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TCT和HPV有什麼區別?

丘嶽


TCT即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是一種宮頸細胞學檢查,通過顯微鏡對宮頸細胞進行形態學分析,是宮頸癌篩查最基本的方法。宮頸細胞HPV DNA檢查是一種病毒學檢查,篩查宮頸細胞是否有HPV(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兩者均是宮頸癌篩查方法,常聯合應用於臨床。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但其發展進程一般較長,通常早期篩查、監測可免於發展成宮頸癌。宮頸癌與HPV(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密切相關,HPV病毒在人與動物中廣泛存在,有諸多分型,其感染有高度組織特異性,10餘種與宮頸病變有關,其中最為高危的為HPV 16型、18型,在宮頸癌患者中約佔70%。HPV病毒主要通過性接觸獲得,大多數女性一生中均曾感染過,90%的女性初次感染後1-2年可通過自身免疫系統自然消退。反覆持續高危型HPV感染者最終可發展為宮頸癌,這一進程的時間中值為15-25年。所以篩查及監測是掐斷宮頸癌進程的重要手段。


宮頸上皮主要包含由鱗狀上皮細胞和柱狀上皮細胞,兩種上皮交界處為宮頸癌好發部位,宮頸癌篩查通常取該部位細胞進行TCT、HPV DNA檢查,而對於全子宮切除術後的患者,即使術中已將宮頸切除,但陰道殘端仍有發生宮頸癌風險,篩查通常取材陰道殘端的上皮細胞。2016年美國婦產科協會(ACOG)發佈的關於宮頸癌篩查的指南指出,建議宮頸癌篩查從滿21歲開始,21-29歲女性可每三年行TCT檢查,30-65歲女性可每5年進行TCT+HPV DNA聯合篩查或每3年進行TCT檢查。目前貼合我國情況的相關權威指南未出臺,較於國外發達國家,我國宮頸癌疫苗尚未普及,所以篩查比較積極,臨床中通常建議滿21歲有性生活女性每年進行TCT+HPV DNA聯合檢查,若均陰性可三年篩查一次。如篩查結果出現異常,需遵醫囑根據具體結果進行進一步檢查,並遵醫囑定期複查。



生殖專家李媛


您好,兩者最大的區別是一個是細胞學檢查,可以檢查現在是否有發生癌變或者癌前病變;而另一個是病毒檢查,HPV持續陽性可能會引發宮頸癌。

TCT檢查是宮頸的液基細胞學檢查,是目前國際上應用最廣泛的宮頸病變篩查技術。

進行TCT檢查時,使用專用的宮頸刷,刷取宮頸表面以及宮頸管內的脫落細胞,然後通過全自動細胞製備技術,將細胞進行製片、染色及觀察。通過TCT技術,可以100%發現宮頸癌,並且可以發現部分宮頸癌前病變,以及黴菌、滴蟲、病毒、衣原體等感染。

因為宮頸癌的發生首先是細胞層面的變化,通過TCT的細胞學篩查,可以最先在細胞層面上發現變化,使早期的宮頸癌篩查率大大提高。與傳統的巴氏塗片法相比,宮頸癌的檢出率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以上。針對這部分通過篩查發現的早期宮頸癌,經過治療後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甚至有一部分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可以採取保留子宮治療,手術後仍然可以保留生育能力。

HPV是一種病毒,近年來的研究發現99%的宮頸癌患者都存在著HPV感染。

雖然說HPV感染可能導致宮頸癌的發生,但是處於生育年齡的女性本身都是HPV病毒的易感染體質,只不過有大概80%的人可以在感染後1-2年內將病毒自行清除,並不會導致宮頸癌變。如果只是單純的發現HPV感染,還需要進一步做TCT細胞學檢測。只有當HPV病毒感染同時合併有細胞學變化時,才需要進一步明確是否存在宮頸癌或癌前病變。如果只是單純的HPV感染,細胞學無改變,那不需要緊張,定期複查就可以了。

TCT檢查和HPV檢查兩者都可以作為宮頸癌的篩查方法,但是不推薦單獨進行HPV篩查。由於30歲前(尤其是25歲以前)的女性HPV感染自然清除率比較高,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恐慌,可以從30歲以後再進行HPV和TCT的聯合篩查,30歲前單獨進行TCT篩查就可以了。


