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荷馬史詩》為什麼要讓戰神阿喀琉斯戰死?

《荷馬史詩》是由古希臘時期的詩人荷馬所創作的長篇史詩,包括《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部史詩。而其作者荷馬到底是一個人還是一群遊唱詩人,至今還有爭議。

《荷馬史詩》為什麼要讓戰神阿喀琉斯戰死?

《伊利亞特》講述的是特洛伊戰爭的故事,塑造的主人公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戰神阿喀琉斯。2004年,好萊塢以該題材為背景,拍攝了史詩鉅製《特洛伊》,布拉德·皮特所塑造的阿喀琉斯英武、勇猛的形象深入人心,很多人為其最終的死去而感到惋惜。

《荷馬史詩》為什麼要讓戰神阿喀琉斯戰死?

在《荷馬史詩》和其他古希臘作品的描寫中,阿喀琉斯也是由於被敵人射中了腳跟而戰死,那作者為什麼要讓具有如此高大英雄形象的主人公悲壯犧牲呢?

作者在描寫阿喀琉斯的時候,讓阿喀琉斯具有了很多令人羨慕、欽佩的能力和品質。比如,在戰爭中無往不勝,即使是特洛伊的第一勇士赫克托爾也死在了他的手裡;不畏豪強,為了榮譽,絕不退讓,希臘聯軍的首領阿伽門農要搶走他的女奴,他憤然離開軍營,要求阿伽門農道歉;為了替戰死的朋友報仇,他拋開與阿伽門儂的私人恩怨,重回戰場殺敵;憐憫於特洛伊國王的愛子深情,他讓國王帶走了兒子的屍體等等。

這樣一個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總會勾起人們對他的愛戴和讚美。

《荷馬史詩》為什麼要讓戰神阿喀琉斯戰死?

但在塑造阿喀琉斯形象的時候,作者故意為其留下了一個弱點,那就是他的腳跟。阿喀琉斯在出生時被其母親握住腳踝浸泡在冥河水之中,因而刀槍不入,但由於腳踝沒有被浸泡,所以成為了其唯一弱點,這也是“阿喀琉斯之踵”一詞的來源。

結果,他竟死在了由於貪戀美色而引起整個戰爭的特洛伊國王的小王子帕里斯的箭下。一個無比高大的英雄死在了一個好色之徒的手裡,這與古希臘人對英雄崇拜的文化好像有點不相符。

《荷馬史詩》為什麼要讓戰神阿喀琉斯戰死?

但是,如果我們將注意力轉到史詩的第二部,也就是《奧德賽》的時候,你會發現《奧德賽》的主人公奧德修斯所具有的品質與阿喀琉斯有所不同。

奧德修斯足智多謀,阿喀琉斯如此英勇都沒能攻下特洛伊城,卻被他用“木馬計”攻陷了。阿喀琉斯在戰爭中英雄無敵,無人能擋其鋒銳,而奧德修斯在戰爭結束後返回希臘的途中遇上了重重磨難:克服海神波塞冬的阻撓,戰勝魔女基爾克,抵擋海妖塞壬美妙歌聲的誘惑,穿過海怪斯庫拉和卡呂布狄斯的領地,擺脫神女卡呂普索的挽留等等。最後,奧德修斯返回故土,殺死了覬覦他妻子和財產的人,收穫了最終的幸福。

《荷馬史詩》為什麼要讓戰神阿喀琉斯戰死?

奧德修斯在一個又一個困境中不屈不撓,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耐心去戰勝困難。他想獲取勝利要比阿喀琉斯難得多,但他的結局卻比阿喀琉斯好得多。

可見,作者更希望人們用理性和智慧去生活,要看清自己的弱點,學會忍耐和堅持。這與後來古希臘哲人審慎和反思的生活習慣遙相呼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