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盜墓筆記》裡提到建立雲頂天宮的東夏國,在吉林長白山地區真的存在嗎?

作家醉伊笑紅塵


雲頂天宮,聽起來是拉風的緊!再加上《盜墓筆記》精彩絕倫的描述,的確是令人神往的很,畢竟傳說中雲頂天宮埋藏了東夏國的幾乎所有財富

可問題是,雲頂天宮貌似是不存在的!因為並無正史記載,且至今尚未有任何考古發現以支撐其存在

但是,東夏國卻是真實存在的!而且其創始人蒲鮮萬奴,也是單從名字上看,就令人產生好奇——是不是真的如《盜墓筆記》所說,是神一般的存在呢?


大真國復國之後,即為東夏國——短暫存在,即消逝在歷史大潮中

東夏是大真國復國後的國名,而在朝鮮的史書中,則稱東真國。東夏是13世紀時蒲鮮萬奴在中國東北,也就是長白山脈附近建立的一個國家

蒲鮮萬奴原為金朝將領,後自立為天王,國號大真,在金國遭受元朝猛烈衝擊的時候,趁亂分割了金國的大部分地盤,這一事件也標誌著金國進入末期。先後投降蒙古又自立的東夏,在勢力最大時,西北至上京城(今黑龍江省阿城白城子),西南至婆速路(今遼寧省丹東九連城),東南到曷懶路(今朝鮮咸鏡北道吉州)與恤品路(今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雙城子)

1233年,蒙古大汗已經從成吉思汗鐵木真更換成了窩闊臺,由於東夏太過囂張,窩闊臺派皇子貴由出兵一舉滅之,東夏國自此滅亡

好吧,作為建國不到50年的小國家,既沒有大一統的霸氣,也沒有割據一方的氣勢,總的來說就是個過渡政權,在大國紛爭的過程中偷偷的分了一杯羹,又很快還回去了

歷史中如此沒有存在感的東夏,緣何會和雲頂天宮扯上關係?

如果說,雲頂天宮是東夏國的傳說,倒不如說雲頂天宮是長白山脈的傳說!長白山是一座很神奇的山脈,在風水學中長白山也不比誰差,就是源於其特殊的山水組合

崑崙山是地龍脈中最大的,號稱龍脈之祖,中國大部分的龍脈都是它的分支確,但是長白山就跟他沒關係!而長白山所在是世界最大潛龍龍脈之首,而且是出海龍,所以更為神奇和特別。作為出海龍,長白山龍脈的長度是無法預測的,在陸上的部分只是冰山一角,崑崙有珠峰,長白山也有天池,都是世界之最,兩神龍之首,應不分上下

而且珠峰無水,是典型的地龍標準,長白山則因為擁有天池,所以既有山又有水,可謂是龍脈之中最為上乘的!

如果說,因為長白山在風水學中的神奇,才促生了雲頂天宮在《盜墓筆記》這一小說中的傳說部分出現在人們的視野。可問題是,既然是傳說,應該有歷史做背書,才能更加通俗易懂且引人入勝。所以,胡謅瞎靠是不可以的,所以東夏國無論是歷史記載還是存在時間上,都符合無中生有這樣一個神奇的天宮

既然《盜墓筆記》描繪的那麼清楚,不妨一起來看看雲頂天宮的神奇!

書中描寫,雲頂天宮是明初時期的鬼手神匠汪藏海,來主導進行設計建造的雲頂天宮。原本這是東夏國國主的墓地所在,可汪藏海卻以巧妙的設計,成功讓這座氣勢恢宏造價昂貴的天宮變成自己的最終歸屬地

用書中的話來說,那是一座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漂浮在天上的宮殿,宮殿下方雲霧繚繞,宮殿的建造者們,站在地面上,仰望著天空中,而邊上的一座山上有一個道者,正怡然自得微笑。傳說中這個道者,就是汪藏海!

具體來說,這座宮殿的神奇之處,在於其巧妙的墓道設計,可謂是將盜墓和反盜墓描繪的淋漓盡致。只可惜這一切,都只是書中所述,並無任何歷史依據!

