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出道34年,一首《吻別》轟動整個樂壇:張學友,請你一直火下去

有沒有那麼一個人,讓你愛著愛著就到了永遠;有沒有那麼一首歌,讓你聽著聽著就不願停止?

如果有,我想,他一定是張學友

被譽為“歌神”的張學友,承載了一代人的青春。

他用極具魅力的嗓音唱著輕柔的旋律和強感染力的歌詞,讓人不知不覺就走進歌的最深處,音樂終結才發現自己滿是淚痕。

他的歌給人感覺就是,你不一定每天都去聽,但是你會一直懷念。

這就是他的魅力,一個有著被上帝親吻了嗓子的歌聲的男人。

出道34年,一首《吻別》轟動整個樂壇:張學友,請你一直火下去

01

1961年,張學友出生在香港的一個普通船員家庭。

因為膽小的緣故,為了練膽,他參加了學校的歌唱比賽,得了亞軍。這是他第一次參加歌唱比賽,也因此產生了當歌手的想法。

而學友的歌唱生涯轉折點在1984年9月份的“全港十八區業餘歌唱比賽”。

這項由香港電臺主辦的新秀比賽,雲集了不少香港的業餘歌手,一些大的唱片公司也派人到場,關注新秀以從中尋覓未來的歌星。

他憑藉曲目《大地恩情》稀裡糊塗一舉奪魁。同年,簽約當時炙手可熱的寶麗金唱片公司,正式進入歌壇。

1985年4月,寶麗金為張學友推出首張專輯《Smile》,沒曾想一下子賣出去20萬張,第二次,賣了30萬。

同年,獲得第8屆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前途新人獎;此外,他還參加了青年偶像演唱會,同臺的有陳慧嫻、呂方、林憶蓮、林姍姍。

出道34年,一首《吻別》轟動整個樂壇:張學友,請你一直火下去

1986年乘勝追擊,1月5日發行第二張粵語專輯《遙遠的她Amour》(11首),主打歌《遙遠的她》獲得十大勁歌金曲獎,《月半彎》獲得第9屆十大中文金曲獎。

這張唱片是學友歌壇生涯的第一個高峰期。

在往後的幾年裡,張學友一口氣拿下了十大勁歌金曲獎、十大中文金曲獎、最有前途新人獎,舉辦了自己的個人演唱會。

因為這一次比賽奪冠,開啟了他絢爛的一生。彷彿一夜之間,張學友火了,大街小巷都在放他的歌。

隨著名氣越來越高,有人開始找他拍電影。

張學友拍的第一部電影,叫《霹靂大喇叭》,拍電影比唱歌要賺得多多了,也快多了。

所以,經過一番思量後,他開始把重心轉向拍戲,對彼時的他而言,無論唱歌還是拍電影,都只不過是為了賺錢而已。

儘管張學友剛出道就一鳴驚人,但終究抵不過風起雲湧的香港樂壇。

出道34年,一首《吻別》轟動整個樂壇:張學友,請你一直火下去

02

1987年,正值兩大天王張國榮和譚詠麟互相爭鋒,他們的歌曲幾乎霸佔了整個排行榜。

巨大的落差讓他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重心,未經世事的張學友,開始有些慌了。

“我不知道為什麼我的歌不受歡迎了,我也不知道怎麼辦,我只知道我很害怕,只想躲避和放棄。”

人到落魄時,要麼清醒過來,從泥沼裡爬出去;要麼混吃等死,化作一灘泥沼。

一直順風順水的張學友遇到這種落差,讓他一下失去了希望,那時也被傳他有酗酒的問題。

1988年在梅豔芳的生日會上,張學友酩酊大醉,拿蛋糕亂擲,這種行為遭到朋友指責,記者的報道,形象一落千丈......

