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海康威视三季度业绩说明会纪要

董秘介绍:

经营情况。国内稳定,海外政治对抗。归属净利润增长8.54%。前三季度归属净利润单季度增速分别为-15.41%、14.98%和17.31%。三季度经营状况向好。国内业务预期稳中有进。美国营收负增长,土耳其受美国制裁业务会受影响。

实体清单的影响:存货金额快速上升。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款项金额都有所增加。经营净现金流降低较大,主要由于存货产生的现金流支出。第四季度是公司回款高峰。公司很重视现金流,请大家放心。

美国供应商供货:断供问题不需要担忧。“让上帝的归上帝,让凯撒的归凯撒。让商业的归商业。”寻找替代方案。

预期全年增长5%-20%。

提问:

清泉资金

Q::分业务展望的区间指导?海外客户沟通的细节?

A:EBG和SMBG三季度增长还不错。PBG有需求压抑的阶段(公共服务事业群 PBG、企事业事业群 EBG、中小企业事业群 SMBG)。四季度和未来,有回暖。海外业务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大。美国业务负增长短期难改观,土耳其也受美国制裁影响需求受限。每个国家都有些问题,国外出口进入平稳阶段。

Q:智能化

A:2015年底开始在谈。公司业务定位吻合智能化。2018年年报中充分阐述。技术储备在安防之外也有,智能家居等。底层技术平台有共通之处。16年开始创新业务发展较快。找到自己的发展节奏和信心。

广发证券

Q:收入问题。PBG回暖的动力?激励目标延迟或往下调?

A:PBG受宏观经济发展影响,大家体会比较一致,各方面需求压抑。三季度看到需求回暖迹象。总体来说,中国产业进入周期性波动是正常的,宏观之外,看海康的准备。AI CLOUD,建立城市大数据平台。两者结合对拉动是好的信号。对于激励目标上,还没有更多信息。有许多规则需要咨询,包括国有控股股东的沟通、未来与资本市场、董事会、股东大会审批。暂时没有结论。现在也不排除业绩往下行的可能性。

Q:实体清单的问题。如安霸恢复供货。实体清单影响到底有没有量化的衡量?

A:按照美国出口管制规则,大部分美国供应商(美国身份,但物料不一定属于美国原产)进行了梳理。第四季度没有收入预期,因为美国实体清单限制对中国企业是一个大事。我们很难说10天的时间就消化掉这个问题。还需要与供应商和客户交流。物料是重要的部分,稳定和持续的供应。心理层面上,很多公司还是会选择观望或靠边站。可能接下来看到没问题还会继续做生意。对市场的影响还在观望。未来半年到一年,如果海康能度过这个阶段,那海康上了个新门槛。

东方证券

Q:三季度单季研发费用增速大,是否与预期一致?

A:研发费用中,更多是人员增长带来的增长。这是出于资源配置的考量。现在海康比较从容,因为之前有大量物料替代、方案设计、预备方案准备。都需要投入比较多的人力和物力。去年研发费用率8.99%,前些年没有超过8%。

Q:后期研发费用是否还会继续受实体清单影响?

A:接下来应该是比较稳定的状态。

Q:信用减值冲回是否说明过去很谨慎,接下来客户回款是否可以更宽松带动收入增长。

A:坏账计提准备后,实际坏账率比较低,实际还可能收回。信用政策没有大调整。未来会不会给客户增加账期?安防产业是一个带账期的销售模式。前些年我们在账期上一直严格控制,看客户经营、资产、业务情况来判断给客户的信用额度。过去在宏观不太好的情况下账期会缩紧。市场改善时我们也会相应调整。

SMITH

Q:毛利率问题。毛利率会受到切换零部件、重新设计的影响。海外毛利率的影响?