郭醫生小課堂


TCT和HPV都是宮頸癌篩查的手段。

在解釋這兩個檢查方法之前,先來介紹一下宮頸癌這個女性健康殺手。


宮頸癌是危及女性健康的第二位惡性腫瘤(首位是乳腺癌),是在叫“HPV”的病毒的長期侵擾下,宮頸逐步發生癌前病變,未予治療的癌前病變,逐步進展成宮頸癌。

在女性發生宮頸癌之前,宮頸已經發生了癌前病變或者叫上皮內瘤變,可以通過檢查手段發現,這個檢查就是宮頸TCT。

TCT檢查是通過篩取少許宮頸細胞,進行細胞學水平的檢測,同時還可以檢測是否存在陰道炎等異常。是一個無創、簡單、準確率較高的宮頸癌篩查方法。



HPV檢測有多種方法,但是均是檢查宮頸內是否存在HPV病毒感染,如果存在HPV病毒感染則提示,宮頸可能已經存在病變或者未來可能會發生病變。

年輕女性體內HPV病毒感染往往是一過性的,身體可以自動清除,即使檢查存在HPV病毒感染,也不必治療(也沒有藥物可以治療)或者擔心。

年輕女性沒有性生活,或者<27歲,可以注射HPV疫苗以預防宮頸癌。


但是中年女性的HPV病毒感染則不易被身體清除,容易導致病變。

所以如果年輕女性檢查TCT有問題,那就應該要,做進一步的陰道鏡檢查,明確診斷。如果僅僅是HPV感染而TCT正常,不需要特殊處理,定期複查就可以了。

中年女性檢查TCT或者HPV有問題,建議密切隨訪或者陰道鏡檢查。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獲取更多女性健康知識和孕期保健,歡迎關注小超人頭條號。


婦產科小超人


近年來,宮頸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其發展趨勢也愈發年輕化。如何防治宮頸癌成為當前的研究熱點,在臨床上,宮頸癌篩查項目以HPV檢測和宮頸TCT檢查較為常見,那麼,兩種檢查該如何區分呢?

導致宮頸癌發生的因素眾多,HPV感染是目前公認的導致宮頸發生病變的“元兇” 之一,尤其是持續性的高危型HPV感染,會極大地增加宮頸癌的患病風險。HPV,即人乳頭瘤病毒,它是存在於自然界的一種易以人體為主要宿主的病原體,人體感染該病毒後,多數可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統將其清除,但也有少部分人清除不全。作為宮頸防癌篩查第一道關卡的TCT檢查,主要通過採取宮頸及頸管內的細胞,然後使用液基薄層細胞檢測系統進行檢測,它重在觀察宮頸細胞是否發生異常改變。雖然TCT檢查對宮頸癌細胞的檢出率高達90%,但TCT檢查並不能除外HPV感染。而HPV檢測的出現,則彌補了TCT檢查的缺陷,它是通過取病變組織或局部組織粘液進行HPV-DNA檢測,從而觀察是否存在HPV感染,目前已經成為宮頸癌篩查的重要補充手段。

綜上所述,TCT屬於細胞學檢查,主要觀察宮頸細胞是否發生了異常變化;HPV檢測則是觀察宮頸是否存在引起宮頸病變的病毒感染。單一的TCT檢查並不足以評估女性罹患宮頸癌的風險,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建議每年要做一次宮頸TCT和HPV檢測,以提高篩查的敏感性和總體有效性。

本期答主:周師師,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婦科檢查中,所謂的TCT是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的縮寫,而HPV則是人類乳頭瘤病毒的縮寫,這兩項檢查都是宮頸癌相關的檢查項目。

那麼究竟這兩個檢查哪個更靠譜那?小糖來給大家說道說道。


女性的子宮頸是由很多細胞構成的,每個細胞就像是忠誠的衛士一樣保護著我們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宮頸細胞由於各種原因比如說管理不善,敵人的威逼利誘,一些士兵逐漸失去了自己的忠誠,叛變了自己的國家,這個時候,宮頸癌就有發生的苗頭啦。但這個過程往往需要數十年的時間,其中,入侵的敵人就是HPV病毒,它們用盡各種手段讓士兵叛變,引起混亂。當然,我們的身體也不是坐以待斃的,免疫系統會採用各種方法對叛變的士兵進行圍追堵截,一場場無聲的戰役不斷打響,戰爭的過程也就是宮頸癌發生、演變的過程。


那麼,上面兩項檢查是做什麼的呢?


TCT檢查就是查看部隊中有沒有叛變的士兵,以及叛變的程度,而HPV檢查就是查看是不是有敵人入侵想要發生叛亂。進行宮頸癌篩查就是查看是否存在癌細胞,所以最直接的方法是觀察是不是存在叛亂的士兵,也就是進行TCT檢查,但是從全面的角度來看,兩個檢查都是必需的。同時,TCT和HPV檢查建議每年檢查一次,如果出現結果異常的情況,應當根據醫生的建議,適當縮短檢查的時間。

顧小花

Suin

Apple·蘋

知麻糖


知麻糖


這兩個檢查都是體檢當中排除宮頸癌的常用項目,雖然業內人士很明白,但是這麼些英文縮寫對於老百姓來說確實很難記。就好像小編學醫之間,總是傻傻分不清CT和MRI(核磁共振)一樣。

