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看懂秦末一個“字”的興衰,就看盡了謀聖張良三次離開劉邦的一生

劉邦由泗水亭長到漢高祖的轉變中,“漢初三傑”功不可沒,張良以謀略才智贏得了劉邦的讚許,也在後世留下了“謀聖”的傳奇。許多人說張良最終離開劉邦,是看清了劉邦對功臣的猜忌,其實不然,張良一生只在為一個“字”而活,為了它,張良曾經三次拋棄伯樂劉邦,甚至最後永生不見。“士為知己者死”,是什麼使張良一生心心念念,願意背棄相知之情的呢?

看懂秦末一個“字”的興衰,就看盡了謀聖張良三次離開劉邦的一生

五朝韓相,一生韓人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舉,張良就是如此,支撐他縱橫天下的只是一個信念。復國之夢就是他揮斥方遒全部的動力,看懂了秦末的“韓”字,就看懂了張良的一生。他有著顯赫的家世,爺爺是韓國三朝宰相,父親繼任兩朝宰相,直到他一切都變了,韓國滅了,他的家毀了。

青年的張良滿腔熱血,一身書生意氣的走上了復國之路。面對橫掃六合的嬴政,他滿懷信心,無畏無懼。青年的張良認為:就是嬴政害的他家破人亡,除掉了嬴政,韓國就可以復國。此時的他還很稚嫩,想了就去做了,博浪沙一聲鐵錘的巨響,震驚了剛剛平靜的天下。張良和大力士失敗了,但他刺秦的義舉再次攪亂了一個時代。

看懂秦末一個“字”的興衰,就看盡了謀聖張良三次離開劉邦的一生

失意的張良走在路上,苦苦思量復國之策。橋上一聲漫不經心的聲音驚醒了他:“小子,把我掉下去的鞋子撿上來”。撿來鞋子的他,又聽到了一句“給我穿上”,他照做了。老者對他很滿意,約他相見,贈予了他一本叫做《太公兵法》的書籍。此時的張良,才明白了什麼叫做縱橫天下的資本,復國它比博浪沙的鐵錘更靠譜。

一離劉邦,為韓一字

研習過《太公兵法》的張良,自己掀起了復韓大旗。可是遲遲難以成事,讓張良看清了自己沒有英主之才。直到劉邦的出現,為他點亮了人生的全部。一個滿腹韜略,一個胸懷大志,劉邦的出現,讓張良有了追隨一生的想法,他是良真正的伯樂。

看懂秦末一個“字”的興衰,就看盡了謀聖張良三次離開劉邦的一生

在張良輔佐下,劉邦漸漸有了自己的勢力,可在起步的關鍵時期,張良選擇了第一次離開劉邦。他到了當時實力最強的項梁軍,說服他扶持韓王成復國,項梁允許了。張良從未像那時如此開心過,他再次有了國與家。

韓國讓他魂牽夢繞,韓王成卻讓他有志難伸,韓國遲遲打不開局面。張良無奈選擇自己跟隨劉邦,留下韓王成駐守舊都,功成之後,憑自己的功績為韓國爭取生存的空間。

二離劉邦,為韓一字

在劉邦軍中,張良大才風範盡顯,從勸降南陽太守起,一路到咸陽。“不戰而屈人之兵,上戰戰之始也”,他用卓絕的智謀做到了。先入咸陽,張良為劉邦取得了封王的政治基礎。劉邦沉迷於秦宮舊苑時,他勸劉邦“約法三章”。

看懂秦末一個“字”的興衰,就看盡了謀聖張良三次離開劉邦的一生

面對咄咄逼人的楚軍,張良勸說並陪劉邦奔赴鴻門赴宴,利用故交項伯化解滅亡之危。最終,先入咸陽的劉邦成為了漢王,奔赴川蜀之地。在劉邦最失意的時候,張良再次選擇離開。不是畏懼前途,而是心念韓國。臨行前,張良勸說劉邦焚燬棧道,爭取休養生息的時機。

可回到中原的張良,聽到了韓王成的死訊。他的王懷疑他了,選擇投奔項羽,而張良的奇謀,最終使項羽惱怒的處死了韓王。萬念俱灰就是張良當時的心境,項羽親手把張良再次推到了劉邦的陣營。

三離劉邦,世間再無韓與良

殺死了韓王成的項羽,讓張良恨之入骨。劉邦積蓄的大軍和彙集的諸侯聯軍,彭城一戰,被項羽3萬鐵騎,打的潰不成軍。面對驚慌失措的劉邦,張良進獻了挑撥英布、彭越等人的妙計,史稱“下邑之謀”。這一奇妙構想也成為了拖死項羽的致命計謀,韓信、彭越、英布、劉邦等人全部成為了項羽的敵人,與天下為敵的西楚霸王在烏江悲壯的離世了。

劉邦投桃報李,對於張良帶來的韓王信很是重視,並讓他重登王位,張良再次復興了韓國。不同於當初昏聵的韓王成,韓王信得到了張良的認可,他驍勇善戰、有英主之資。可惜登場的時候晚了點,只能追隨劉邦攻擊項羽,立下將相之功。

公認的說法是張良看清了劉邦猜忌功臣,選擇隱退,其實韓王信最後的遭遇才是張良離開的真正原因。張良是有自信立足朝堂的,大漢建立之後,他建議劉邦定都長安,一座千年古都自此繁華。甚至在許多人忌諱的立儲問題上,張良也沒有迴避。在呂雉的哀求下,他獻策請出“商山四皓”,劉邦見眾望所歸,才決意立劉盈為太子。

這樣意圖“治國平天下”的張良,會為一己之安危離開廟堂嗎?答案是否定的,危險可以嚇退儒生,嚇不倒張良,他有博浪沙刺秦皇的氣魄。能讓他心涼的,只有最牽掛的韓國。

看懂秦末一個“字”的興衰,就看盡了謀聖張良三次離開劉邦的一生

劉邦以韓國封地離長安過近為由,將韓國由中原遷到了當時與匈奴交界的山西北部地區。韓國雖然國土大了不少,卻時刻有滅國之危。由於國力孱弱,驍勇善戰的韓王信都被迫多次向中央求救。可等來的不是援軍,是朝廷的征伐。韓王信彷彿明白了些什麼,率軍投降了匈奴,多次復仇,並於公元前196年戰死。

而張良最後的記載,就是在公元前197年獻策維護劉盈太子之位,第二年韓王信戰死,張良徹底離開廟堂,遊歷天下。張良的一生就是在為一個“韓”字拼搏,哪怕與劉邦相遇相知,他為了韓國也先後三次離開。而韓王信的身死,昭示著韓國復國再無希望,張良縱橫天下的雄心徹底熄滅。他永遠的放下了《太公兵法》,陪伴張良後半生的是黃老之學,張良與韓國自此消失在了世人的眼中。

看懂秦末一個“字”的興衰,就看盡了謀聖張良三次離開劉邦的一生

“謀聖”張良一生都在謀劃復興韓國,可縱使他滿腹韜略,窮極一生,最終也沒能復興韓國。關鍵所在,他只是一個人,最多是一個經緯之才,一國重擔豈可加於一人之身?在我看來,隱居山林的張良才是最苦楚的人,他永遠忘不掉復韓的執念,“經與緯”是這類人生命全部的意義。先生仙逝之後,地上的《兵略》就是最好的證明,山水容不下他的心。

《漢書.高帝紀》、《史記.留侯世家》、《漢書.張陳王周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