:紮緊了口袋,如緘口不言,沒有指責,也沒有讚譽。

《象》曰:“括囊無咎”,慎不害也。

《象辭》說:紮緊了口袋,如緘口不言,是說謹慎才沒有禍害。

六五,黃裳,元吉。

六五:黃色的裙褲,大吉大利。

《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象辭》說:黃色的裙褲大吉大利,因為“黃裳”象徵著人內在的美德。

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上六。龍在大地上爭鬥,血流遍野。

《象》曰:“龍戰於野”,共道窮也。

《象辭》說:龍在大地上爭鬥,比喻人走到了窮困的絕境。

用六,利永貞。

用六,利於永遠堅持下去。

《象》曰:用六“永貞”,以大終也。

《象辭》說,用六的利永貞,利於永遠貞之也。故君子當永遠堅持不懈地為人類高尚的事業奮鬥終生,當為了明天的更美好而與天地同輝。如此,則必大有終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易》曰:“履霜,堅冰至”,蓋言順也。

“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

陰雖有美,“含”之以従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

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易》曰:“括囊,無咎無譽”,蓋言謹也。

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

陰疑於陽必戰,為其嫌於無陽也,故稱“龍”焉。猶未離其類也,故稱“血”焉。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

《文言》說:地道極為柔順但它的運動卻是剛健的,它極為嫻靜但品德是方正的,地道後於天道而行動,但運動具有規律性。它包容萬物,其生化作用是廣大的。地道多麼柔順呵!順承天道而依準四時運行。積累善行的人家,必有不盡的吉祥;積累惡行的人家,必有不盡的災殃。臣子弒殺他的國君,兒子弒殺他的父親,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出現這種局面是逐步發展的結果。《易經》說:“踐踏著薄霜,堅厚的冰層快要凍結成了。”大概就是一種循序漸進的現象。直是存心的正直,方是行為的道義。君子通過恭敬謹慎來矯正思想上的偏差,用道義的原則來規範行為上的悖亂。恭敬、道義的精神樹立起來了,他的品德就會產生廣泛的影響。君子“正直、方正、廣博,這些品德不為人們所瞭解,也沒有什麼不利的。”因為人們不會懷疑他的行為。陰比喻臣下,雖有美德,但宜深藏含隱,從而服務於君王,不敢自居有功。這是地道的原則,也是妻道的原則,同樣是臣道的原則。地道不能單獨地完成生育萬物的功業,但是在時序的交替中,它始終一貫地發揮作用。天地交通變化,草木就茂盛,天地阻隔不通,賢人就隱退。《易經》說:“紮緊了口袋,如緘口不言。沒有指責也沒有讚譽。”大概意在謹慎吧。君子內心美好,通達事理,整肅職守,恪守禮節,美德積聚在內心裡,貫徹在行動上,擴大在事業中,這是最為美好的。陰與陽勢均力敵,必然發生爭鬥。因為陰極盛而與陽均等,所以把陰陽一併稱作龍。其實陰並未脫離其屬類,所以又稱為血,血即陰類。所謂玄黃——天玄地黃——是天地交相混合的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