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找個男朋友?不如養條狗!”

戳右上方藍字「星標」晏凌羊

與我一起做一個愛學習、願成長的人

“找個男朋友?不如養條狗!”

“找個男朋友?不如養條狗!”

閱讀全文約需7分鐘


“找個男朋友?不如養條狗!”


“找個男朋友?不如養條狗!”


1


人真的會變的,口味和喜好都在變。

二十歲時,我很討厭魚腥草和榴蓮的味道,現在喜歡得不得了。

二十歲時,很喜歡吃炸雞,現在討厭得不得了。

二十歲時,挺辛曉琪唱的《味道》,我確實蠻喜歡男人“手指淡淡菸草味道”。現在?無法忍受任何男人在我跟前抽菸,也絕不可能喜歡上抽菸的男人。

二十歲時,能接受男孩子邊說話邊嚼口香糖,能接受他們手插褲兜看著我,現在?我可能會覺得這類男生沒禮貌、沒教養(我是否會這麼覺得,主要看顏值,長得帥就算了,哈哈)。

二十歲時,看《情深深雨濛濛》裡的何書桓是絕世痴情男,今天再看:咦?渣!


我們自己的口味和喜好都會變,你還指望別人愛你一輩子?不可能的。

合得來就相攜著走久一點,合不來就早點分道揚鑣,僅此而已。

哪有什麼永遠?快活一天賺一天。

二十歲時,我排斥一切寵物,總覺得養狗養貓的錢還不如拿去資助山區的小朋友。現在,看到貓貓和小型犬,居然很喜歡(被狗咬過,所以到現在都排斥大型犬)。

好嗨哦,感覺人生又找到了新目標。為了將來把我喜歡的小型犬領回家,我還想爭取早日買套別墅(給貓貓狗狗住)。


我不是開玩笑的,我說的是真格兒的。


逗號一直很喜歡貓,但因為我擔心養貓太費精力和時間,一直沒答應,但某次她生病,我看她可憐兮兮哀求我的樣子,還是答應了。


暫時找不到合適的“待領養的貓”,我只能去花鳥魚蟲市場買,結果,去到了市場,我就被一隻萌爆了的博美狗給迷住了。之前我一直沒了解過狗的品種,那隻狗狗的品種叫博美,還是網友告訴我的。


那隻狗叫價五千(實際砍價下來應該不需要那麼貴),我很想把它抱回家,但一想到家裡沒別墅,還得應付它的吃喝拉撒,而且據說它粘人又壽命短,忍了。


之後,我讓逗號挑一隻貓,我以為它會挑藍貓、布偶貓、波斯貓、短毛貓啥的,沒想到她只挑了一隻很普通的中華田園貓,橘色的,還給它取名叫“橘子”。


就這樣,買“橘子”的價格,比給它打預防針還便宜。

剛帶回家兩天,第三天晚上十點後,貓就不見了,全家人找了一兩個小時也沒找到。

我最後一次見它,是它想跳床上,而我想起白天它在床上拉尿的劣跡,嚇唬了它一下,它就躲我床底下去了。接著,我們就再找它不著。

頭兩天看到人或燈光就會跑出來的貓,晚上十點以後就再沒有出現,也沒發出任何聲響。

我跑去客廳找,發現陽臺紗窗開了一條縫隙,我想著貓會不會從陽臺的縫隙跳下去摔死了,頓時心亂如麻。

我跑去敲一樓鄰居的門,沒人開。隨後在微信群裡呼叫鄰居,鄰居看到了,找人去院子裡查看了下,說是沒看到貓的屍體。

我又回家翻監控,用很低的倍速查找貓的蹤跡,發現它21時46分31秒曾出現在過道里,然後往房間方向走……之後到22點10分22秒我們從房間走到客廳裡找貓,它一直沒再在客廳裡出現。

如果貓真的掉下去了,那它一定會經過客廳……問題是它沒有再去客廳啊。

一想象它是不是已經死了,我和逗號更是難過得睡不著了。我上網搜索了好多關於“家裡的貓突然不見了”的帖子,心裡稍覺安心。


結果呢?第二天它自己從床底下跑出來了,還爬到了倉鼠籠子上曬太陽。


我喜出望外,感覺比中了大獎還高興。


二十歲的我,一定想不到某天我會因為找不到自家的小貓貓而心急如焚,會因為它再次出現而欣喜若狂。

“找個男朋友?不如養條狗!”

