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 倪瓚《秋亭嘉樹圖》:半江煙雨隔遠山,空亭無人斷凡塵

“天邊飄過故鄉的雲,它不停地向我召喚。當身邊的微風輕輕吹起,有個聲音在對我呼喚,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遊子,歸來吧,歸來喲,別再四處漂泊。”30年前,費翔的一首《故鄉的雲》在中國的大街小巷傳唱,連同費翔那張俊朗的面容,深深印入了當時中國普通老百姓的心中。對於每個漂泊在外的遊子來說,故鄉始終是內心中最溫柔的地方。特別是對於上個世紀90年代之前出生的一撥人來說,更是如此。時間回到至正十三年(1353),倪雲林開始了他20年的晚年漂泊生涯。這一時期的雲林,繪畫藝術漸入臻境,創作了包含《秋亭嘉樹圖》、《松林亭子圖》、《容膝齋圖》、《漁莊秋霽圖》、《怪石叢篁圖》、《汀樹遙岑圖》、《江上秋色圖》等眾多影響明清文人畫的作品。

世人讀雲林,常常會覺得有一種孤寂感躍上心頭。餘讀雲林,除了孤寂,還有一份思鄉之情。在彼時的農耕社會結構之中,人們依附於土地,依附於宗族,依附於朋友鄉親。我們很難想象一個一生心存高潔的老頭,長子早亡,次子不孝,又逢妻亡,孤苦無依,四處漂泊流浪,他的心境是何其悲涼,何其孤獨,何其寂寞。

《清閟閣遺稿》中有一首雲林晚年作的詩,“野棠花落過清明,春事匆匆夢裡驚。依棹幽吟沙際路,半江煙雨暮潮生。”雲林不僅是偉大的畫家,也是偉大的詩人。他的這首清明詩,情感充沛,用字考究,一個“驚”字,恰好表達了他對遠方故鄉刻骨銘心的四年和期盼。然而,這種思念終歸是思念。在他漂泊的二十年中,除了偶爾回到故鄉無錫,其他大多時間都是在太湖一帶四處流浪,偶爾也會寄宿朋友家。《秋亭嘉樹圖》從題詩以及用筆上看,可以確信是雲林晚年漂泊旅途中的作品。

倪瓚《秋亭嘉樹圖》:半江煙雨隔遠山,空亭無人斷凡塵

倪瓚《秋亭嘉樹圖》

一、《秋亭嘉樹圖》:人生等寄客,漫認他鄉是故鄉

“七月六日雨,宿雲岫翁幽居,文伯賢良以此紙索畫,因寫秋亭嘉樹圖並詩以贈。風雨蕭條晚作涼,兩株嘉樹近當窗。結廬人境無來轍,寓跡醉鄉真樂邦。南渚殘雲宿虛牖,西山青影落秋江。臨流染翰摹幽意,忽有衝煙白鶴雙。瓚。”通過題詩來看,確信是雲林寄宿朋友處所做的贈作。雲林的贈作很多,對於身無一物的雲林而言,晚年漂泊,偶爾寄宿朋友家,也唯有詩畫可作贈禮了。

題詩部分的墨色很淡,看得出來是就著作畫時所用的淡墨來題詩。雲林的“淡”可以說是一種“雲林模式”。“淡墨”營造了一種迷濛感,山是淡的,也是迷濛的;水是淡的,也是迷濛的,樹是淡的,也是迷濛的。遠方同樣是淡到只是一種墨色的感覺。古人常常將“淡”和“雅”連在一起,雲林的“淡”不是空無一物,而是須彌山頂上的眾香界。

作品依舊採用了雲林最具代表性的“一河兩岸式”構圖。就圖像本身而言,這幅《秋亭嘉樹圖》與創作於1372年的一幅代表性作品《容膝齋圖》極為相似。我們可以說,雲林的繪畫逸趣從來就不在於內容較為“單一”的圖像本身,而在於他通過繪畫來呈現的生命思考。在許多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雲林所遭受的生命困境,以及他通過這種幽寂的圖像語言追求困境的解脫。

