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喜馬拉雅斑羚是一種怎樣的動物?

奧格瑞瑪嘿


喜馬拉雅斑羚是分佈在喜馬拉雅山脈的一種牛科動物。由於捕獵肉類以及該物種棲息地減少,使該物種的數量正在顯著下降,它被列為IUCN紅色名錄中的“瀕危物種”。

喜馬拉雅斑羚體有灰色或灰褐色的皮毛,棕色的腿,喉嚨上有淺色的斑點,脊骨上有一條深色的條紋。雄性的脖子上有短鬃毛。雄性和雌性都有向後彎曲的角。除了顱骨的某些特徵外,斑羚主要區別於與其關係密切的鬣羚,是它們的眼睛下面沒有眼前腺,頭骨也沒有相應的凹陷。

喜馬拉雅斑羚生活在喜馬拉雅山脈的森林中,包括不丹、印度北部的錫金和阿魯納恰爾邦、尼泊爾、西藏南部,可能還有緬甸西部。他們居住在從查謨和克什米爾到阿魯納恰爾邦東部的喜馬拉雅山脈南坡的大部分地區。在印度和尼泊爾,它們生活海拔900至2750米的地方。在巴基斯坦,記錄最廣泛的數據是在海拔1000至4000米之間,但根據目前情況這個數據令人質疑。群居地的面積通常約為40公頃。

截至2004年,在巴基斯坦,至少有370–1017只喜馬拉雅斑羚分佈在7個孤立的群體中。喜瑪拉雅斑羚通常組成4到12個個體的小種群,或者,年長的雄性斑羚,會獨居。它們的主要食物是樹葉和草類。喜馬拉雅斑羚非常敏捷,可以跑得很快。由於它的顏色是很好的偽裝,所以很難看清楚它,尤其是當它大部分時間都是靜止的。然而,儘管有很好的偽裝,它被們各種各樣的掠食者獵殺。當受到威脅時,喜瑪拉雅斑羚會發出嘶嘶聲或打噴嚏的聲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