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关键时刻,我愿挡在疫情前

傍晚,天色渐渐暗去

这里,又是一夜灯火通明

关键时刻,我愿挡在疫情前

余杭一院作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定点诊疗医院

24小时发热门诊

严阵以待

是这身白衣的使命和责任

关键时刻,我愿挡在疫情前

这些身穿防护服的“战士”们

有的主动请缨

有的一直坚守岗位

丝毫不敢懈怠

他们中

年龄最大的56岁

最小的25岁

是他们的坚守

筑就了一道牢固的“一院防线”

感染科副主任张晓强和护士长章建兰

是目前坚守时间最长的医生护士之一

他们已经在这里日夜坚守了6天

关键时刻,我愿挡在疫情前
关键时刻,我愿挡在疫情前

张晓强副主任曾获得过2016年全国结核病技能比武个人全能二等奖,是余杭首个全国技能比武获奖者。当他被问道“面对疫情,你害怕吗?”时,张晓强几乎脱口而出——“我们没有多想,全科的人都主动留下了。”

年三十,张晓强产假在家的老婆发来了小女儿的视频,而他一直都没有时间看,直到年初一才发现。

“有时间我也就看看各种专家群,了解最新防控进展,协调各种可能出现情况的应对。这样才能更好就诊患者。”张晓强说。

关键时刻,我愿挡在疫情前

发热门诊的护士沈佳丽刚刚结束产假,孩子才4个多月,接到通知毅然决定留下。她的丈夫是手术室护士,虽然担心妻子,但同样是医务人员的他还是支持妻子到前线。两口子把孩子丢给老人,偶尔回家还不一定碰得上面。

还在哺乳期的佳丽每天胀奶难受了仍然坚持在岗位上,等到同事空点了来换她,才去挤奶。“等年初三外面商店开门了就买奶粉。我和护士长说好了,后面我就不回去了,和小伙伴们一起住在医院,轮流换班。”

关键时刻,我愿挡在疫情前

这里是发热门诊24小时开诊,现在每天接诊量为200-300人。询问旅行史、禽类和野生动物接触史、类似病例接触史,检查诊疗……事无巨细,医务人员竭力排查。

关键时刻,我愿挡在疫情前

陈秀是感染科病区的护士,一直坚守在一线。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她的脸上留下了一道又一道的勒痕。鼻梁两侧还有了压疮,她却毫不在乎,还笑着说“可以告诉儿子,妈妈有2枚特殊的勋章!”

累了就趴一会儿

作为全区定点治疗医院,余杭一院的发热门诊接诊大部分的任务。感染科的医护人员吃、住在医院。原来主任办公室变成了改成休息室,大家轮流休息。

大过年的,门口几双小白鞋让人看了有些心酸。

关键时刻,我愿挡在疫情前

“累了就趴会儿。”吃完饭的间隙,医护人员随地休息一会紧接着又要投入新一轮工作。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他们没有时间去浪费。

关键时刻,我愿挡在疫情前关键时刻,我愿挡在疫情前

后备箱里的背包

为了备战疫情,余杭一院向全院发起了号召,全院取消休假。

短短一天的时间,医疗、护理便建立了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预备人员。急诊科周珺没被列入梯队,仍然主动请缨,“我和爸妈、老公、儿子都说过了,随时待命,随叫随到!”

还有的小伙伴早早地将换洗衣服打好包,放在了车上,只为随时待命!

关键时刻,我愿挡在疫情前

还有的小伙伴还未在老家歇息片刻,年三十的晚上便踏上了回程的动车,只为随时待命!

多学科专家深入一线

余杭一院心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神经内科、血液肿瘤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的专家为应对疫情,每日讨论。

关键时刻,我愿挡在疫情前关键时刻,我愿挡在疫情前
关键时刻,我愿挡在疫情前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这曾经是军人的口号

而如今

这支“白衣战队”也许下了同样的承诺

关键时刻,我愿挡在疫情前

不用知道我们是谁

我们自己都知道

加油!

通讯员 | 黄洁菁

关键时刻,我愿挡在疫情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