雖然東夏國遺址已經被發現,且有部分文物出土,但無論是體量還是珍貴程度,都無法和書中描寫所比,畢竟歷史上的東夏國立國也只有十幾年,根本不可能建造如此耗費巨大的超級宮殿!

東夏國,是存在的

汪藏海,是存在的

雲頂天宮,或許也是存在的

但這三者之間,似乎沒有太大的關係

畢竟,對待歷史還是要以謹慎為主的!所以,我們期待雲頂天宮早日展現在我們眼前,也早日讓汪藏海和東夏國,成功擺脫雲頂天宮這個關鍵詞~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不妨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間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盜墓筆記》中提到神秘的“東夏國”在吉林長白山,小說並不全是虛構的。其實這個東夏國確實存在,東夏國地下有一個“九龍抬屍棺”也是存在的。

東夏國是金朝快要滅亡時建立的,東夏的建國者是蒲鮮萬奴,就是“盜墓筆記”中的萬奴王。蒲鮮萬奴在我國東北悠久的歷史上堪稱英雄豪傑,可是東夏立國只有19年就滅亡了。由於史料缺乏,對於蒲鮮萬奴家世沒有明確記錄,就連姓名也有爭議,有完顏萬奴、富鮮萬奴、禿珠大石、蕭萬奴、萬肅奴等姓名之說。後來《新元史》《元書》才為他補寫個人傳記。

金朝末年,政治日益腐敗,賦稅沉重,各地不斷爆發農民起義。金朝屢次被蒙古擊敗,甚至放棄了中都北京往南逃亡。這個時候被金朝一直欺壓的南宋和西夏也開始落井下石,不停的來找金朝的麻煩。契丹人在遼東起義,後來被蒙古軍擊退。漢人被女真人欺負已久,也迅速在錦州起義稱帝,山東還有紅襖軍起義。

蒲鮮萬奴原本是金朝末年的將領,女真族。後來金朝的統治集團逃亡到汴梁,為了保護自己的國土的安全,派自以為是心腹的蒲鮮萬奴去掌管遼東的軍事大權。但是蒲鮮萬奴連敗三次,後來為了奪取兵權,把金朝皇帝派過來的猛將完顏鐵哥給殺了,這下可沒法交代了,所以就自己單幹。

1215年蒲鮮萬奴自立為天國,國號大真,分割了金國大部分地盤。1216年成吉思汗手下猛將木華黎討伐蒲鮮萬奴,錦州淪陷。蒲鮮萬奴假裝歸降蒙古帝國,等蒙軍撤離後。1217年背叛蒙古自立為王,國號東夏。大真國前期國都在鹹平(今遼寧開原北),復國後遷移至南京(今吉林圖們市城子山)。

東夏和蒙古帝國之間的關係只是表面上的友好,為了政治而妥協。實際上兩國之間用盡心機,明爭暗鬥,都在拉攏,壓迫高麗(朝鮮半島)打擊對方。東夏不但沒有與高麗聯手抗蒙,反而不停騷擾高麗邊境,導致兩國小戰不斷,消耗了國力。

1233年蒙古大軍包圍東夏國都南京,蒲鮮萬奴被擒,還有一種說法是被殺,東夏滅亡,立國只有19年。

“九龍抬屍棺”真的也是存在的

電視劇裡的“九龍抬屍棺”場面非常壯觀。《怒晴湘西》中說,地面上分佈九個棺材,最大的那個被高高的吊起,在九個棺材正中間,很神秘。歷史上只有東夏國皇帝蒲鮮萬奴的棺材是“九龍抬屍棺”,只不過上面的龍是少數民族創造的新龍不是電視劇裡說的蟠龍。

電視劇裡“九龍抬屍棺”那段驚悚刺激,讓觀眾過足了癮,電視劇大家看看熱鬧就好。


小龍談歷史


自《盜墓筆記》這部小說被寫出來,就因此引來了一大波的迷妹迷弟們。許多人都被這部小說迷得不行,認為作者將其故事刻畫得驚心動魄又引人入勝。看過的人常常都覺得欲罷不能!還記得當時我朋友也被這本書迷得不行,甚至常常熬夜也在翻閱小說。那時候我也因此被引發了興趣,也專門跑去看了看。不得不承認,作者的寫作能力真的超厲害,這部小說的每一個主角都有著鮮明的特點,裡面涉及的每一個故事,都讓人恐懼,卻又忍不住沉迷於其中。

