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大同:治山治水 治穷致富

大同:治山治水 治穷致富

我市地处干旱少雨、生态脆弱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水土流失面积达9793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69%,是国家确定的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非常重视水土流失的治理,带领全市人民不断掀起治山治水热潮。特别是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美丽大同建设作为总抓手,大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全市水保生态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市有组织地开展了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特别是阳高县大泉山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勒紧裤带,治山治水,受到了毛主席的赞扬。从此,全市人民以植树种草、蓄水保土为中心的水土流失治理揭开了新篇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永定河上游阳高、天镇、浑源、新荣4县(区)被列入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全市水土保持的治理规模有了新扩展,标准质量有了新提高。进入21世纪,我市又实施了京津风沙源、首都水资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重点水利水保项目,进一步遏制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局面。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按照“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原则,把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防治水土流失、改善人居环境、优化水土资源开发为目标,大力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充分发挥了水土保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着力打造人水和谐的美好家园。近3年,全市共完成投资2.34亿元,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45.93平方公里,治理度达到58.1%。通过综合治理,有效控制了我市的风沙危害,减少了水土流失及土壤沙化面积,项目区呈现出山顶松柏“戴帽”、山间果树“缠腰”、山坡梯田层层、田边绿树环绕的喜人景象。

大同:治山治水 治穷致富

为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治山治水的积极性,我市于1994年出台了《关于拍卖“四荒”地使用权,加快小流域治理的意见》,实行“谁治理,谁受益,七十年政策不变”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工人、机关团体等购买、开发治理“四荒”。进入新世纪,又大力推广了“大户治理”经验,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治理小流域的积极性。截至2018年底,全市已累计投入治理资金6263.8万多元,治理开发“四荒”地42.6万亩。
  我市在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坚持把水保项目作为推进水土流失治理、促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深化水保扶贫的切入点,把生态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突出治理的科学性和综合性,做到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梁、沟、坡、峁、川立体开发,农、林、牧、工、贸协调发展,使水土保持工作真正实现治理一方水土,发展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通过大规模的综合治理,项目区的土壤侵蚀模数也由每平方公里3000吨至2000吨下降到1800吨至1200吨,沙尘暴天数由原来的30天左右减少到现在的15天左右,土地利用率由原来80%提高到现在的95%,项目区内有76%的农民群众因此脱贫致富。据统计,全市正在实施的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近3年共完成机修梯田4.09万亩,将“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为“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带动项目区粮食增产1636万公斤,直接产生经济效益1600余万元。


  在治理过程中,我市还注重摸索总结适合本地区水保治理的科学办法,并因地制宜加以推广,切实提高治理标准质量。全市重点推广了“大坑、大苗、大水”生态治理措施和径流整地、容器育苗、乔灌草混交等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同时,我市还把打造精品工程作为提高治理标准和效益的重要措施,先后实施了大泉山水保科技示范园、天镇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广灵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等一大批水保精品工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同日报 记者苑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