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社群營銷:五三二的社群創投方法

此文作者為西海社群創始人付巖。

“五三二”的社群創投方法論,是一種以社群思維作為基礎性指導的創業投資操作方法,更適用於早期創業投資領域,對於資深的投資人也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簡單地說,“五三二”社群創投方法論把以人為本作為出發點,並一以貫之地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五”是指50%看創始人和團隊,“三”是指30%看創新能力,“二”是指20%看行業趨勢。
社群營銷:五三二的社群創投方法

第一,50%看創始人和團隊。

在創投領域,沒有比投資到好的創始人和團隊更重要的事情了。因此,對於投資人來說,對人的考察和判斷就是最重要的一門功課。如何能夠練就一雙慧眼,是一個投資人不斷修煉、不斷精進的過程。

投資大師巴菲特先生曾說過,判斷一個人最重要的是看三點:正直、智慧、活力。著名天使投資人徐小平老師對創業者有三個選擇標準:真格、真知、真我。如果仔細推敲,你會發現他們兩位對於看人的方法其實是一致的:正直是一種真格,智慧是一種真知,活力是一種真我,他們的觀點給我們帶來非常重要的啟發。

社群創投方法論則在借鑑巴菲特先生和徐小平老師觀點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強調,創始人是否擁有魅力人格對創業是否成功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創始人和團隊應該具備一種以人為本的思維方式和能力。

投資人需要考察的是,創業者的目標到底是什麼?有沒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來支撐這種目標的實現?創業者是否具有真正的社群思維?是否能夠認識到用戶是企業價值的根本?能否將用戶的精神需求放在與功能需求同等甚至更加重要的位置?

所以,對投資人來說,運用社群思維,就是認清兩個層面的以人為本,即一個創業公司的價值是以創始人和團隊為本的,而一個創業公司能否取得成功則是看創始人和團隊是否能真正做到以用戶為根本。

投資人運用社群創投方法論,除了考察創業者的價值觀來判斷其創業的真正目的,還應該注重考察創始人和團隊是否具有五種能力,即思維能力、學習能力、應變能力、抗壓能力和互補能力。
社群營銷:五三二的社群創投方法

第二,30%是創新能力。

創新是支撐創業取得成功的核心能力。我始終堅信“無創新,不創業”。投資人在考察創業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時,最關鍵的就是研究它是否真的實現了某種創新。在創業領域,創新可以歸納為兩種:一是技術創新,二是模式創新。

首先是技術創新。

它是指生產技術的創新,包括開發新技術,或者將已有的技術進行創造性地應用,這是最難的。科學是技術之源,而技術是產業之源,技術創新建立在科學發現的基礎之上,而產業創新則主要建立在技術創新基礎之上。因此,技術創新的意義非常重大,也是投資人真正渴望尋找的稀缺資源。一次成功的技術創新投資,不但可以為投資人帶來高額的金錢回報,更重要的是可以實現令人振奮的、巨大的社會價值。

對於技術創新的投資、引導和培育,是一個關乎國家民族未來的重大課題,也是中國政府和領導人始終高度重視並全力支持的重要事業。2016年7月,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與中青創投正式簽署合作協議,攜手成立了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創業投資引導中心(以下簡稱“創投引導中心”),由我擔任創投引導中心主任。我們雙方的願景是共同打造國家級的海歸技術精英創新創業平臺。

創投引導中心將服務真正具有技術創新能力的海歸精英,將通過成立中國海歸精英創新創業聯盟、中國海歸精英創新創業高峰論壇及全球創業大賽、中國海歸精英創新創業母基金等舉措,為全球華人技術精英歸國創業提供五項落地服務,包括對接政策支持和研發生產落地、優化適合中國市場和消費習慣的商業模式、搭建並不斷完善本土化的人才團隊、拓展用戶渠道和迅速引爆品牌傳播、對接融資服務和做好全面資本規劃。

我們希望通過5~10年的不懈努力,推動一大批具有真正技術創新能力的華人精英不斷迴歸、報效祖國,為未來10年以後中國的核心競爭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次是模式創新。

模式創新就是指商業模式的創新,它是目前全球創業形態的主流,是投資人需要擦亮雙眼去辨別和洞察的。現在中國99%的創業都是商業模式創新,就是為了去掉原有的中間環節,不斷降低各方成本,不斷提升系統效率,不斷提升服務品質,這也是“互聯網+”或“+互聯網”的真諦。

在創業領域,我們會發現真正的技術創新是非常有限的,而商業模式創新卻存在著大量的抄襲和模仿,導致當前創業的失敗率非常高。 商業模式創新的精髓是實現企業與用戶之間的路徑最短化。它需要把用戶作為考慮一切問題的出發點,有了基礎的忠誠用戶的支持,就有機會不斷強化品牌傳播,就有機會不斷裂變新用戶,商業模式創新才能夠越走越遠,否則就是空談。這就是我反覆強調社群思維對於創新創業的重要意義。


社群營銷:五三二的社群創投方法

第三,20%看行業趨勢。

行業趨勢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賽道”理論。行業趨勢是創業的方向選擇問題,方向對了,努力才有意義。

投資人對於行業趨勢的理解一定要更加深刻才能讓創業者信服,才能讓自己的投資業績不斷取得突破。 在大行業裡有很多細分的垂直行業,絕大部分公司都在做垂直細分行業,我認為垂直細分行業是未來創業方向選擇的主流。在這一點上,我非常贊同創業黑馬集團創始人牛文文老師的觀點,“垂直創業是未來資本市場主流生態”。

每個垂直細分領域會有越來越多的創業公司取得成功,它們會在實現價值鏈的突破以後,再橫向去做價值網、價值平臺乃至價值生態。 我們看得見的大行業,比如健康、醫療、教育、環保等,都是我們不斷嚮往的且可以提高人的生活質量的方向,這些朝陽行業非常令人期待。當投資人研究細分行業的時候,有必要做足功課,大行業要看5~10年的發展,細分行業要看3~5年的變化。

投資人需要研究細分行業裡的競爭格局,去思考用戶需求的滿足還有哪些更好的解決方案,特別是看一個創業公司能否突破功能商業的“用戶無感、競爭無度、品牌無格”的束縛,能否進入到精神商業的軌道去不斷實現企業的“品牌人格化”和“魅力人格體”。
社群營銷:五三二的社群創投方法

如果一個創業公司懂得用戶是企業存在的根本,能夠不斷去學習如何經營自己的深度用戶關係,就有機會突破功能商業的殘酷競爭格局,在精神商業的戰場上不斷取得新的捷報。 因此,我倡導投資人應該去了解一下以用戶為本的社群思維,以用戶為本才能不斷跟蹤用戶需求的變化趨勢,才能把握住行業趨勢變革帶給我們的投資機會。

我是劉志偉,一個有溫度、有態度、有深度,不站隊的營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