好了,話題迴歸正軌,今天我們想來說的是:這部小說裡面提到的雲頂天宮、東夏國、吉林長白山是真的存在的一些地區嗎?我們分開來說一下這三個地方。

雲頂天宮,作者虛構出來的地方。書上寫的這個地方,是萬奴王的墓地,是一個極具神秘感的地方。不過這個地方一看就很顯然是被虛構出來的,因為在這個世界中,怎麼可能會有毫無支撐力而漂浮在天上的建築物?這完全就違反了自然規律,推翻的科學依據。只不過這是一本小說,又涉及到盜墓題材,所以加入一些玄幻色彩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東夏國,這是真實存在過的地方。說實話,最初我還以為這是一個虛構出來的國家。沒想到還真的有考古學家發現了東夏國的遺址。這個國家是在公元1215年建立起來的,這個時期也就是處於金末元初時。國家地址很顯然就叫長白山,也就是在東北一帶。而且那個時候,這個國家還比較繁榮,佔地面積也非常廣。建立起這個國家的人,就是女真族的後代。不過這個國家發展的快,卻也滅亡的快,僅短短十幾年的時間,這個國家就從繁榮走到了衰敗。因此,現在有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這個國家的名字,就是因為它如同曇花一般,僅絢爛綻開了一會兒就消失了。美麗都還沒有讓大家記住,又怎麼會有人記得它的存在呢?

吉林長白山,真實存在的地方。這非常的顯然,長白山一直是一個有名的旅遊景點,經常在廣告裡都能看到它的名字。所以說,毫無疑問,這個地方當然就是現實中存在的一個地方。並且到了現如今,這個地方也依然存在於世間,而且還是無數人都知道的美麗地方。


紫禁公子


歷史上確實有個“東夏國”,存在於八百多年前,因為存在時間短,地域小,所以基本被忽略不計。

東夏國的建立者一般稱之為“蒲鮮萬奴”,在歷史上是個撲朔迷離的人。蒲鮮萬奴,女真族,原本是金朝將軍,生活在大金後期。

金章宗時金朝已經江河日下,又與南宋、蒙古頻頻發生戰爭。契丹人耶律留哥在東北起兵叛金,遭遇金軍追繅。耶律留哥的勢力越來越大,金軍屢次鎮壓無果。於是金朝不得不派出重兵來繅滅,金朝將軍完顏承裕率軍六十萬,而蒲鮮萬奴也在軍中。這時耶律留哥投靠蒙古請援,在成吉思汗的扶持下耶律留哥大敗金軍於遼東自立稱“遼王”。這時金朝也發生內亂,在內亂中蒲鮮萬奴成為金朝遼東宣撫使,也就是遼東最高行政長官。在爭奪遼東的戰鬥中蒲鮮萬奴敗給自稱“遼王”的耶律留哥。


這時蒙金和議之後金宣宗向南遷於南京即開封。蒲鮮萬奴所在的遼東成了大金的飛地。蒲鮮萬奴聽說御駕東遷,自己身負戰敗之罪不敢赴南京開封請罪,於是“不暇東顧,思乘間據地自擅”。1215年,金宣宗貞祐三年,蒲鮮萬奴在金原本的東京遼陽府稱“天王”,立國號“大真”。

這個大真國是金朝的割據,又處於蒙古、金的壓力之下。早先和蒲鮮萬奴勢不兩立的遼王耶律留哥這時已投降蒙古。大真國建立的第二年,蒲鮮萬奴也抵抗不了蒙古騎兵而投降了。但是事情並沒有到此結束。兩年之後不甘心的蒲鮮萬奴復國再次稱帝,改國號為夏。為了區別於西夏,被後世稱為“東夏”。

