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放生树救下野鹦鹉

第一次对大绯胸鹦鹉留下深刻印象是在四川雅江县。

那是在十几年前了,陪着两个老外科学家到雅江考察。在帕姆岭山脚下遇到来迎接的雅江林业局干部李八斤,他是个藏族汉子,为人干练。他看了看我们的车,说:“我就料到你们的车不行,多带了一辆车过来。山路太窄,外面来的越野车宽了,反而走不了这里的路。”挤上雅江林业局的北京吉普上山后,不能不佩服李八斤的远见。我们从大城市开过来的越野车各方面性能都不错,乘坐也舒适,但要在这么窄的悬崖小道上挤过去,不仅是车不行,估计司机也不敢开。

放生树救下野鹦鹉

雅砻江边横断山区的大森林和小村庄。 (田犎/图)

两个老外被外面的路吓到了,轻声地嘀咕:“It is crazy, why we come here!(太疯狂了,我们干嘛来这儿!)”

318国道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够惊险了,居然还要离开干道钻进大山深处,所谓路就是悬崖峭壁上刻出的一道痕,泥土路面高低不平,边上没遮没栏,下面就是万丈深渊。

四川省的雅江县处在横断山区内,夹在大雪山山脉和沙鲁里山山脉之间,雅砻江从这里纵贯南北。雅砻江两岸的峡谷落差很大,从峡谷底的一千多米一直到高山的四五千米。高山峡谷区平地很少,要不是在山顶上一些平缓的台地,要不是峡谷底少量平地,都是极其宝贵的,连雅江县城也是硬在雅砻江边见缝插针地挤出一小块地方建成的。在这种地方开车对司机的胆量和技术都是极大的挑战。

突然李八斤指着窗外喊:“大绯胸鹦鹉,大绯胸鹦鹉!快看!”

窗外的松林间一群绿色的鸟儿大概是受了车声惊扰,扑啦啦飞起来,发出很大的叫声。两专家来了兴趣,赶紧叫停车,抓相机抓望远镜。大绯胸鹦鹉个头比较大,算是中型鸟,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嘴壳是红色的,脖子上有半圈黑斑,就像打了个黑领结,两只眼睛间有一条黑色的条纹,我们开玩笑说那是戴着银行劫匪的眼罩。它的羽毛基本是绿色的,但胸口一块是绯红色,所以叫绯胸鹦鹉。看着这群漂亮的鸟飞翔在林间,我们一下子兴奋起来,车里的紧张氛围也得到了缓解。

大绯胸鹦鹉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绯胸鹦鹉的一种。绯胸鹦鹉一共八个亚种,分布在从东南亚中南半岛一直到中国的横断山区这片广大的区域里。雅江是这种鹦鹉分布最靠西北的一个边缘地带了。

放生树救下野鹦鹉

大绯胸鹦鹉“肖像图”。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说起绯胸鹦鹉,估计很多人觉得名字生疏,在花鸟市场上,它被叫做四川鹦鹉。其实好些“京城老少爷们”提着鸟笼子遛鸟,笼子里面装的就是这种绯胸鹦鹉。在鸟市上一些黑店老板会故作神秘地给你说那是高原特有种,以前都是给皇宫和旗人玩的高贵鸟,多年前一只大绯胸鹦鹉的卖价就已经在1500元到3000元之间。

鹦鹉的贩卖在中国是个普遍的事情,也很难监管。确实有一些是人工饲养繁殖的,但难度甚大,要模拟野外的大树树洞给鹦鹉繁殖确实太不容易。于是就有人把目光投向了野外的种群。

雅江县由于地表崎岖,海拔高差大,在不同海拔高度上分布着不同的植被类型,从一千多米的松林到高海拔的冷云杉林、高山栗树林再到高山草甸,森林群落非常丰富,依赖森林生活的物种也特别多。这里也是非常难得的大绯胸鹦鹉的栖息地。当地藏民非常喜欢这种色彩艳丽的鸟,它们二三十只一群吵吵闹闹地在林间飞舞,总能让林间徒步的人心头一喜。

不过,鸟贩子比当地人更喜欢它。随着大绯胸鹦鹉在花鸟市场的价格水涨船高,鸟贩子的探索触角就伸到了横断山深处的雅江。每年春天三到五月是鹦鹉的繁殖季节,鹦鹉妈妈要在巢里面安安静静地孵蛋约二十多天,之后幼鸟的哺育又是一个多月。这个时节是鹦鹉妈妈和小宝宝最脆弱最容易被伤害的时候。

鸟贩子们也就盯上了这个时候。停在树洞里的鹦鹉比飞舞的鹦鹉更容易捕获,而且拿着幼鸟回去马上就可以冒充是人工繁殖的。但要爬树可就不容易了,于是鸟贩子们想出了更毒的招数:直接把树砍到,然后掏鸟洞!

