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7 中國麵包房裡真正來源於西方的糕點只有這7種,虎皮蛋糕上榜

蛋糕房裡的各種麵包、蛋糕令郎滿目,很多蛋糕房給自己起了英文名字,店內裝潢也是十足的西洋範兒,以此和中式傳統蛋糕店進行區分,不過,在老外看來,這些西式蛋糕房裡其實只有下面這7種是真正的西式糕點,其他的則仍然是中式糕點的改進版或者這些店鋪自己的創造。

這7種糕點分別是杏仁蛋糕,奶油麵包,奶油角內,意可蕾,蛋撻,拿破崙以及瑞士捲

中國麵包房裡真正來源於西方的糕點只有這7種,虎皮蛋糕上榜

杏仁蛋糕:這種蛋糕很鬆軟,會在麵包蛋糕表面塗上新鮮奶油,然後撒上切碎的杏仁片。

中國麵包房裡真正來源於西方的糕點只有這7種,虎皮蛋糕上榜

奶油麵包:你一定吃過,在一些低端蛋糕房,這種橢圓形,中間夾滿奶油的麵包就是西式奶油麵包,在低端蛋糕房這種奶油麵包的價格相當低廉,大概2塊錢左右就能買到一個,不過大家都明白,這種低廉的麵包肯定不會使用品質更好的奶油。這種麵包在全世界有相當多的變種,例如香港的甜麵包卷。

中國麵包房裡真正來源於西方的糕點只有這7種,虎皮蛋糕上榜

奶油角內:這種麵包有著酥酥的外皮,外觀好像喇叭,這種麵包同樣有相當多的變種,例如瑞士的蛋白甜甜圈(meringue horn),或者大家都吃過的非常便宜的毛毛蟲麵包。

中國麵包房裡真正來源於西方的糕點只有這7種,虎皮蛋糕上榜

意可蕾:中文名叫做“閃電泡芙”,發源於法國,據法國人說,國內的蛋糕房做得閃電泡芙非常正宗,與法國本土蛋糕房做出來的泡芙基本沒有區別。

中國麵包房裡真正來源於西方的糕點只有這7種,虎皮蛋糕上榜

蛋撻:蛋撻這個糕點特別值得一說,事實上蛋撻的說法源於香港,我們現在常吃到的蛋撻也是源於香港,而歐洲則用奶油蛋撻來區分香港蛋撻,例如法國奶油蛋撻中還常常加入水果,當然葡式蛋撻Pastel de nata確實發源於葡萄牙,當時一群法國人用蛋黃來給衣服上色,後來就用剩下的蛋黃來製作蛋糕,這就是蛋撻的由來。

中國麵包房裡真正來源於西方的糕點只有這7種,虎皮蛋糕上榜

拿破崙:法式千層酥,最早就是由三層酥皮和奶油交叉組合而成的,現在一般有雜果、藍莓、蜜梨、芒果、黑森林及意大利芝士等口味,不過整體來說相對較膩,因此在不同國家都有形態各異的變體。

中國麵包房裡真正來源於西方的糕點只有這7種,虎皮蛋糕上榜

瑞士捲:這一款蛋糕相信絕大多數人都吃過,不僅能在西式蛋糕房買到,甚至一些傳統的中式蛋糕房也能找到它的蹤跡,事實上這種名叫瑞士捲的蛋糕來源於奧地利,而不是瑞士,這種蛋糕如今在全世界風靡,不過各個國家都有不同的變種,例如中國虎皮蛋糕,印度果醬卷,印尼奶酪卷,馬來西亞榴蓮卷,西班牙巧克力松露卷等,至於被誤傳為發源地的瑞士,則稱這種蛋糕為Biskuit roulade,通常是奶油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