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从楹联看潮汕林氏源头

林氏得姓来自周武王

潮汕各地林氏,其祠宇或民居,多有如下郡望联对。

一是:三仁皇于派;九牧大夫家。

二是:双桂家声远;九龙世泽长。

三仁:指的是殷之微子、箕子、比干,出自论语,因谏纣之无道,不遂:“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九牧:据《词源》:“九州之长也,以养民言之,故曰牧。”

第一副联对,主要说的是,林姓来自殷皇室之皇族,并以比干为太始祖。比干之子泉,因惧纣之祸,逃于牧野长林石室,周武王克纣,赐姓林改名坚,这是林氏得姓的由来。

晋代林禄创业晋安郡

第二联之“双桂”、 “九龙”:指的是潮汕林氏入闽之远祖。以林禄(289—362),字世荫,匡扶晋室,授合浦太守,太宁三年 (325)奉敕守晋安郡(今福州),遂迁家居晋安,成为开闽一世祖。2世林景,3世林缓,均有战功,相继封为桂阳郡(今湖南郴州)南平侯,双桂源出于此。闽林十世林茂,于隋朝开皇三年 (583)任右丞,由晋安迁莆田尊贤里北螺村,为莆田之开基祖。至闽林第16世林披,字茂彦,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以明经擢第,饱览六经子史,健笔纵横,为官志尚清洁,宠辱不惊,官至太子詹事,林氏祠堂有楹联为颂:

北阀上书权贵犹惊名士笔;

南归读易文明常系老臣心。

林披生九子,苇、藻、著、荐、哗、蕴、蒙、迈、蔇,同时擢任刺史(州牧),后世称“九牧”,又有人“人中龙”之赞,为区别于前“九牧”,故称“九龙”,为“九龙”一词出处,九子中之第六子林蕴,字梦复,邵州(福建邵武)刺史,生子愿,为莆田传广东林氏诸派衍之祖。

潮汕林姓始祖东井公

“五梅下潮”:在饶平汫洲镇东北面,有一山名为坟庵山,有一墓地,名为“黄牛落洋”,坡草绿茵,巨石峥嵘,左为独角青牛山,逶迤前来朝拱,内建水库,林木阴翳,水波荡漾;虎头山则卫其左,峰尖峭拔,两水汇于墓前,屈曲环绕,出九肚山之西侧,形势雄壮,风光绮丽,每年清明节,潮汕各地林姓子孙专程来此扫墓者甚众,墓葬者称东井公。

东井,本为福建莆田一地名,东井公即来自浦田,其名为林启夫,自闽林一世往下传,至启夫已属第40世了。他生于南宋理宗初年,壮岁之时,虽负有大志,而鉴于元兵猖獗,奸佞当道,故懒于仕进,在乡间隐居多年,娶妻李氏妙志,生下5子,长日梅斋,依次为梅岗、梅轩、梅陇、梅溪、号称“五梅”。

当元兵陷临安,群臣拥端宗于福州,各地爱国志士招募民兵以勤王事者甚众。启夫眼见元兵铁蹄任意践踏、残杀汉人,有感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毅然鼓励五子投军,加入扶宋抗元义军队伍。

宋景炎二年{1277),元兵大举南下,福州失守,勤王义军被迫与宋帝幼主南移,到达今饶平县境,百丈埔一役,勤王义军兵败溃散,五梅卸甲为民,散居于饶平、澄海、揭阳、海丰、陆丰等潮汕各地,开基创业,成为潮汕各地林氏的开基祖,这就是世传有名的“五梅下潮”。尔后,由创居饶平讲洲的梅斋,从莆田迁东井公墓茔重葬于汫洲,并由东汫派下的潮汕各县林氏尊为始祖。

从楹联看潮汕林氏源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