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一部只靠一个演员一部电话就撑起的惊悚片,能让人看得患上焦虑症

影史上有很多关于“密室逃生”的电影,但只靠一个演员,一部电话就撑起了一部悬疑惊悚片的却凤毛麟角,而这部电影就是2010年由西班牙导演罗德里戈·科尔特斯执导的《活埋》。豆瓣评分7.8。

一部只靠一个演员一部电话就撑起的惊悚片,能让人看得患上焦虑症

主角是来自于美国的承包商保罗(瑞安·雷诺兹饰)。

当某一天他醒来后,发现自己身处于伸手不见五指的棺材里,身边只有一部电量不足的手机和一个打火机,他必须依靠这些有限的工具去获取生存的希望。

一部只靠一个演员一部电话就撑起的惊悚片,能让人看得患上焦虑症

就同类电影的一贯套路来看,主角在通过电话向外界求救的过程当然不会顺利进行,再加上受“手机会不会中途没电”、“打火机的油还能支持多久”,“棺材里的氧气还够不够让主角存活”这些疑问的驱使,想必观众的视线一定会到片尾字幕出现时才肯移开。

一部只靠一个演员一部电话就撑起的惊悚片,能让人看得患上焦虑症

“密室逃生电影”,顾名思义肯定少不了密室。

在不少同类型电影里,密室是开展“生存游戏”的地方,但本片的故事场景只是个够躺一人大小的棺材,所以人物的活动受到了很大的干预和限制,再加入接二连三的将主人公心里防线逐渐击垮的电话打来,足能让人把“焦虑症”都给看出来。

一部只靠一个演员一部电话就撑起的惊悚片,能让人看得患上焦虑症

或许《活埋》会让人联想起那部韩国电影《隧道》,两者的确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独角戏”式的电影,都是人物在孤独的困境中等待救援的到来。

但相比之下,《活埋》绝对是“祖宗级别”的:

因为它从始至终就只有一个场景,即使出现了其他场景,也只是以视频资料出现在手机里,同时它还不能让人产生百无聊赖的瞌睡感,这对于剧本和演员的台词功底来说是巨大的考验。

一部只靠一个演员一部电话就撑起的惊悚片,能让人看得患上焦虑症

作为一部几乎只有一个演员的电影,《活埋》还能将紧张感保持到最后一刻经已非常难得,这还要归功于瑞安·雷诺兹精湛的演技——他从一开始无法得到援助的暴躁,到最后平静地等待死亡的到来,这一系列的心理变化都有据可依。

一部只靠一个演员一部电话就撑起的惊悚片,能让人看得患上焦虑症

“密室求生电影”都有相对固定的套路——看似是简简单单的囚禁案,背后却隐藏着很多秘密和阴谋,随着剧情的深入进行,人物遭囚的前因被扒了底朝天,同时还不忘讽刺一把国家和体制。

《活埋》也不例外。其故事背景起源于美国对伊拉克发动的战争,而保罗无法获救的原因,来自个人与国家的矛盾,个人意识与集体意识的矛盾,在国家利益和声誉问题面前,个人的生命显得是那样的微不足道。

一部只靠一个演员一部电话就撑起的惊悚片,能让人看得患上焦虑症

也许很多观众看了一半就能猜出结尾,尤其是保罗被任职的公司解雇之后就预示了他接下来的“命运”。但当结尾真正出现的时候,仍能给人以深深的绝望感和愤怒感。

一部只靠一个演员一部电话就撑起的惊悚片,能让人看得患上焦虑症

从电影的表现效果来看,它的制作成本肯定不高,连个像样的特效都没有,但这并不代表影片放弃了对于主人公保罗的深入刻画,在他向外界拨打出的一通通电话中,清晰地交代出了他的家庭,工作和社会地位等等,相信它会让许多崇尚大制作,但不知怎么去讲好故事的某某导演们感到无比汗颜。

因此,电影的恐怖并非由血浆和鬼怪带来(当然这部电影里也并有这些元素),而让人感到害怕的地方也并非是他无法从棺材里逃出,而是在自己的力量太过微弱的情况下,当他将所有的求生希望都寄托于别人时,结果希望却被别人击得粉碎,而影片给人的无力感,正来源于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