放生树救下野鹦鹉

进入雅江县的横断山林区,只能是“个子”比较小巧的北京吉普。 (田犎/图)

江卫是李八斤的同事,也是藏族人,不管从藏族的还是汉族的审美标准,那绝对是人见人爱的大帅哥。他对鸟贩子的所作所为早已经愤恨不已。年轻的时候,他也曾经离经叛道啥都干。后来学了驾驶,开着车跑318国道,他才有了变化,按他的话说,“冬天开车翻不完的山,踩着油门脚都在打散散,不自觉地就抖得不行啊。冰雪路上,哪怕打了防滑链都控制不住。人家觉得当司机好了不起,哪晓得翻一次山就是过一次鬼门关。”

心里怕了,也就有敬畏了。每次出门,老妈妈都要给他念经。有一次,他热血上涌,把货车稍微铺垫一下就带着众亲戚就开车去拉萨朝圣。走错了路,天黑时分,卡车还在艰险的山路上挣扎前行,好几次他都害怕走不出去了,众人也怪他怎么那么冒失。只有老妈妈,一句责怪没有,就坐在他身边,默默地念经。从那次历险以后,他突然觉得妈妈很伟大,后悔以前没有听妈妈的话,决心浪子回头,后来各种机缘就到了林业部门成为了一个生态保护者。

雅江地广人稀,那么多山林,能管住不发生火灾没有滥砍滥伐就不容易了。大绯胸鹦鹉这种国家二类保护动物,也没有啥人关注,其实管和不管,对于江卫、李八斤这样的干部来说,完全可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可是,藏族人心里头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盗猎的痛恨,保护大绯胸鹦鹉这事就成了他们的心结。但雅江地广人稀,到处是高山峡谷,就算知道哪些地方有大绯胸鹦鹉栖息,你也很难派人天天去守着。再说鸟贩子们神出鬼没并且跟一些当地人勾结,防不胜防。就算你知道哪里有人砍树了,到现场至少得半天,没等人到别人早就得手跑了。这可怎么保护?

2009年开始,我有幸到雅江去推动我们的保护项目,就跟李八斤、江卫商量,能不能找个法子把大绯胸鹦鹉保护起来。我们就又坐着林业局的北京吉普在高山峡谷的小道上颠簸,到各个地方去做调研。江卫把我们带到雅砻江边高台上的扎嘎寺,扎嘎活佛对砍树捉鹦鹉的事情也很关心,经常在法会上劝勉众人不要杀生,也不能去帮助别人捉鹦鹉。于是我们就跟活佛商量,除了宣传教育,还有没有啥好方法?最后大家想出来一招:放生树!

在藏区有这样的传统,觉得万物有灵,不仅动物,连树木、山河都有生命的。当家里有灾有病的时候,除了拜菩萨以外也会对大树祈祷,有些类似于汉族人的许愿。比如家里有老人,为保佑老人的健康,家人会找一棵大树祈祷,然后把经幡挂在这大树上,以后定时拜祭,老人的健康长寿就跟这大树关联在一起了。这棵大树以后别人不能再动了,谁要敢砍这棵大树那就是跟我家为敌,这又被称作放生树。当地藏人走到林子里一看到那经幡的标志就知道,这棵树不能乱来,要守规矩的。

主意虽然好,但还是让人有些顾虑,“这个会不会被上级批评哦,说我们搞封建迷信?”我说:“国际上有一个说法,叫神山圣境保护区,就是被当地宗教文化视为神圣的地方,当地人有权利把它保护起来。”最后李八斤来拍板:“也不要啥子都害怕嘛,我们先来做实验看效果。出了问题,我来担起嘛。”体制内有这样一批想做事有担当的基层干部,还真是让人感动。

放生树救下野鹦鹉

活佛在给放生树挂经幡。 (江卫/图)

定下了主意,林业局就跟扎嘎活佛合作起来,去做放生树。江卫带人先在寺庙到雅砻江边之间踏勘,在森林里选出大绯胸鹦鹉经常活动的区域,然后去把活佛请出来开坛做法念经祈祷,把经幡挂到那片区域的大树上。自此,周围藏族社区都知道那些是活佛念过经挂了经幡的,外人不能随便触碰,相当于当地藏民每个人的眼睛都会盯着这些树,也就等于依靠传统文化把大绯胸鹦鹉的繁殖区域“封禁”了。就这样,内鬼没人敢做了,外来的鸟贩子们也有所忌惮了。

从那以后,大绯胸鹦鹉的栖息地恢复了平静。李八斤和江卫也一步步成长为生态保护的带头人,后来又做了很多了不起的工作。

这次新冠病毒的肆虐给国人带来了很多反思,希望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能进一步修订完善,对非法捕猎和贩卖野生动物进行严厉打击。希望像大绯胸鹦鹉这样的美丽生灵,能够长久地自由地生活在它们的世界里。

田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