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一場土拍,揭露了杭州樓市真相!

一場土拍,揭露了杭州樓市真相!

曹雪芹有有詩云,“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對於今天的杭州來說,送它上天,讓那句“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實至名歸的,是房地產。

在繼2018年賣地收入2434億元,登上全國第一的鐵王座後,昨天(4月16日),杭州續寫輝煌,一天賣出7塊地,攬金126億元,樓面價創下杭州拍地史上第二高。

此時的杭州,已在雲裡霧裡。

具體來看。4月16日,杭州在主城區一次性推出了7塊地,包括三塊住宅、一塊商住用地、三塊商業用地。其中住宅用地和商住用地分別位於上城區望江、江乾區牛田、江乾區筧橋和下城區三里亭。

被視作年內杭州推出的最好地塊,望江單元住宅用地,被濱江以52億總價、樓面價45325元/平方米、自持22%、封頂溢價30%競得。

位於江乾區牛田單元的商住用地,被廣州房企越秀以5.89億拿下,樓面價17744元/平方米,溢價率21.7%。

綠城以35.3億元拿下了位於江乾區筧橋單元住宅地塊,樓面價27413元/平米,溢價率29.7%。

最後一塊住宅用地被杭州本地房企以19億拿下,樓面價29736元/平米,溢價率23.1%。

一場土拍,揭露了杭州樓市真相!

儘管在溢價率限制的情況下,杭州這場土拍沒有創造驚豔的溢價率數據,但歷史第二的樓面價,已經宣告杭州樓市徹底回暖。

所謂樓面價,就是單位面積分攤的土地出讓價格。樓面價=土地出讓金÷允許的最大建築面積。

一般來說,項目最後的平均售價會是拍地時樓面價的1.5~2倍。因為算上拿地成本、建築成本以及各種稅收,開發商以1.5倍左右的樓面價出售才能保本不虧,以2倍於樓面價的售價才能有錢可賺。

換句話說,此次濱江在上城區拿下的望江地塊,樓面價45325元,未來項目需要6.8萬元/平米的售價,才能保證不虧,9萬元/平米的售價才能賺錢。

筧橋單元和三里亭單元,也都要售價5萬元/平米以上,開發商才有利可圖。

根據房天下數據顯示,目前杭州二手房均價為33241元/平米,望江單元所在的上城區均價接近5萬元/平米,筧橋單元所在的江乾區和三里亭單元所在的下城區均價分別為3.3萬元/平米、4萬元/平米。

一場土拍,揭露了杭州樓市真相!

以這一波房企拿地價格和項目建設進度(項目上市快則1年,慢則2~3年)估算,兩年後杭州上城區房價至少得上漲36%,江乾區和下城區的房價得上漲51%、25%,否則開發商沒有理由以這麼高的樓面價拿地。

誰會傻到去做無利可圖的事情。

按此次開發商的拿地激情和豪氣預估,他們在賭兩年後杭州房價均價將躋身5萬+行列。

杭州最近兩年一直被拎出來與廣州比,各種超越取代廣州,北上深杭的評論層出不窮,或許五年後5萬/平米的房價,能夠滿足杭州小小的虛榮心吧。

但冷靜想想,杭州最近幾年發展勢頭是不錯,但與廣州之間的差距仍非常巨大,杭州能撐起5萬/平米的房價嗎?

本號認為,杭州未來的經濟和房價潛力的確不容小覷,按照杭州目前的發展速度和勢頭,十年後,可以撐起5萬的均價,但兩三年內撐不起。

一場土拍,揭露了杭州樓市真相!

最近兩三年,在第一財經為商業目的製造出的所謂“新一線城市”頭銜後,杭州、成都作為新一線城市執牛耳兩座城市,自信心爆棚,尤其是杭州。

雲巔之上的杭州,總有一種能夠比肩一線城市廣州的錯覺。但現實是,目前的杭州想要趕上廣州,得拉上二弟寧波。

一場土拍,揭露了杭州樓市真相!

從人口是經濟數據可以看到,廣州當下的實力≈杭州+寧波。

廣州尚且撐不起,杭州又靠什麼撐起,靠泡沫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