▲拍照時倉鼠木屑斷供了,快遞還在路上

“找個男朋友?不如養條狗!”

▲藍色籠子裡是兩隻鳥。買回來就很乖,可以站在人的手上,不會飛走。某天它們突然在籠子裡上躥下跳,後來我們才發現是食物沒有了(它們像嗑瓜子一樣吃鳥食,我們看到殼兒以為它們還有充足的糧食,誰知道早就是空殼兒,幸虧發現早)


2


這幾年,我越來越理解為何人們會熱衷於養寵物。一方面,說明我們的物質生活提高了,我們養得起寵物了(講真,科學地養寵物真的很花錢);另一方面,可能說明我們更加孤獨了。


一個人從出生長大童年,或多或少會經歷不少心理創傷,而寵物的陪伴能緩解我們的抑鬱心情,甚至能在某種程度上撫平我們的心理創傷。


有些跟家人關係不好的人,在養寵物的過程中,可以暫時隔絕掉那些不愉快的事情。父母經常吵架或者待TA不好,總說一些傷害TA的話,而寵物不會。寵物會安靜地陪著TA,給TA安慰。


很多人是不懂得愛別人的,他們會對別人有諸多的要求和苛責,可動物不會。你待他們好,他們一般也會依戀你。


怨不得有些人建議患病的人養寵物,因為寵物確實能放鬆他們的精神,讓他們得到心靈的愉悅和休息。


給我家貓貓購置各種寵物用品時,我在寵物店裡遇到一個聾啞人,他正在給自己的貓貓選購貓窩……他和店主談價格時,就是用計算器交流的。看起來,他好像不富裕,就35元的貓窩還砍了好一會兒的價。

有一次,我光顧一家盲人按摩店,幫我做推拿的盲人就養了一隻狗(不是導盲犬),他每個月掙的工資的三分之一拿去交房租,三分之一拿來養自己,三分之一拿來養狗。

前段時間,我還聽說一個95後女孩的月薪只有六七千,但為了治好貓的病,她花了五六萬。

在寵物醫院裡,我還聽聞過更誇張的事:一個三十八歲的單身小姐姐,為了治好貓咪的病,花了十幾萬……她的經典名言是:找男朋友?我還不如養條狗。

或許是因為愛情靠不住,有很多人更願意養只貓或狗陪伴自己,更願意“執子之爪,與子偕老”……

有時候想想也覺得,貓貓狗狗給人類提供的情緒價值確實超過了不靠譜的伴侶、家人。

有時候,我也會這麼想:將來逗號長大了,遠走高飛了,我也養幾隻貓貓狗狗了此殘生吧。唔,那我從現在開始就得為掙貓糧狗糧而加倍努力了。養貓對空間要求不大,但養狗狗最好有個院子,那……就真得要買別墅啊。


我確實不想因為自己養狗而給別人帶來麻煩,所以,在住不起別墅的條件下,我應該是不會養狗的。


貓呢?比較好養,愛乾淨,獨立,不粘人,不需要天天出去溜,也不大會給別人添麻煩、引發鄰里矛盾,目前階段我們還是隻適合養貓


3


對於一些比較幸運的人來說,是可以“愛與寵物”兼得的。


朱茵和黃貫中就是因為寵物結緣的,兩個人是鄰居,又都養狗、。

黃貫中家有兩條外表特別相似的可卡犬,其中一條趁黃貫中開門扔垃圾跑到了朱茵家,朱茵以為是流浪狗,帶到家中暫時看養,後來在樓下看到黃貫中的尋狗啟示,就上樓把狗還給了黃貫中。這是第一次,他們發現了共同的愛好:喜歡狗。


“找個男朋友?不如養條狗!”