東夏國大致位置北到黑龍江流域,黑龍江南部,南到朝鮮青州一帶。東夏國一度和蒙古的關係處於平衡之中,但最終還是被蒙古所滅。東夏國一共存在了十九年。


沅汰


《盜墓筆記》中提及了長白山地區有古東夏國建立的雲頂天宮,雲頂天宮可能是虛構的,但東夏國曾經卻真實地出現在中國歷史上。東夏國是南宋時期從金國分裂出去的一個國祚很短的割據政權,其建立者為女真族人蒲鮮萬奴,有人稱讚他的能力不亞於完顏阿骨打,但國史君(國史通論)認為,他就是個出來搗亂的。如果沒有蒲鮮萬奴的叛變行為,金國可能不至於在短時間內亡國,而將金國作為軍事緩衝區的南宋也將具有更長的備戰時間。所以,金國、南宋的滅亡,也正與蒲鮮萬奴建立東夏所引發的“蝴蝶效應”有關。

金國的崛起非常迅速,它僅用了11年時間便消滅了曾經稱霸北亞的遼國,但是金國的衰落也非常迅速(儘管南宋還是打不過它),海陵王完顏亮篡位之後曾經摺騰一番,後來的金世宗、金章宗總算是把混亂的局面收拾乾淨(即“世章盛世”)。而金宣宗即位之時,金國就已經很衰敗了,除了金國內部的腐敗,更重要的是北方的蒙古建國了,其首領是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統一漠北之後便一路向南攻打金國,公元1214年,金宣宗向蒙古獻出大量黃金以及岐國公主向蒙古求和,雙發達成和議之後蒙古撤軍。金宣宗終於鬆了一口氣,隨後他下定決心向南遷都,目的地是北宋舊都汴京。此舉當然遭到了滿朝文武的反對——您這是要逃跑啊,這是要放棄北方啊!但是金宣宗才不管呢,保命要緊,於是強行南遷了。蒙古一看金國這是又送肉過來了,隨即在1215年再次南下,並攻破了金國中都大興府,佔領了河北地區,此時金國的勢力範圍基本上已經侷限在了河南、安徽、山東一帶。幸好其龍興之地——白山黑水的遼東地區仍然在大將蒲鮮萬奴和耶律留哥手中控制,他們完全有能力與金國主力一起夾擊蒙古。

但蒲鮮萬奴一看這大金國兵敗如山倒,再加上天高皇帝遠的,誰先給一個將亡之國賣命啊,乾脆獨立算了。於是,金宣宗遷都幾個月之後,蒲鮮萬奴便在遼東自立為天王,國號大真。

失去北方支持的金國節節敗退,在遼東自立的蒲鮮萬奴也在缺乏援助的情況下與建國的第二年就投靠了蒙古。但是到了公元1217年,蒲鮮萬奴再次自立,建立了東夏國。

在蒙古橫掃亞洲之時,區區東夏國哪能抵抗的住,於是它再次成為蒙古的附庸,並且在蒙古三徵朝鮮之時除了帶路之外還負責徵兵。公元1233年元太宗窩闊臺“詔諸王,議伐萬奴,遂命皇子貴由及諸王按赤帶,將左翼軍討之”,同年“東土悉平”。

蒲鮮萬奴在大國爭衡期間率軍獨立,對於金國來說實在是可惡的叛國行為。東夏國的建立急劇削弱了金國的實力,而作為一個獨立的政權來說,東夏國地域侷促,兵力孱弱,在當時的形勢下根本沒有生存的空間,反而是讓全力南下的蒙古有了各個擊破的機會。也正是因為如此,金國、朝鮮、蒙古等政權都對東夏持批判的態度。


國史通論


我是慕遠,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盜墓筆記》為人們呈現了驚險離奇的盜墓故事,在書中有不少與歷史相關的地方,問題提及的雲頂天宮的東夏國就是小說中非常出彩的章節,東夏國這個國家確實存在。

