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 “剩女”婚配困境,女性风貌、视界及事实

“剩女”婚配困境,女性风貌、视界及事实

常言道: 有剩男,无剩女。这是基于传统男权优势与性别失衡的客观事实而形成的一种择偶思维定势。跨入21 世纪,情势发生戏剧性变化,“剩女”作为一个调侃与嘲讽意味的词汇被网络传媒大肆渲染,从网络空间走向生活情境。究竟何为“剩女”?教育部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中对此做出官方界定: 形容那些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的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的未婚女青年。公众称呼她们为“三高女”和“白骨精”,“三高女”: 眼光高、人气高、收入高; “白骨精”: 白领、骨干、精英。媒体戏称为“3S 女郎”与“剩族”。“3S”: Single( 单身) 、stuck( 卡住了) 、seventies( 70 年代出生的) 。“剩族”则为过了最佳适婚年龄还有勇气继续为寻找伴侣而奋斗的女性群体: 其中25 ~ 27 岁称之为“剩斗士”,28 ~ 31 岁称之为“必剩客”,32 ~ 36 岁称之为“斗战剩母”,36 岁以上称之为“齐天大剩”。就女性个体而言,比她们大的已经有了小孩,比她们小的也正在或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相比之下,她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剩下来了。在城市化浪潮中,越来越多适龄都市未婚女性面临这种个体婚配不适。目前聚集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大龄单身未婚女性数量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引发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有效的理论介入迫在眉睫。

“剩女”婚配困境,女性风貌、视界及事实

博弈论原本是一种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数学决策方法,研究公式与程序结构间的相互作用,预测行动前后策略变通,后来社会家把它广泛应用于社会交往与互动选择的研究中。使用博弈视界来理解和预测个体行动的因果或相关关联,分析社会互动中的个体预测与实际行动的差异,考究实际获利与沉没成本的性价比较,探究其行动策略与路径优化。女性婚配互动作为社会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博弈视界参照下,女性个体基于两性信息的了解并利用对方行动取向,调整自我婚配策略实现期待的婚配目标。现代女性视婚配行动为一种全新的两性博弈活动,在当代两性平等竞争格局下,女性利用自身优势并权衡异性方向来变换自己的择偶标准与行动策略。博弈论作为研究互动决策理论来源之一,可以有效分析女性在婚配过程中遭受困境的利弊态势与内外选择的优劣,从而采取相应策略变通实现有效的婚配行动。

“剩女”婚配困境,女性风貌、视界及事实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讲到: 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这昭示出社会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男女互动的历史,婚配互动必将从原始被动的生育分工发展为主动的利益缔结,最终走向情感的自由联合。现代婚配作为一种典型社会行动,摆脱了传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被动,在婚姻必然王国中展现一种两性直面博弈态势,两性均为理性经济人,都期待实现婚配利益的各自最大化。第一,博弈的诉求。女性在择偶诉求中不断调整与整合自身策略,从自身的实际或虚拟诉求出发,在情感与功利之间寻找策略平衡。第二,博弈的标准。一是女性受累于男权依附文化的熏陶,利用婚配来寻找心理依靠,排除内心的恐惧,主张阳盛阴衰上位,凭借自身优势在婚配中要求异性具备较高外在条件。二是女性为了获得家庭掌控与婚姻话语权,在择偶博弈中利用自身优势采用阴盛阳衰下位,用职业崛起来抗争婚姻家庭地位的弱化。第三,博弈的阶段。由于婚配互动存在交往深度的递增,博弈的阶段一般从非合作到合作博弈。两者区别在于博弈双方是否存在情感、责任、利益等纽带约束彼此的互动。第四,博弈的状态。从时间序列性看女性婚配博弈一般从静态走向动态。静态婚配博弈在于两性同时选择,按照社会交换范式的主张: 当对方做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当对方不再做出报答性反应就停止的行动。女性婚配的囚徒困境主要受制静态博弈制约。动态博弈在于两性婚配次生行动先后顺序,从女性婚配后果层面调整下一阶段择偶选择。第五,博弈的类型。对异性了解程度及信息掌握多少将女性婚配博弈分为完全博弈和不完全博弈。前者对进入婚配情景中的异性特征、策略及收益函数有精准的分析,在强社会网络关系中较多。后者信息掌握不足,在弱社会网络关系中较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