各種負面隨之而來,眼看著就要墜入萬丈深淵。

羅美薇,這個女人讓他懸崖勒馬,重新振作了起來。

出道34年,一首《吻別》轟動整個樂壇:張學友,請你一直火下去

在他最消沉頹廢時,是羅美薇狠心分手,讓他終於清醒;同時,寶麗金老闆鄭東漢重新給了他機會,讓他再次回去錄歌。

於是便有了這首《舊信舊夢》:「舊的夢,撩動、淚再湧。」

唱的就是張學友要重啟,那個關於唱歌夢想的心聲。

也是從這裡開始,他把每一個自己融入不同的歌裡。

演唱出和以往與眾不同的感受,渲染出專屬每首歌的真情實感。

從這張專輯開始,張學友不再為了賺錢而唱歌,開始融入自己的情感,為了熱愛而唱。

彼時,就在他默默蓄力的時候,香港的樂壇開始發生巨大的變化。

1988年,譚詠麟宣佈不再領獎;1989年,張國榮宣佈退出歌壇;1991年,梅豔芳開了“告別歌壇演唱會”。

彷彿一夜之間,老一輩的實力唱將都已離場,給香港樂壇留下了空前的空白。

這對他來說也是一次機會。

出道34年,一首《吻別》轟動整個樂壇:張學友,請你一直火下去

03

1991年至1992年發行的專輯,橫掃香港各大獎項。

其中一首歌曲《每天愛你多一些》非常受歡迎,成為十大中文金曲保持時間最長的冠軍歌曲之一,更是拿到了四個頒獎禮的金曲。

這個深情款款的歌手,回來了。

1993年,張學友發行了一張專輯,那就是轟動樂壇的《吻別》。

《吻別》使張學友的事業達到了高峰,專輯年度銷量超過400萬,臺灣地區136萬張,到現在仍是該地區和新加坡地區銷量最高的專輯;

1995年,1996年,學友連續兩年從世界音樂頒獎禮上捧回“全球最高銷量華人歌手大獎”。在世界級巨星中,他的唱片銷量僅次於傑克遜,遠高於排名第三的麥當娜。

截止2003年,《吻別》銷量已超過2500萬張,是華語唱片第一神作。

張學友演唱時迷人渾厚的聲線以及極富感染性的表現力都為這首歌曲增色不少。這首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已成為一個時代的烙印,承載了很多人的回憶和感動。

出道34年,一首《吻別》轟動整個樂壇:張學友,請你一直火下去

當時國際上對張學友這樣評價:只要張學友前進一小步,整個華語樂壇就前進一大步。

而在同一時期,香港的娛樂媒體,將他和劉德華、黎明、郭富城並排放到了一起,成為了風靡香港一個時代的“四大天王。”

有人說,張學友的歌唱事業達到了巔峰。

然而他的巔峰不止於此,隨後常年舉辦的“友個人”演唱會,他獨自坐在舞臺中間,一把吉他,一個人。

歷經挫敗與失意後,張學友的人生下半程,開始走得更穩。

拋去了所有的浮華,只剩下音樂本身的純粹。他一直在創造紀錄,一個屬於自己的紀錄。

04

以前我們總是說,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能與李宗盛齊名的歌手並不多,但張學友恰恰是一個。

他的確讓我們在很多個難以入眠的夜,能找到一首歌陪伴,不再感受孤單。

一首歌曲是否能成為經典,動聽的旋律是基礎,最關鍵的是歌詞的內涵。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即使同一句歌詞,不同的人聽到,眼前都會浮現出不同的景象,沉浸在只屬於自己的私密情感裡。

他的歌裡滲透的成熟感和自帶的故事性,是新生代的歌無法超越的, 有的人不止是聽聲音,還有感覺。

出道34年,一首《吻別》轟動整個樂壇:張學友,請你一直火下去

張學友最出色的是他那一口清亮高亢的嗓音,但是在《如果這都不算愛》裡,卻一改其高亢的歌喉,運用了低沉富有質感的嗓音進行演繹。給人很大的幻滅感,讓人不禁疑問,如果這都不算愛,那怎樣才算是愛呢?

這首歌想告訴我們,感動並不等於愛,你可以感動一個人,但是TA不一定是愛你的。所以不要輕易被感動,你需要的是愛你的人,而不是一個感動你的人。

《慢慢》是張學友發行於1996年專輯《忘記你我做不到》中的一首歌曲,歌曲以薩克斯風作為開頭,未聽人聲,便有幾許惆悵浮現在心頭,後鋼琴與電吉他融合的旋律,讓整首歌既深情內斂,又充滿了激烈的情緒。

猶如它的歌名一樣,張學友慢慢地講述這一段遺憾的往事,讓人們慢慢地沉浸在其中,慢慢的無法自拔,慢慢地,心也逐漸沉底。

出道34年,一首《吻別》轟動整個樂壇:張學友,請你一直火下去

有人說,喜歡張學友,始於歌聲,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一首歌,一段情,一個人生。在無數個夜深人靜的夜晚,張學友的歌伴著我們,在傷痛中不斷成長,也在成長中學會更好的愛自己、愛別人。

或許你也喜歡張學友,不管你是70後、80後還是90後,只要你聽得懂張學友,那麼,你肯定也是個有故事的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