存在年月

東夏國在公元1215年建立,開國皇帝是蒲鮮萬奴,他原來是金朝的一個將領。13世紀初,金朝國立衰弱,蒲鮮萬奴在今東北地區自立為天王,國號大真,年號天泰,分割了金國的大部分地盤,這也加速了金朝的滅亡。此後,他歸降蒙古,在1217年再度自立,國號東夏。

再度復國後,東夏國勢力一度急劇擴大,疆域最大時西北至上京城(今黑龍江省阿城白城子),西南至婆速路(今遼寧省丹東九連城),東南到曷懶路(今朝鮮咸鏡北道吉州)與恤品路(今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雙城子)。年號為大真時,國都為鹹平(今遼寧開原北),然後復國後國都南京(今吉林圖們市城子山)。

東夏國起初與蒙古關係很好,他們還一起結盟攻打高麗,而當時蒙古為了滅亡金朝,這就給了東夏國喘息和擴張的機會,但是當後來蒙古有餘力之後,它就離滅亡也不遠了,公元1933年東夏國亡,立國一十九年。

區域對比

回到問題本質,在吉林長白山地區是否存在過這個東夏國,從《新元史》《元書》等史書中可以看到,東夏國的大部分疆域位於黑龍江地區,在吉林長白山地區也有它的疆域。

綜上,東夏國在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但云頂天宮是不是東夏國建立的目前還有待考證,而且東夏國的大部分疆域位於黑龍江地區。


慕遠看歷史


三叔寫道的雲頂天宮歷史上還真是沒有記載,所以小編也拿不準長白山到底有沒有這樣的帝王墳塋,但是東夏國嘛,歷史上還是真的存在過的。


東夏國是金國滅亡後雄踞東北的女真國家。相較於同為女真族建立的大金和大清而言,東夏國由於地處偏遠再加上作用不大,鮮有歷史的記載。



東夏國是由原大金遼東宣撫使蒲鮮萬奴(就是小說中的萬奴王)以大金部分地域建立的國家。據史料記載:蒲鮮萬奴於1215年趁大金中央軍兵敗割地獨立,建立大真國,自立為天王。後在蒙、金兩國壓力下取消國號,而後於1217年再度獨立,改國號為東夏。東夏國國土盛時領有吉林、黑龍江兩省大部,曾與蒙古共享高麗的納供,稱雄於遼東,當然還是胳臂擰不過大腿,最後被大元所滅,享國70餘年。


靜夜思歸去


東夏國作為我國某一歷史時期,位居東北的區域性政權,存在時間極短,在史書上的記載也只是寥寥數筆。不管其如何隱蔽,深挖史書,還是能尋到蛛絲馬跡的。

站在中原王朝,或者金國的角度來看,蒲鮮萬奴的建國,算是叛國行為,不足以編入史書。故而當年的史書中,只有某些零星記載。我們來看看史書中,是如何記載蒲鮮萬奴的:

1206年,萬奴出奇兵,配合完顏賽不的正面進攻,擊潰宋軍主力皇甫斌所部步騎數萬。

1211年,被任命為招討使的監軍,駐守於野狐嶺,由於主帥無能,被蒙古軍戰敗,精銳盡沒。

1214年,任遼東宣撫使,成為遼東地區的最高軍事行政長官。當年,與留哥二戰歸仁,因輕敵而大敗,退入東京。

1215年,金宣宗南下逃到開封,金國覆亡已是定居。蒲鮮萬奴只能困守遼東,左右無援,唯有改弦易轍,亦或是投降蒙古國。於是,蒲鮮萬奴便發動了政變,發兵佔領金國故地上京,並建國遼,史稱東遼。

同年,蒲鮮萬奴覺得東遼這個國號不夠響亮,而且顯得十分晦氣,於是又改了個國號:大真,意圖復興大真。

1216年,蒙古國東進,蒲鮮萬奴投向於蒙古。

1217年,再度立國,國號大夏,史稱東夏,朝鮮史籍稱之為東真。

1218年,成吉思汗派兵整套高麗,蒲鮮萬奴亦出兵參戰。高麗在兩國聯軍征討之下,經不起幾番打擊便投降,並承諾向蒙古和東夏納貢。《高麗史》記載蒙古曾對高麗說道:果與我結好,當先遙禮蒙古皇帝,次則禮萬奴皇帝。如此看來,蒙古國是變相承認了東夏國的地位。