倪瓚《秋亭嘉樹圖》:半江煙雨隔遠山,空亭無人斷凡塵

倪瓚《秋亭嘉樹圖》局部1

近景處,幾株挺拔卻又顯得十分“消瘦”的樹,樹葉稀疏,有些枝頭葉已落盡。這正好點出了正是秋季。這幾株樹高大得已是比例嚴重失調。這種失調的樹在雲林的作品中隨處可見。也許雲林對林木本身就有一種特別的偏好,如同其號“雲林”中所帶有“林”字一般,已經成為了自己的獨特符號。雲林筆下的樹鮮有濃蔭蓋天,多數時候,在寬闊的河岸,顯得有些蕭寂,隔江望山,一林一山,似在彼此呼喚。這幾株樹,就如同晚年的雲林。在曠野中,在江波之畔,在空亭之側,守望著一個無法企及的遠山。但是,雲林的樹卻始終是挺拔的,是倔強的,是清高的,是有精神氣的。縱然在天地之間無所依靠,也依舊傲然挺立於天地之間。這就是雲林,一個在精神上有潔癖的雲林。

江畔平地上,一間空亭孤零零地“擺”在樹石左側。“空亭”儼然已經成為了雲林繪畫的一種獨特語言。事實上,早期的雲林作品中並沒有固化的空亭。其早期的一幅《水竹居圖》中,尚有房舍幾間,而另一幅今已失傳的《東岡草亭圖》中,據張醜記載,“右畫草亭,中作人物二”,在雲林的作品中出現人物,這是其後期作品中不存在的。1345年創作完成的《六君子圖》可看作是雲林作品成熟的標誌,但是,這幅作品中並沒有亭子。直到1354年《松林亭子圖》中亭子才基本固化下來了。

坡岸向遠處的水面延伸,如果只看這一部分,延伸的部分也可以形成遠山的效果。這是雲林後期作品中一種非常奇怪的視覺效果。中間部分則是寬闊的江面,一無所物,沒有常見的漁父、舟楫、旅人。中間左側部分只用淡墨輕掃出來的沙洲。沙洲的出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平衡了畫面中間大片的空白區域。在雲林的某些作品中,這種平衡,往往採用題詩的形式。

倪瓚《秋亭嘉樹圖》:半江煙雨隔遠山,空亭無人斷凡塵

倪瓚《秋亭嘉樹圖》局部2

畫面上方,是雲林的“遠山”。遠山以折帶皴畫之,山體的外形輪廓還不夠“圓滿”,這與《容膝齋圖》中的圓融遠山不同。《秋亭嘉樹圖》的遠山顯得更高,更險絕,也更加硬朗。而《容膝齋圖》的遠山則安穩得多,也秀潤得多。而這似乎是雲林在表達某種情緒使然。我們看到代表著其風格成熟標誌的《六君子圖》中的遠山,和後期的遠山風格較為統一。故而,可以判斷的是《秋亭嘉樹圖》中的遠山,並非是在於風格的實驗,而是表達自己的思考。這一時期的雲林,雖然漂泊在外,但是對於家鄉卻仍舊有著羈絆。他何嘗不想回到故鄉,何嘗不想回到自己的清閟閣。只是,他回去不去了。那些山體上的稜角,正預示著故鄉所遭受的動盪。彼時的江南地區成為了朝廷徵收賦稅的重點區域,江南貢獻了全部賦稅的95%,許多地主苦不堪言。也正因此,雲林才變賣了自己的家產土地。

整幅作品,用墨極淡。從而也讓整幅作品有了一種格外的清冷孤寂之感。脫去色相之後的雲林,只以淡墨來思考。這也是晚年的雲林思考生命的基本方式。

倪瓚《秋亭嘉樹圖》:半江煙雨隔遠山,空亭無人斷凡塵

倪瓚《秋亭嘉樹圖》局部3

二、空亭無人境,不作人間夢

對於雲林作品中的空亭,以及為什麼沒有人,歷來說法很多。一種普遍 觀點認為是雲林在向統治者表達不滿,就如同後來的八大山人筆下翻著白眼的魚一樣。顯然,空亭對於雲林來說,有一種特殊的意義。

