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神奇的和田玉籽料趣闻之和田玉可以食用?与其说食玉,不如说崇玉

《本草纲目》有所记载,说玉:"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轻身长年"这里的玉其实就是指和田玉。神奇的和田玉籽料趣闻之和田玉可以食用?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们一起探讨了经常盘玩佩戴和田玉对我们人体确有益处,而古人甚至还引申出了食玉的文化。

那么玉和田究竟食用之后有没有疗效呢?那些古代文献上所说的玉食用后的功效是不是真的呢?今天就和玉友们一起大话这个问题——玉能不能食用?

神奇的和田玉籽料趣闻之和田玉可以食用?与其说食玉,不如说崇玉

古人为什么要食玉?

与其说食玉,倒不如说崇玉。古人对于玉石的推崇达到了极致,甚至上升到了宗教以及信仰的程度。他们认为食玉可以永生、修仙(修道)、辟邪。封建时代,各帝王以食玉来追求永生。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其中的代表。

神奇的和田玉籽料趣闻之和田玉可以食用?与其说食玉,不如说崇玉

以汉武帝为例,《史记·封禅书》就记载:“于未央宫以铜作承露盘,仙人掌擎玉杯,以取云表之露,拟和玉屑,服以求仙。”

在古代,玉是神物,是可以通天的。而帝王之家为了求仙,不仅要佩玉,食玉也就在所难免了,食玉的文化由此而来。

神奇的和田玉籽料趣闻之和田玉可以食用?与其说食玉,不如说崇玉

古人认为食玉有哪些疗效?

除了修仙,和田玉似乎在古代还有一些药理。在古代的医学典籍中,宝石或贵金属总是占据着一席地位。和田玉自然也不例外,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将玉石磨屑,送水服下。

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玉石可以“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止烦燥,安魂魄”。

东晋葛洪的《抱朴子》记载:“玉亦仙药,但难得耳。玉经曰: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也。”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玉屑甘平、无毒”,主治“除胃中热、喘息烦满、止渴”。

神奇的和田玉籽料趣闻之和田玉可以食用?与其说食玉,不如说崇玉

食玉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

关于食玉的体验以及经历,古人亦有所记载。《魏书·列传二十一》里,征西大将军李预就是食玉的爱好者:“每羡古人餐玉之法,乃采访蓝田,躬往攻掘,得若环璧杂器形者大小百余”。“预乃椎七十枚为屑,日服食之”“预服经年,云有效验”,“及疾笃”仍笃信“非药过也”。归因于自己“酒色不绝”,未遵食玉禁忌而“自致于死”。

神奇的和田玉籽料趣闻之和田玉可以食用?与其说食玉,不如说崇玉

《抱朴子》里同样也有案例:“有吴延稚者,志欲服玉,得玉经方不具了,不知其节度禁忌,乃招合得圭璋环璧及校剑所用甚多,欲饵治服之。后余为说此不中用,乃叹息。”“所以为不及金者,令人数数发热,似寒食散状也。”意思就是服用玉石后会产生和服用五石散一样的症状。

长期的人体实验,造成的后果也使得古人们对食玉望而却步,两晋和南北朝时期皇帝寿命大部分不长,很可能和食玉之风有关。隋唐过后,金逐渐取代了玉。在唐朝的文献中食玉文化几乎消失,玉石作药也只是作为炼丹的药引出现,逐渐地淡出了主流。

神奇的和田玉籽料趣闻之和田玉可以食用?与其说食玉,不如说崇玉

现代医学证明,玉不能吃!

玉石无论是直接食用或者是磨碎入药,所起到的作用和功效都是很有限的。而在科学以及医学发达的今天,玉早已被认定是不能吃,不可吃的,吃了会损害人体的健康。情况严重的,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所以,玉不是药,更不可吃!其实想想也很简单,玉石玉石,如此坚硬的物质就算磨成粉,我们的肠胃也没办法吸收,古人为了长寿、成仙可也真是够拼的了!

神奇的和田玉籽料趣闻之和田玉可以食用?与其说食玉,不如说崇玉

以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看,一块好好的和田玉籽料磨成粉末糟蹋,也是极为可惜的,能够佩戴盘玩和田玉,就已其乐无穷了。

本文内容来源:美玉秀秀用户俞生-和田玉搬运工

我们需要更多优秀的珠宝玉石内容(文字/视频)创作者共同合作,有意者可以私信或到美玉秀秀投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