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媽媽們總抱怨孩子愛發脾氣亂摔東西 卻不知道這兩個字的重要性

經常會有家長抱怨孩子上課總是坐不住;沒事還愛發脾氣亂摔東西;遇到困難就退縮。

您家的寶貝是不是也有類似情況呢?

媽媽們總抱怨孩子愛發脾氣亂摔東西 卻不知道這兩個字的重要性

5歲的鬧鬧有一個特點:“不達到目的,絕不罷休”,有段時間鬧鬧很喜歡玩家門口小店前的兒童搖搖車,但那段時間挺多人玩的,有時候前面有五六個孩子排隊,至少要等十分鐘。家長看到這情況也是很無奈,也陪著鬧鬧一起等,期間鬧鬧也很焦躁,他時不時的問我:“什麼時候才能玩啊”,抱怨完了之後他繼續等,十幾分鍾過去了,輪到他了,鬧鬧會感到無比的滿足和開心。

另外一個朋友的孩子,特別能坐的住,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說,別的小孩都大喊大叫,尖叫哭泣連連。他則安靜地坐著雖然家長、老師給孩子定下了“規矩”,但是孩子自身並沒有將這些規矩認真看待,而是趨於自己的天性,隨著自己的喜好而行動,這就是自律能力弱的表現。

媽媽們總抱怨孩子愛發脾氣亂摔東西 卻不知道這兩個字的重要性

如何才能讓孩子從小學會培養自律的習慣?

孩子缺少自律,未必是因為父母管教不嚴。事實上,他們中的很多人經常受到嚴厲的責罵或體罰。可是這樣的教育方法只會起到負面作用,因為它本身就違背了自律的原則。

沒有自律原則做為後盾的管教,不會起到任何積極的作用。

父母自己不遵守自律的原則,就不可能成為孩子的榜樣,之會成為反面教材。有些父母經常告訴孩子:“照我的話去做,但不要學我。”他們的行為缺乏長輩起碼的自制力、尊嚴和理性,比如酗酒、邋遢、大打出手、偷奸耍滑甚至背信棄義。

這些父母的生活毫無自律,卻強迫孩子有條不紊地生活,結果可想而知。如果父母懂得自律、自制和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會把這樣的生活視為理所當然。如果父母的生活混亂不堪、一塌糊塗,孩子也會照單全收。

父母的關愛至關重要。即便家庭環境充滿混亂、生活貧困,只要有愛存在,照樣可以培養出懂得自律的孩子。相反,即使父母身為醫生、律師、企業經理或者慈善家,生活方式相當嚴謹,但是如果缺少愛和溫情,他們培養出的子女照樣會隨心所欲、肆意妄為、不懂自律。

愛是心靈健康成長的動力。如果我們愛某樣東西就會樂於花時間去欣賞它、照料它。

就像我們大人買到了自己心儀已久的汽車,那我們一定把大把的時間花在車上面:擦、洗、美容、修、整理內飾……

對於子女的愛也是如此,我們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去照顧他、陪伴他。

培養孩子學會自律,需要投入足夠的時間。如果不把精力用在孩子身上,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少得可憐,就無法深入瞭解他們的需要、找到教育他們的正確方式。

在孩子明顯需要培養自律能力的時候,我們不是挑起擔子,而是不耐煩地說道:“我沒精力管你,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吧!”到頭來,但孩子犯下錯誤逼我們不得不採取行動的時候,我們就會把滿腔怒火發洩到他們頭上。

如果父母習慣用嚴格的體罰教訓孩子,這本質上不是教育,而是發洩自己心中的怨氣和不滿。

媽媽們總抱怨孩子愛發脾氣亂摔東西 卻不知道這兩個字的重要性

聰明的父母會如何做呢?

聰明的父母會在問題發生之前,就願意花時間瞭解孩子、對症下藥地教育孩子。

聰明的父母會用恰當的敦促、鼓勵和表揚,以及必要的警告和責備,來巧妙地引導孩子的發展方向,教他們學習自律。

聰明的父母會認真觀察孩子的舉止,從孩子吃飯、做功課、撒謊、逃避責任等行為中,及時發現問題;聰明的父母也會傾聽孩子的心聲。

在對孩子的教育上,聰明的父母知道什麼時候該緊、什麼時候放鬆、什麼時候該表揚、什麼時候該批評,就能及時糾正孩子的問題,使問題消失於無形。

可以斷言,父母的愛,決定這家庭教育的優劣。充滿愛的家庭教育帶來幸運;缺乏愛的家庭教育只能導致不幸。富有愛心的家長,善於審視孩子的需要,並作出理性的判斷。

當孩子面臨痛苦抉擇時,聰明的父母會真心實意與孩子一塊兒去經歷痛苦和折磨,而孩子也能領受到父母的這片苦心。聰明的父母未必立刻流露出感激之情,卻可以領悟到痛苦的內涵和真諦。

孩子會從中發現:“既然爸爸媽媽願意陪著我忍受痛苦,痛苦就不見得那麼可怕,而且也未必是太壞的事。我也應該承擔責任,面對屬於自己的痛苦。”——孩子如果這樣想就找到了自律的起點。

父母付出的努力越大,孩子就越會意識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價值。有的父母為了掩飾家庭教育上的失敗,會不停的告訴孩子自己是多麼愛他,多麼重視他,但這一切都逃不過孩子的眼睛,孩子不會被謊言長期矇蔽,他們渴望得到父母的愛,如果父母一再出爾反爾,只會讓他們失去信心,即便他們不即刻表現出什麼,但卻會把父母的教導和許諾看得一文不值。更為糟糕的是,他們情不自禁地模仿父母,拷貝父母的生活方式。

那些沐浴著父母之愛而成長起來的孩子,心靈可以得到健康的發展。他們也會偶爾賭氣、抱怨父母,但是內心深處卻清楚父母深愛著自己。父母的珍愛讓他們懂得珍惜自己,懂得選擇進步而不是落後,懂得追求幸福而不是自暴自棄。他們將自尊自愛作為人生的起點,這有著比黃金還要寶貴的價值。

最後想說如果想讓孩子自律加強就要做到兩個字:

堅持

其實孩子早期的習慣和品德是需要依靠大人的堅持才能培養的。孩子的毅力還比較薄弱,要是沒有督促,他就會任性而為,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很多孩子不喜歡刷牙,說刷牙不舒服。

但是這就讓他不刷了嗎?當然不能什麼事情都由著他,那麼就要每天在他耳邊念念念,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要刷牙,睡覺前也要刷牙,堅持不懈地督促他。直到他養成這個習慣為止。起床第一件事,條件反射地去洗手間刷牙。很多行為習慣就是這樣養成的,慢慢地,孩子就會形成規律的生活,他自己也會意識到自律的重要性。要想孩子越大越自律,請父母多給孩子些耐心,想讓孩子更加自律習慣,從現在就開始行動並堅持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