什麼是“亭”?“亭”同“停”。我們在登山的時候,常常會在山腰看到亭子,亭子的存在就是為了讓人們記得停下腳步看看旅途中的風景。對於行旅之人來說,旅途中遇到一座亭子內心中會有一股莫名的安定之感。

晚年漂泊的雲林,對於“行旅”的理解或許更加深刻。正因為他就是一位漂泊者,所以,他更加懂得停下來的意義。他也希望通過“停”能夠讓自己更好的“行”。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是過客,最終生命都將歸於塵土,歸於風雨,歸於草木。既是過客,又何必執著於“行”呢。我們匆匆地來,又匆匆地去,在匆匆地路上,匆匆地悲喜,匆匆地苦笑。匆匆的生命,最終只徒留一個匆匆的背影,最後匆匆地消失在雲天江水之中。

於是,我們何不停下來,何不坐下來,何不靜靜地看一眼我們身邊的,或者我們身後的風景。此刻,夕陽無限好。遠山的風聲,呼喚著此岸的嘉樹。寂寞的空亭,等待著和我們一樣的旅人。對於一生有著潔癖的雲林來說,一個無人之境也是一個純潔乾淨的世界。他不希望自己的畫面中出現諸如品茗、焚香、讀書、吟月這樣的內容,這對於雲林這樣的精神潔癖者來說,便是俗氣得不行的。他所要的,正是一個無人的空亭世界。《秋亭嘉樹圖》中的空亭,同樣表達了這樣的生命思考。

倪瓚《秋亭嘉樹圖》:半江煙雨隔遠山,空亭無人斷凡塵

倪瓚《秋亭嘉樹圖》局部4

三、故鄉,心底溫柔的一抹山水


漂泊中的雲林,何嘗不思念著自己的故鄉。他的遠山便是故鄉。在河水的彼岸,遠山是朦朧的。而寬闊的江面上,竟無擺渡人,此岸人,又如何能過得去?看著這蒼茫孤寂的世界,空無一人,一座空亭,幾株孤寂的樹,冷冷清清。漂泊的生命,總會尋覓一處空亭,正好與“遠山”相對,既渡不了河,便隔江望鄉。選擇了漂泊的雲林,並未放棄對永恆的追求。生命的原鄉,始終是雲林漂泊生涯中的羈絆。

倪瓚《秋亭嘉樹圖》:半江煙雨隔遠山,空亭無人斷凡塵

倪瓚《秋亭嘉樹圖》局部5

故鄉的山和水,時常在我的夢中。近二十年裡,我每年只在清明回鄉一次。每次回鄉,總是感覺到陌生。有時,會特地去一些兒時常常玩耍的地方,那些是我們夢中故鄉。學校後面的小草地,村子後面的小樹林,小樹林後面的大片的農田以及橫穿農田的一條小港。沿著小港走上二十來分鐘,便是一條河面十來米寬的河流。河岸兩旁,是緩坡草地,成排的柳樹一眼看不到盡頭,還有每年秋季空氣中桂花的芬芳。而今,回鄉看到的確是另一番模樣。但是,無論時間如何流轉,我的遠山,依舊是那片散發著桂花香的土地。

故鄉,對於倪雲林來說,是他心底最溫柔的一抹山水;故鄉,對於我們來說,何嘗不是那溫柔的一抹山水。

倪瓚《秋亭嘉樹圖》:半江煙雨隔遠山,空亭無人斷凡塵

倪瓚《六君子圖》

倪瓚《秋亭嘉樹圖》:半江煙雨隔遠山,空亭無人斷凡塵

倪瓚《容膝齋圖》

倪瓚《秋亭嘉樹圖》:半江煙雨隔遠山,空亭無人斷凡塵

倪瓚《梧竹秀石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