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走進琿春:從望三國到通四鄰,這座邊陲小城正全速前進

琿春,地處中俄朝三國交界,初到這裡,你會驚喜於傳統與歐式建築的完美融合,也會好奇於各店家牌匾上並列著的中、朝、俄三種文字,更會新鮮于滿街金髮碧眼的俄羅斯友人……

作為我國唯一一個與俄羅斯、朝鮮山水相連,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的邊境小城,改革開放40年間,這裡開通了高鐵;創新了傳統企業;做強了跨國貿易……從“一眼望三國”轉向“貿易通四鄰”,在吉林省開放建設的道路上全速前進。

高鐵“開進”邊境小城

建設速度百姓“想不到”

酷熱跟琿春總是沒什麼關係,烈日炎炎的7月,出租車司機徐克剛,奔波在琿春的大街小巷,只開著車窗,撲面而來的風,就能送來陣陣清涼。說起琿春的變化,42歲的他笑容中透著驕傲,“我天天跑車,最大的感受就是路寬了,樓高了,人也多了,高鐵也建起來了……”徐克剛指著面前的單向三排車道說,“現在新路都是這麼寬的,特別好開,又幹淨又敞亮,我們都沒想到琿春能發展成現在這樣。”

走進琿春:從望三國到通四鄰,這座邊陲小城正全速前進

徐克剛所說的高鐵,是吉圖琿高鐵,作為吉林省“十二五”規劃的重點建設項目,2015年9月20日正式開通運營,全長359公里,琿春市是終點站。高鐵“開進”了邊境小城,結束了這裡不通旅客列車的歷史,讓這裡到省會長春的時間縮短到3個小時,到首都北京的時間縮短到了9個小時。說起高鐵,徐克剛就會滔滔不絕,“有了高鐵,我們才真是旅遊城市了,現在一到節假日,尤其夏天,許多人來我們這避暑,高峰時遊客經常訂不到賓館,就在包的車上睡。那時候家裡有車的,好多都開始跑旅遊包車,賺了不少錢。”

51歲的劉一波是土生土長的琿春人,就是跑旅遊賺錢的一批人,接到遊客,他總會開車帶著他們到處看看,“這條是森林山大街,延邊州的樣板街,3.5公里一個彎都沒有,你再看那個琿春大橋,斜拉索上的鐳射燈,晚上就跟跳舞似的,老漂亮了,我們這夜景那可是名片。”劉一波說,現在生活好了,家庭收入高了,多數人都買了私家車,“原來覺得有房子就不錯了,誰也想不到現在幾乎家家都有車了。”

房價隨著半島局勢變

每平方米漲了一千多

琿春市並沒有像丹東市一樣,讓暴漲的房價成為全國頭條,但作為緊鄰朝鮮羅先特區的的中國城市,房價也一直隨著半島局勢變化著。

走進琿春:從望三國到通四鄰,這座邊陲小城正全速前進

“從今年4月底,到7月份,兩個多月時間,房價從之前的每平方米3千多漲到了接近5千元。”琿春人周敏麗看到了家鄉房產的商機,今年5月,她從秦皇島辭職,回到琿春開了一家房屋中介,“我們離朝鮮的經濟特區羅先市那麼近,來琿春買房的人將會越來越多的。”周敏麗表示,“現在來買房的人其實不少,畢竟我們這是避暑勝地,我做了兩個多月中介,已經成交了9套房子,平均一週一套。新房子賣得更快。”

劉一波住的房子90多平方米,從原來的不到3千元一平方米,已經漲到了3千多元,“不只是新房漲價了,我們住的房子也漲了。”作為普通百姓,在劉一波看來房子漲價未必是件壞事,“我覺得這個事要這麼看,沒發展的地方房子永遠不會漲價,也不會有人樂意去,房子漲價,也說明我們這要發展,而且會發展得更好。”

防川“一眼望三國”

剛需引來跨國遊客

正如周敏麗所說,琿春可謂避暑勝地,桑拿模式、燒烤模式,在這裡統統不存在,即使在暴曬的午後,只要覓一片陰涼,便不會覺得酷熱難耐。

中鐵國旅網絡部負責人李巖表示,旅遊避暑的人們,讓這裡的旅行社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琿春是個特別有潛力的地方,這幾年旅遊業發展很快。距離琿春最大的城市延吉已經有200多家旅行社,每一家都有琿春一日遊項目,每到‘五一’‘十一’,琿春防川景區到處是人。”

走進琿春:從望三國到通四鄰,這座邊陲小城正全速前進

一眼望三國

“一眼望三國”是防川的特色,來到防川,站在觀海樓向東北方向望,近在咫尺的是俄羅斯哈桑鎮包德哥爾那亞小城,那裡不時有汽車駛過;目光向東方移動,圖們江上俄朝鐵路大橋橫架江中,江水流過橋下,流向遠方的日本海,從青綠到蔚藍;目光跨過圖們江向西南看,朝鮮豆滿江市連綿起伏的山巒旁,農婦們在地裡耕種。

