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毛泽东的硬笔字

欣赏毛润之的书法,

我们能真切感受到翰墨飞舞与磅礴气象,

还能领略指点江山的、激扬文字雄略文风,

独得睥睨天地、独领风骚的伟人情境。

毛泽东的硬笔字

不过,这主要是相对其毛笔字而言。

但是,主席的硬笔字会如何?

毛泽东青年时期就一直苦练硬笔字:

毛泽东的硬笔字

不难看出,

毛主席的钢笔字“童子功”还是很扎实的,

下面,上“正菜”了。

看到下图,

毛泽东给刘贵福的题字是其硬笔经典!

属于毛泽东书法风貌“西歪”时期。

毛泽东的硬笔字

刘贵福,是延安军工厂设计师,特殊人才,

1940年他研制出了新式步枪及枪刺,

获得彭德怀和左权的高度赞赏,并投入生产,

5年内制造8000余支,为抗日贡献巨大!

毛泽东获悉后,为刘贵福题词祝贺。

从40年代后,毛泽东书法进入“东倒”时期,

笔迹“步伐”开始果敢而坚定地“前倾”。

毛泽东的硬笔字

《毛主席致萧军信》,1941年钢笔书

标准意义的“毛体硬笔书法作品”是这样的:

毛泽东的硬笔字

毛泽东硬笔稿《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1949年9月)

这幅字法、章法俱全的“硬笔书法”,

具有毛体书法的品质,结体宽绰、舒朗有致。

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

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工作繁忙,主席打起草稿就没这么清秀了。

下面是1957年手稿《农业发展纲要修正案》,

毛泽东的硬笔字

如你所见,这幅草稿杂乱潦草,

虽然毛体特征明显,但更显快速、随性。

此时的毛主席,已64岁。

已过花甲,稿子依旧自己写。

钢笔字笔力对笔者的精神面貌传达更为直接,

随着年龄的增长,毛主席的字迹也出现变化,

我们看到下面这幅硬笔题字!

毛泽东的硬笔字

这是毛泽东在70岁时期,

为苏联留学生题字,

进入古稀之年,字间流露出散淡之气。

1969年,时值毛泽东73岁高龄,

国务院决定拆除并重建天安门城楼,

因3年前河北地震对天安门城楼产生巨大破坏。

毛泽东的硬笔字

1969年重建天安门

此时年迈的主席依旧挂念着施工情况,

并为此事以硬笔题写“重修纪念”,

先是艰难地轻慢书写,犹如孩童体,

然后再聚精会“力”地写下“重建纪念”。

毛泽东的硬笔字

时年已73岁高龄,

曾经叱咤风云、视敌人如纸老虎的毛主席,

字里行间,依旧谆谆挂念,

却因年迈,而力不从心。

岁月流往兮,唯见字如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