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7 谈死亡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谈死亡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司马亿 荐】 在这周想要为自己的小店添加一本有关生命的书时,我留意到了这本《死亡之书》,原以为这会是一本小说,没想到是医学向的科普读物,而主题是“死亡”,更没有想到的是这本书将“有尊严地死去”讲得透彻。


谈论“死亡”是一件特别忌讳的事情,对大部分人来说,死亡仍是一个不可述说的秘密,对它心怀敬畏,少有人能够接受自己死后就是一种永久的无意识状态。

所以现代人谈什么?谈保健,谈信仰,谈如何让自己活得更久一点,以此补偿自己正在衰老的身体,甚至已经在生命终末的老人也一样。


谈死亡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相比之下,过去西方世界所崇尚的“哲学家之死”反倒诚实的多。像古罗马的大哲学家西塞罗讲的名言:“哲学是什么?就是学习怎么去死。”

“怎么去死”这一命题有许多经典的案例,最常提到的当然是苏格拉底之死,苏格拉底被控不敬神和腐蚀雅典而被判服毒而死,面对死亡,苏格拉底非常平静,一如既往和弟子进行哲学讨论,讨论死亡是什么。

也有不同哲学家选择了另类死亡,例如狄德罗的哲学式死亡,他在病入膏痪的时候吃了一个杏,他想用这种方式证明死亡前也是可以好好享受的,在大家的注目之下,最终被杏噎死了。


谈死亡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当然,这些死法要是放在医生眼中,绝对不算是平静的。噎死或是服毒,所承受的死亡都要比正常死亡更加痛苦。

医学研究赋予医生特权,让医生成为对于死亡了解更加深刻的人,他们的职业生涯中,会和不同的人告知生死的界限,甚至改变这个界限。

只是某种程度上,现代医学的发达也错误地引导人类,使人们不敢面对不可避免的死亡。

谈死亡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耶鲁大学医学院外科医生舍温·B.努兰,在他的作品《死亡之书》中阐述了一个事实:

但就算我们有高科技的医学武器与疾病和衰老作抗争,可是无论现代医学、病理学上有着多么惊人的突破,也只能对不可避免的死亡给予短暂的缓刑而已。


科学至少告诉我们一个真相,死后就是就是一种永久的无意识状态,既不是通往虚无,也不是通往真空。


谈死亡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死亡之书》将6种致死原因不同的疾病结合作者亲身经历的故事结合,剖析死亡过程


但即使我们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依然不敢讨论。因为现代的死亡发生在医院,在那里,死亡可以藏身,自然的腐败得以洁净,然后再用现代的葬礼来包装。

在过去,死亡是通过神话、寓言的形式进行包装。时至今日,医学就成了另一层包装纸。可无论是哪一种,人类终极目标也依然是“善终”,也就是渴求“有尊严的死去”。


谈死亡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那么现代语境下的“有尊严地死亡”又是怎么样的?

在书中,作者提到一个故事与我们的所见所闻相当接近:

不久前,我再诊所里见到一位43岁的律师,3年前我曾为她做过早期乳腺癌手术。虽然现在她的病情已经得到控制,而且极有希望不再危害她的健康和生命,但那天她似乎特别不安。在会面的最后,她问能否多逗留一会儿,跟我谈谈。她开始描述最近在另一座城市过世的母亲,她的母亲得的病和她的病一样的。“我妈妈死得很痛苦,”她说道,“无论医生怎样努力,都无法使她舒服些。这与我预期的平静过世全然不同。我想象那该是一种精神性的结束,我们能谈谈她的一生,以及我们在一起的时光。但这些从未发生,而是踏跺痛苦,太多止痛药!”然后,她突然号啕大哭,“努兰医生,我妈妈死得一点尊严也没有!”


谈死亡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以止痛药为生、与疾病抗争的最后时光,容易让人们的自我欺骗幻灭。

这是因为我们以及社会企图去应付死亡真相,但真相通常是一连串毁灭性的过程。在面对死亡时,我们缺少了“知情权”。

现代医学让我们相信疾病有治愈的希望,却很少主动讲解死亡的详细过程。而只有认识不同疾病可能经历的事情,我们才能够面对死亡过程的神秘面纱之下的真相。


谈死亡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认识事情的真相是下决定的前提,就算是面对死亡也一样,这是“尊严地死去”的前提。

舍温·B.努兰, 《死亡之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