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 專家:經濟生活中的一杆秤,看似物價在跌,其實在漲?

昨天王大拿去菜市場買菜,在拿菜給菜老闆過秤時,一位衣著簡樸的老大爺登著三輪車緩慢過來問菜老闆:是否還有賣不出去的白菜葉,其眼睛中透露出一絲期待,但菜老闆的回答讓老大爺略微失望,最終老大爺彎腰把扔在地上的幾片碎菜葉子撿起來帶走,蕭瑟的背影下刻畫出一道難言的味道。

專家:經濟生活中的一杆秤,看似物價在跌,其實在漲?

回想一下,希望是老大爺撿碎菜葉是為了家裡的阿貓阿狗。王大拿逛完菜市場一路嚷嚷著現在青菜又貴了,水果有點吃不起了,就豬肉比以前便宜。或許這是很多普通階層對當前物價的映照,不同階層對於物價的彈性敏感度不一樣,有人能錦衣玉食,有人為物價的波動情緒起伏。

相信很多人在經濟生活中都有一杆秤,這桿秤便是多數人經常接觸到的物價,而說到當前我國經濟市場中的物價,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1%。其中,城市上漲2.1%,農村上漲1.9%;食品價格上漲2.1%,而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下降1.1%。換句話說,物價水平比上個月下降了不少,但同比去年卻是有所增長的。若具體看物價的波動,又反映出經濟有何變化?

專家:經濟生活中的一杆秤,看似物價在跌,其實在漲?

由物價到央行的貨幣政策

之所以出現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下降,而同比增長,主要受“節日因素”消退影響,(二月份處於春節假期,物價波動大),從物價波動環比上來看,與我們經濟生活息息相關的食品消費方面,鮮菜和鮮果價格分別下降14.8%和2.4%;豬肉和水產品價格分別下降8.4%和3.2%;雞蛋價格下降9.2%。

與我們出行相關的物價顯示:節後集中出行減少,交通旅遊價格大幅下降,飛機票、旅行社收費和長途汽車票價格分別下降18.7%、11.7%和4.7%。從上述數據上來看,三月份的物價確實比二月份物價有較大下降,但是從物價同比角度來看,雞蛋、鮮菜和鮮果價格分別上漲21.1%、8.8%和7.4%。

從經濟的另一個角度來看,市場物價是在持續上漲的,不過是漲幅大小的問題,於此同時,我們相關的收入也應該每年上漲才能消化掉物價上漲,我們的實際購買力才能不被物價波動所影響。

專家:經濟生活中的一杆秤,看似物價在跌,其實在漲?

值得一提的是,貨幣政策往往受到物價影響而變動,美國美聯儲把核心通脹率2%作為加息的重要依據,我國央行也會視物價的波動而調整貨幣政策(一般市場認為我國物價在3%以上,央行會有所行動),從目前的物價行情看,物價的相對低波動並沒有讓央行加息作為支撐,最起碼短期沒有(視物價後期波動而變),不過,受到美聯儲持續加息,以及很多經濟體相繼跟隨美聯儲加息步伐,我國央行存在一定的加息考慮,這個加息從目前來看更傾向於變相“加息”,也就是有可能進一步提高公開市場利率。(真正的加息是提高存貸款基準利率)。

從宏觀經濟層面來看,當前我國物價穩定,給經濟調結構轉型升級帶來一定的助力,但從我們的經濟生活來看,物價看似在跌,其實是在一直緩慢增長的,這也就要求我們不斷的提高收入才能更好的應對物價上漲帶給我們的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