走進琿春:從望三國到通四鄰,這座邊陲小城正全速前進

作為邊境小城,琿春的客運站,要比其他地方多了兩個字——“國際”,發車方向不僅輻射吉林省和附近省的各地、市、縣,還包括俄羅斯和朝鮮。中國人辦一張朝鮮通行證,從圈河口岸就可以到朝鮮的羅先市,感受朝鮮的風土人情,坐在海邊吃海鮮,抑或是報一個旅行團,來一場俄羅斯海參崴2至3日遊,買一買俄羅斯特產,逛一逛知名的化妝品店。同樣,俄羅斯人也會報團來琿春旅遊,而他們則更喜歡來買衣服、生活用品、看牙醫,“俄羅斯人喜歡甜食,他們的牙齒不是很好,而且那邊看牙很貴,所以來琿春看牙的俄羅斯人很多,他們還會買很多生活用品、衣服,這些都是剛需。”魏月月說。

建中俄互市貿易區

口岸通關常排長隊

與俄羅斯人的往來,讓很多人就像酒店前臺陳楠一樣,能夠說上幾句簡單的俄語,“我們這有很多俄羅斯人,會幾句俄語是必須的,我家人開貿易公司,現在俄語說得很溜了。”陳楠表示,因為地處邊境,琿春的國際貿易公司越來越多,商人們對匯率變動也極為敏感,“我們的貿易主要針對俄羅斯,盧布貶值我們就進口俄貨,盧布升值我們就出口國貨。”

走進琿春:從望三國到通四鄰,這座邊陲小城正全速前進

走進琿春:從望三國到通四鄰,這座邊陲小城正全速前進

其實,不只有公司可以做邊貿,在琿春,個人也可以。2001年2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琿春設立琿春中俄互市貿易區,同年12月7日啟動試運行,2005年6月1日正式運行,在互市貿易區,中俄雙方邊民可以拿出自己的商品,進行直接貿易,並在一定額度上減免關稅。在琿春市政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2017年一年,中俄互市貿易區實現邊境居民入區10.6萬人次、貿易額3.5億元。不僅如此,互市貿易區還完成了轉型升級,電子交易平臺上線運行,商品交易中心投入使用。

走進琿春:從望三國到通四鄰,這座邊陲小城正全速前進

中俄互市貿易區的正門就在琿春口岸的入口處,這是我國唯一一處通往俄羅斯的陸路口岸,每天這裡都會有貨車排著長隊,等待過關。“我們全(拉)海鮮,每天(往返)一次。”俄國貨車司機安德利指著前後排隊的車輛,用還不太熟練的中文向津雲新聞記者介紹。

走進琿春:從望三國到通四鄰,這座邊陲小城正全速前進

海鮮店鋪打包海鮮發貨

“這些車都是拉海鮮到中國的,可以說全國的大螃蟹(麵包蟹),都是從琿春進入中國的。”劉一波說,自己算是琿春最早倒騰海鮮的,但後來沒有堅持下來,讓他很遺憾,“在琿春,做跨境貿易,倒騰海鮮,發了財的人太多了。”

傳統企業重創新

將東北特色做強

走進琿春:從望三國到通四鄰,這座邊陲小城正全速前進

旭竹參業金世權檢修人參烘乾設備

作為國內唯一一家批量生產紫紅參的企業——琿春旭竹參業工貿有限公司不只有人參初加工車間,更有人參精細加工車間。旭竹參業技術負責人金世權介紹說:“作為傳統企業,我們一直致力於創新,5月份,我們的非林地栽參試驗示範基地揭牌,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將農田改造為適合種植人參的土壤,增加人參產量,增加農民收入。”

走進琿春:從望三國到通四鄰,這座邊陲小城正全速前進

非林地大棚人參種植

在非林地栽參實驗區,大棚中長滿了一株株3年的人參,參農們已經開始晾曬草墊。金世權表示,人參嬌氣,需要大棚幫著遮風擋雨,到了冬天,莖和葉剪掉銷往藥廠,地面上要鋪上草墊,為地下的人參保暖,等待第二年再長出新的莖葉,等人參種植滿4年,就可以出土加工銷售了。

作為吉林省“早落地、早開工、早見效”的“三早”重點項目,2015年,旭竹參業的一期項目投入使用,主要生產紫紅參、紅參、生曬參,年加工量30萬公斤鮮人參。正在建設的二期工程,佔地一萬餘平方米,計劃投資1億元。主要建設人參體驗館、人參種植觀光園、人參精細加工車間、冷庫等,預計今年投入使用。

“對於人參,很多人可能知道韓國高麗參,但其實我們東北的人參,從品種到產量,都比高麗參要好,所以我們的目的,是要將東北的特色做強、做大。”金世權說,人參是吉林省的重要資源,但人們對東北人參的瞭解卻不多,“我們會將旅遊和人參產業相融合,繼續創新,開發人參系列食品、護膚品,比如人參咖啡、人參純粉片等,讓更多人瞭解東北人參,打響東北人參的品牌。”

如今的琿春,已經不再是簡單的邊境小城,城市建設的快節奏,繁榮的貿易景象,趨之若鶩的人潮,讓琿春已然成為吉林省對外開放的“橋頭堡”,並邁著鏗鏘的步伐,奮勇向前。

津雲新聞記者 鮑燕 文並攝 發自吉林琿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