然而,東夏國與蒙古國的友好關係並未維持幾年。

1233年,蒙古大軍取道高麗,北進東夏境內。東夏軍終因寡不敵眾,城陷,蒲鮮萬奴被擒,東夏國滅亡。

東夏國雖然滅亡,可是女真舊部仍在。每當蒙古國征討高麗,仍舊讓東夏人作為先頭部隊。而朝鮮國對東夏的稱謂,依舊是東夏萬奴國

據王國維的考證:《高麗史》多記東真即大真與高麗交涉事,自1233以後,至世祖至元年間,凡二十見。意萬奴既擒之後,蒙古仍用之,以鎮撫其地,其子孫承襲如藩國然,故尚有東真之稱。

至於盜墓筆記所說的東夏國,不過是借用了歷史上的名字而已。什麼青銅古門、什麼雲頂天宮,萬奴王真要有那個本事,還用得著拍蒙古國馬屁?









祗樹


南派三叔在“雲頂天宮”所提到的神秘的東夏國,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確實存在於吉林長白山地區。

小說雖然是以虛構的故事為背景,但所寫到的神秘且詭異的東夏國,確有一個叫蒲鮮萬奴的人,在中國東北長白山地區建立的一個國家。



東夏國的前身叫做東真國,因為當時北方民族強悍,首領蒲鮮萬奴本來攀附於大金國,可是大金國日漸沒落,而蒙古鐵騎崛起,蒲鮮萬奴沒有辦法,只能假意投降於蒙古,沒多久就率領十萬兵民,向東突圍,最後來到遼東一帶,接近高麗這個地方,並改國號為“東夏”。

東遷的東夏國,由於蒙古、金、西夏的相互牽制,蒙古又與金聯合窺視中原,都想問鼎逐鹿,這就給偏居一隅的東夏國帶來了發展壯大的時間。

成吉思汗時代,東夏國也算強盛,並且與成吉思汗聯合,共同征討高麗國,可見蒙古與東夏雖然有著前嫌,卻在共同的利益下,達成共識。成功征討高麗之後,東夏與蒙古的關係變得親密無間,蒙古也承認了東夏國蒲鮮萬奴的皇帝地位,也可以說,東夏國在遼東一帶,同樣也是曾經輝煌過的國家。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共同的利益,同樣,沒有了共同利益,可能就會成為敵人。據《高麗史》記載,蒙古木華黎死於山西之後,東夏國主動向蒙古致絕交書,至此雙方決裂,這個東夏國,翻臉竟然比翻書還快。

成吉思汗死後,窩闊臺繼承皇位,開始改變作戰方針,不僅要鐵蹄南下,還要四面開花,首先就要收拾收拾這個翻臉就不認人的東夏國,宣佈要討伐萬奴王。

根據歷史考證,對東夏國的存亡,意見不是很統一,有些人認為,蒙古東征,一舉消滅了東夏國,而有的學者認為,蒙古雖然東征,卻只是“點到為止”,並沒有對東夏國進行毀滅性的打擊,至少《高麗史》中記載,元世祖時期,高麗與東夏,還有著密切往來。

歷史是生硬的,如果長篇大論,真的是比較繁瑣無趣,所以只能簡簡單單的這麼一說,可能有些地方與史籍資料並不對應,還忘各位看官見諒,但是,東夏國確實沒有《盜墓筆記》中那麼神秘,只是存在於歷史長河中的,真實存在的國度。


北方木喬


“東夏國”驚現長白山

盜墓小說《鬼吹燈》、《盜墓筆記》風靡許久,書中提到的神秘“東夏國”驚現東北長白山。近日,吉林省文物局真的在吉林省圖們市的磨盤村山城發現了這個神秘的“東夏國”的遺址。小編今天就給你講講神秘古老的東夏國。

位於吉林省圖們市的磨盤村山城,就是古代“東夏國”的“南京”(當時的南部京城)。

800年前,一個叫蒲鮮萬奴的女真人後裔在這裡建立了東夏國。然而,這個盛極一時的國家由於僅僅存在了十幾年,大多數史料都已湮沒在歷史長河中。若不被小說《盜墓筆記》中所提及,恐怕許多人這輩子都未曾聽聞它的名字。這座沉睡的古城,在揭開神秘面紗的同時,帶給了我們巨大的震撼,也更讓我期待它面紗裡面的真容!