兩人結婚,還是狗狗做的花童。朱茵懷孕時,兩人也沒有隔離狗狗。


“找個男朋友?不如養條狗!”

▲朱茵家這隻藏獒據說有人出價1200萬他們都沒賣,說是五屆冠軍狗


前段時間,我還在一個叫“萌寵博客”的博主看到這樣一個甜蜜而感人的故事。


一位美國的單親媽媽,獨自帶著女兒一起生活。女兒想要貓咪,她就帶著女兒來到了當地的一家收容所,給女兒挑選貓咪。


“找個男朋友?不如養條狗!”


收容所有一些出生不久的小貓咪,女子和她的女兒在收容所看貓的時候,就被一對橘貓兄弟吸引了。它們還是小奶貓的樣子,毛色什麼的長得都很相似,幾乎是一模一樣的,它們依偎在一起睡覺,看著特別的可愛。


看到女子對這兩隻小橘貓感興趣,收容所的工作人員也是給她們介紹了貓咪的來歷。原來,這兩隻小貓咪是在一個公園裡發現的,它們被遺棄在那裡,是在一個箱子裡,在救助人員去的時候,它們也是被憋的不行了,好在救過來了,現在被養的很健康。


“找個男朋友?不如養條狗!”


看到兩隻小貓咪的時候,這位單親媽媽是想把兩隻貓咪都帶回家的,但考慮到現實原因,養不了兩隻貓,所以,只能帶一隻小橘貓回家,讓它們兄弟倆分開了。


女子把小貓咪帶回家以後,小貓咪也沒有在收容所的時候那麼開心了,因為它和自己的兄弟分開了,到了陌生的環境中。


“找個男朋友?不如養條狗!”


看到小貓咪這麼難過,女子和女兒都很擔心,覺得很殘忍,想著要不把那隻小橘貓也一起帶回來。考慮了很久,女子一咬牙,就和女兒去收容所,決定把另外一隻貓咪也領養回來。


但是她去了之後,卻得到了一個讓人遺憾的消息:另外一隻貓咪已經被別人領養回家了。


為了滿足女兒的心願,女子也是試著去聯繫領養了那隻貓咪的主人,但沒有聯繫上。


“找個男朋友?不如養條狗!”


後來,女主人也已經忘了這件事了。再過了兩年之後,女主人遇到了自己的桃花。他們有太多相似的地方,男子也喜歡貓,而且也是一個單親爸爸,家裡也養了一隻貓。

“找個男朋友?不如養條狗!”


見面以後,兩人就開始談戀愛,一起去看電影,一起去旅遊等等。過了一段時間之後,男子就邀請女子去家裡做客。女子在去了男子家裡之後,看到家裡的那隻貓咪瞬間愣住了,還以為是自家的貓咪偷偷跟來了,就跟男子說這是我的貓,而男子卻表示,這是我養的貓。


“找個男朋友?不如養條狗!”


之後,兩人就貓咪的問題展開了討論。沒想到,他們發現:這隻貓咪是女子當年領養的橘貓的兄弟。女子知道這個消息以後很開心,告訴了自己的女兒。


“找個男朋友?不如養條狗!”


現在,男子和女子已經喜結連理了,兩家人變成了一家人,兩家的貓也變成了一家的貓。


這真是一個動人的故事。


很多人說,養寵物會讓自己覺得時間能夠過得快一點,自己不再那麼孤獨了,甚至感受了很多美好,所以往往就變成了養了寵物以後,你就懶得談戀愛了。


我倒覺得,這還是看人的,這種“刻板印象”要不得。


養寵物跟養孩子一樣,其實也是一種修行。而所有的修行,其實都是指向愛和融合,而不是孤立、對抗。


“找個男朋友,不如養條狗”可以作為玩笑話,但我個人是不推崇的。


我們可以從養孩子、養寵物的過程中得到信賴、感受到到責任、療愈自己的創傷和彌補心理缺失,進而成長為更好的自己。而一個能成為“更好的自己”的人,如果真的開啟一段關係,會更成熟、理性,也就更容易抵達幸福。

《圖是網圖。如有版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