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许昌事故技术点剖析 金杰总结演出安全三步走

5月12日,行业内无数人在关注中国规模最大的广州国际专业灯光音响展览会,大家都在一片祥和欢欣的气氛中感受着行业的盛事。然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河南许昌,却发生了一件震惊行业的大事,在一场公益活动中,发生了舞台灯架倾倒事故,致1人死亡,5人受伤(1日重伤,4人轻伤)。公益活动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出了事故,就变成坏事。必须重视演出安全,莫要让好事变坏事。

从事故现场视频来看,是龙门架上灯具过载,龙门架下没有重物支撑,导致龙门架倒塌。这起演出事故可以说是没有太多舞台机械的技术难点,简单点说就是临时舞台搭建方没有演出安全意识,严重点说就是罔顾人生安全。这十分让人痛心,不断重复要将演出安全放于首位,但总是有人漠视演出安全。

许昌事故技术点剖析 金杰总结演出安全三步走

全国剧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金杰老师聊到这起事故,十分感慨,并作出呼吁:希望行业里的所有人,多点认知(对技术标准),多点敬畏(对法律法规),多点重视(对质量安全),少点贪欲(唯利是图),少点投机(事无底线),就不会总发生这样的演出安全事故。金杰老师还就这起事故,分享了如何规避这类演出事故的经验和心得,希望今后不再发生这样的演出安全事故。

许昌事故技术点剖析 金杰总结演出安全三步走

演出安全三步走

金杰老师认为:无论是在剧场内还是临时搭建舞台的演出,首先进行危险源识别、再进行风险等级评估,提高演出场所安全风险的认知度,最后制定规避方法及应急预案,确保演出活动的顺利进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识别危险源

首先需要识别危险源,在现场有哪些地方会对演出产生威胁的源头,如: 火灾、漏电、摔伤跌落、倒塌挤压、系统故障、器材损毁、风雪雨雷、恐怖滋事等。临时搭建舞台的场所各不相同,因此危险源也有不同,在体育馆内搭建临时舞台与在市民广场内搭建临时舞台的危险源是有区别的。

例如在本次许昌事件中,临时搭建的舞台是在许都公园的广场上,由于使用到龙门架作为现场演出器械,那么演出器械倒塌就是危险源之一。识别龙门架是否牢固,承载重量是多少,这些工作都是危险源的识别。

许昌事故技术点剖析 金杰总结演出安全三步走

风险等级评估

在识别危险源之后,对于所有危险源对演出的威胁等级进行评估,风险类型如:坠落、滑倒绊跌、坍塌失重、倾覆倒塌、火灾、触电、系统失控、设备失灵、疏散踩踏等。

首先要评估的是有多少危险源在威胁着演出安全,再评估多个危险源对演出威胁的等级排列。同样的,每一个舞台的场合都不一样,因此每一处演出的风险评估都没有固定,但道理是相通的。

就本次许昌的事件中,临时舞台搭建方对于龙门架存在于舞台上的风险没有充分的认知,那就更别提对于龙门架风险等级的评估了。

许昌事故技术点剖析 金杰总结演出安全三步走

制定规避方案及应急预案

识别了危险源,对各个危险源做好风险等级评估,自然需要相应的规避方案以及应急预案。有了规避方案就等于提前将危险源的威胁降至最低,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率;应急预案是万一真的出现了事故,也会有最快、最直接、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将事故的影响降至最低。

在许昌的这起事故中,规避方案可以有很多,可以是换一个承载重量更好的龙门架,也可以直接不使用龙门架、也可以在龙门架下加上重物支撑或用绳子加固,甚至不挂这么多灯具等等规避方案都有可能规避这次演出事故。

许昌事故技术点剖析 金杰总结演出安全三步走

编后语:

在许昌龙门架倒塌事件中,很显然搭建方没有做到自己该做的事情。演出安全的第一步识别危险源就没有做,更何况是后面根据危险源做的风险等级评估和制定规避方案及应急预案。这是十分让人痛心的事情,这起事故不是什么有很高技术含量的舞台器械,只要稍微注意一点使用龙门架的安全,就完全可以避免,然而事故就是这样发生了,发生在母亲节的前一天,一位女士因此而逝去。

事后的责任追究不是我们能做的事情,但将演出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传播出去,将国家安演出安全=全的意识牢记于心,这是我们行业内每一位从业者都能做到的。珍爱生命,真心希望所有工程搭建方将演出安全放在首位,让演出安全事故永远不再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