A:进几年国内毛利率稳定,略有提升,目前46%左右。与公司整个收入结构关系更大。一般来说自有产品的毛利率高,硬盘、工程业务毛利率低。公司有能力维持稳定毛利率。未来海外影响到底多大,还没法判断。我们主要看业务发展的健康情况。我们会关注毛利率,因为毛利率反应业务健康程度。现在不是太担忧。

Q:费用与人员配置。接下来会不会有调整?

A:海康过去几年,不只研发人员,营销人员也在增长,匹配公司规模的增长。业务决策中心从杭州向省级业务中心迁移,人员扩展大。经过大的投入周期后,接下来人员投入平稳。会加大效率提升工作。人员优胜劣汰,保持团队活力。

中金公司

Q:宏观影响怎么看?GDP增速放缓,政府PBG业务的影响?

A:PBG会有回暖的期待。但是确实宏观企稳,但是各个行业的发展仍缺乏信心。过去海康的小单偏多,没有依赖上亿、千万的订单,而是零单、散单,所以更稳定。另外海康产品成千上万,很丰富,构成海康相对稳健的业务的支撑。第三方面,前三季度,SMBG和EBG的发展更好些。EBG相关到社会民生、行业数字化改造,这里面有很多商业机会。我们面对巨大的全球市场,不断有不同业务周期的变化,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把过去不能满足的需求,现在来满足。这是海康业务平稳发展的驱动力。

Q:供应链影响不大。现在有没有特定区域的客户受影响,比如北美客户采购会有犹豫。美国销售预期?

A:客户层面,我们换位思考。纳入实体清单,对全球客户来说,我们大家都没有经验。之前的公司是中兴和华为,我们学习如何应对供应商的影响。面向客户的部分,我们需要向客户解释实体清单的影响,打消客户疑虑。在这个过程中会损失客户是毫无疑问的。可能事后看没问题,但现在有些客户不愿意承担风险,整体影响多大不好评估。相信长期来看影响不大,因为海康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减弱。我们产品性价比、核心研发能力没有受到影响。美国市场给不出预期。希望中美贸易谈判有比较好的结果,相应中国企业压力会减少。否则有国际业务的中国企业不可避免受影响。

嘉实基金

Q:关于全球化,和我们想做软硬一体化,现在有微调战略吗?

A:全球化会更加谨慎,不改变策略。符合各个国家要求前提下开展业务。美国生意继续做。软硬一体化,往下游走还是往上游走。在上游和下游之间,我们选择下游。做解决方案、平台、贴合客户需求。这个选择是正确的,更加了解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最近一年中美变化让我们看到上游供应稳定很关键,因为过去没有障碍。现在企业在策略上需要作出改变。可能五年前,海康规模体量往上游走,意义不大。现在创新业务储备让我们往底层技术做探索是值得的。我们现在加大投入节奏、基金等。上游方面我们会有投入。

Q:组织架构变革?

A:去年开始做大的架构调整,一年来,我们省级业务中心,原来做营销,现在有研发的职责。销售人员需要满足客户需求。省级业务中心和总部平台的衔接存在过程,智能分割需要磨合。过去,有大量业务在总分之间配合。我们首席架构师在总部的时间很少,在基层了解研发需求。最困难的时候过去了。

必胜投资

Q:人员增长问题。有没有人员增长的安排?研发方面的梳理。哪些钱投到哪些领域?研发人员下沉到子公司情况?

A:人员增长每年都有计划。根据三年战略来规划。过去三年,人员投入速度比较快,超过30%的速度。现在大投入的阶段差不多了。在安防领域,人员卡得严。创新业务人员投入会根据业务需求做规划,会比较多。研发费用,主要是在安防领域和创新业务。研发职责往下沉。

红尘投资

Q:欧洲客户预估影响?创新业务,萤石的影响?现金流?