古城真容-城牆

800年前東夏國的北門城牆,映入眼簾的首先是外面那層甕牆,它建在城牆外面,和城牆形成一個弓箭形狀,中間就是甕城,這樣敵人來了之後,就會被困在甕城裡,成為甕中之鱉。這處遺址原名城子山山城,現名磨盤村山城。

磨盤村山城依自然山勢築城,城牆平面似不規則橢圓形,東西最長1300米,南北最長1200米。城牆內面積104公頃。現四周土石築城牆清晰,6處城門為缺口形態,其中東門址、北門址、西南門址均保留有部分甕城遺蹟,城內有小城,建築址、冶煉址、水井等遺存。

古城真容-宮殿

進入宮殿,沿著中軸線有三座宮殿殿址自南向北順坡依次排列,兩側另有若干配殿,宮殿區周邊還有三座小城及部分居住址遺蹟。 

現場挖掘出很多東夏時期的瓦片,灰色瓦片,說明當年的宮殿建築是以基礎石為地基,上面用木頭固定,房頂由灰色瓦片覆蓋。而能夠住這樣的房子,說明房主人很有可能是達官顯貴,甚至是國王。因為,普通的老百姓只能住在茅草房裡。

古城真容-文物

公元7世紀末到10世紀初,延邊地區是唐朝渤海國的腹地,磨盤村山城即出土有少量渤海國遺存和大量東夏國遺存。截至目前,考古人員已在城內發現獸面瓦當、滴水簷瓦以及錢幣、箭鏃、鐵斧等500多件文物,多為金代所制。這些非常珍貴的文物,對研究東夏國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考古人員在挖掘過程中,意外地在冶煉址上發現了兩具遺骸,送到北京鑑定,是800年前的遺骸。一男一女,在女性頭上發現一枚金釵和一枚頭飾。

古城真容-歷史價值

東夏國存在時間雖短,但由於它的出現和滅亡以及與金之間的政治變動密切相關,所以磨盤村山城在研究金、元歷史以及東北歷史地理中佔有顯著地位,是補充東夏國曆史文獻記載不足的珍貴實物資料。

這處遺址在200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去年開始,國家計劃陸續投入一億多元進行考古挖掘和開發。該城址對探尋地區民族源構成,研究不同時期的封域疆土變化,研究早期山城建置,以及區域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均具有較高的考古價值,在東北歷史研究中亦有重要地位。

東夏國結局

歷史上的“東夏”結局

1233年,蒙古軍隊的刀鋒指向了這座山城。據《元史·石抹阿辛傳》記載:“(査剌)從國王軍徵萬奴,圍南京,城堅如立鐵,查剌命偏將先警其東北,親奮長槊大呼,登西南角,摧其飛櫓,手斬陴卒數十人,大軍乘之,遂克南京。”浦鮮萬奴在城中被蒙古兵俘虜,東夏國隨後滅亡。

“東夏”作為一個國家實體,連同其前身“大真”只存在了十九年。不過,有一些資料認為,蒙古滅亡東夏國後,仍命其子孫鎮守原地,為其藩屬。在13世紀80年代,不再有“東夏”之名出現。

小說中的“東夏”結局

此時我感覺到疑惑,打斷他道:“不對啊,東夏這個國家,不是老早就給蒙古人滅了。我看資料說,他們才存在了七十多年,一直在打仗。如果說雲頂天宮是他們造的,在當時的情況下,這麼小一個國家,如何有能力建造這麼大規模的陵墓?”“其實,早在我看到這東西前,根據很多的蛛絲馬跡,已經推斷東夏國這個政權一直存在著,只不過他們退回了大山深處……”—《盜墓筆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