A:欧洲,目前看影响不太大。需要过一段周期后才看得明白。关于萤石,海康威视被制裁,但是下属子公司,如萤石业务没有被制裁。接下来大规模采购做了准备,预期现金流会平稳了。

延锋证券

Q:1,实体清单对国内相比竞争者的影响?会不会利好?2,EBG表现更好,往未来看,EBG重要性会有变化吗?3,未来供应商的合作。政府会鼓励更多用国内芯片,即使和华为是竞争的关系。

A:1. 我们的竞争力取决于为客户创造的价值。不会说因为我们进入实体清单,能力就提升。但可能有些同情分。中国企业比较理解中国企业被制裁的状态。海康所处环境其他企业可以理解。希望中国或全球企业都来支持海康,但不能说这是个优势。2. PBG业务很难说会回到一个很高的水平。看政府投入策略。3. 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像华为海思的合作,同时跟华为业务有竞争的关系。对于合作关系,现在不好下定论,企业主要出于商业考量。

CAPITAL

Q:有些海外客户需要更多时间来理解实体清单,主要指哪些客户?

A:各地客户都有。大家对实体清单不了解,媒体报道不准确。我们第一时间跟全球客户解释。特别澄清,实体清单的限制,不是指我们跟美国的业务不能做了。现在更多看海康核心竞争力是否受到影响。

亿鑫安资本:

Q:公司存货有一定增加。为了应对实体清单,储备可以用多久?储备零部件用完,采用国产零部件是否提升了成本?2,PBG、EBG、SMBG业务占比情况。

A:1.存货储备不是解决实体清单的问题,存货是为了给我们一点时间。因为有些物料的替代需要时间。很难说存货用完后怎么办,我们就用新方案。国产成本可能更低,有些方案重新设计,过去一颗芯片,现在可能两颗芯片,需要考虑产品的稳定性、性价比等问题。过去一年就在调整物料,现在比较从容,现在需要调整的东西不多。另外澄清,美国供应商陆续恢复供货。2. 19年年报希望按照三块业务来呈现。业务占比,PBG30%多、EBG40%不到、SMBG30%出头。

派信基金

Q:存货增加是因为原材料还是成本?A:原材料

兴业证券

Q:1. EBG这块不错。哪些是比较好的?哪块拉动力强?2. 税收这块。整体全年税率10%,现在前三季度15%,第四季度不会少。今年税率情况。

A:1. 都不错。2. 所得税先增后退。先按15%增收,5%在第三、四季度退。会计规则调整,固定资产少于500万的,现在可以100%费用化,会减少我们征税的税基。今年税率会比去年高一点点。

金阖资本

Q:EBG的问题,哪块贡献大?

A:EBG30%多。像能源、文教卫、智能建筑、工商企业。不好说哪个业务更好。其实都不错。降本增效。对于企业来说,智能化项目能给我带来多大收益,如果收益和投入和明确计算,那企业就容易做决策。所以这块业务对企业的效益影响是直观的。所以我们对这块业务比较乐观。

Q:碎片化业务,未来业务会不会不好扩展?

A:我不认为利润率会受影响。高毛利高费用。

Q:海外业务占比美国20%左右,欧洲30%,东南亚、拉丁美洲收入占比?

A:欧洲业务20%多,全球各大区域,美国最不乐观,负增长,巴西市场可能也不是太好,土耳其受冲击。其他区都还过得去。

知常容投资

Q:看到海康推出很多摄像头和传感器结合的新产品。想问新产品市场接受程度和别人仿制难度?

A:海康创新走的比较前面。其中,摄像头加雷达,过去十年,中国暴力犯罪下降比较很多。现在交通事故上,海康能做什么。海康除光学感知技术,还有雷达技术。把雷达和摄像头结合,放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可以比较远距离对驾驶员进行提示,驾驶员可以减速。受到交通管理部门的好评,降低了事故率。海康还是希望社会更加安全和美好。

Q:在美国的业务,是不是说经销商有疑虑,不敢经销我们的商品?

A:现在通过解释可以解释得通。在美国的业务偏向中低端。不能跟联邦政府做生意。主攻生意是中小业务,量大面广,合作伙伴需要我们比较多的沟通,知道我们在美国做生意没有受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