TCT簡單說就是一項細胞塗片的檢查,醫生把宮頸刷下來的細胞放在玻璃片上,通過顯微鏡看一看有沒有癌變的細胞。宮頸癌的癌細胞很容易脫落,因此這項檢查經常能夠發現一些端倪。

塗片檢查的優勢是方便,而且可以最準確地拿到細胞學的診斷。也就是說,塗片如果發現了癌細胞,那麼幾乎可以算是確診了。

但是塗片也有缺點,因為不是所有的宮頸癌都可以通過細胞學發現,或者不是每次都能發現。這就好像打漁一樣,雖然池子裡面生了魚,但也未必每一網子都能撈到對不對,總有漏網之魚。

所以這個時候,還需要輔助另外一個檢查。那就是HPV檢測

因為宮頸癌是目前少數的已知發病原因的腫瘤之一,大部分宮頸癌的病因是由於HPV,也就是一種叫做人乳頭瘤狀病毒的感染導致的,這種病毒往往是通過不衛生的環境,不潔的性生活史傳播的,當感染了這種病毒之後,宮頸上皮細胞會持續在病毒的感染下壞死,再生,壞死,再生……之後會逐漸出現變異。

一個正常的宮頸上皮細胞,大概需要5年的時間,會變成不典型增生的上皮細胞(癌前病變),然後再需要5年的時間,會轉變為宮頸癌。所以說是個相當漫長的過程。

HPV是通過刮片進行化驗的檢查,看的就是人體到底有沒有這種病毒的感染,如果有高危亞型(16,18等)的感染,那麼人患宮頸癌的概率會大大增加。

換句話說,用剛才的例子,就好像是把池塘裡面的水進行檢測,看看有沒有魚的DNA成分。

但是HPV的檢查雖然方便,簡單,但是不是所有HPV陽性的患者都有宮頸癌,也不是所有宮頸癌的HPV都是陽性。

所以說,HPV是看池塘裡的水,TCT是抓池塘裡的魚,兩個項目是從不同的角度來排除宮頸癌的,兩者是非常好的補充,因此在每3-5年的時間,可以進行兩項檢查,基本就可以把宮頸癌排除了。


北大腫瘤王興醫生


1、HPV和TCT檢查區別

HPV病毒即人乳頭瘤病毒,和乳頭可沒關係,和宮頸有關係,99%的宮頸癌患者都存在HPV感染,HPV檢查是通過取宮頸分泌物進行的。

TCT即宮頸刮片,是從子宮頸部取少量細胞樣品置於顯微鏡下觀察,能100%發現宮頸癌。

如果不好理解的話,可以把子宮比作一座城池,HPV病毒是意圖攻破城池的敵人,這個敵人會偷偷潛入城池內策反城內的良民,HPV檢查就是為了查清楚城池內有沒有敵人潛入,TCT檢查的任務則是看看城池內有沒有良民被策反。

2、HPV和TCT檢查哪個更好

HPV檢查和TCT檢查該如何取捨呢?做了HPV檢查沒事是不是就說明沒有宮頸癌呢?做了TCT檢查沒事還有必要做TCT檢查嗎?答案是:最好兩個一起做。

雖然大多數宮頸癌都是感染HPV病毒造成的,但是就算沒感染HPV也可能得宮頸癌。

雖然TCT檢查能百分百發現宮頸癌,但是很難發現只感染了HPV病毒還沒開始病變或即將開始病變的情況。

所以說,HPV檢查和TCT檢查兩者無輕重之分,聯合檢查最靠譜。



中康體檢網


寫於hpv高危轉陰後

追溯到第一次查出hpv感染是2017年8月,當時對於這個病毒還沒有什麼概念,直到醫生說出會癌變,沒有藥物治療,頓覺天都塌了,好在當時我性生活時間很短,幾乎不可能發生病變。

但為了保險起見,我還是做了活檢……結果是慢性宮頸炎伴溼疣樣變,沒錯,除了高危,當時我還感染了低危病毒。詢問醫生是否需要手術,得到的回覆是未生育不建議手術,可以先觀察,彼時我剛結婚,其實是準備要寶寶的。

對於備孕,醫生的建議是等病毒轉陰……可遙遙無期的轉陰,加之擔心拖久了會癌變更加無法備孕,帶著忐忑的心情拖到了2017年11月,在諮詢了我們當地醫院一位專家後,她建議先備孕,因為病毒不可能立馬病變,如果短期內備孕成功,那麼可以生完再治。心底懼怕自己拖到最後無法當媽媽,於是決定立馬備孕。

老天眷顧,2018.1我查出懷孕了,整個孕期,我生活規律,飲食健康,無性生活,產檢一路綠燈後,我順利生了女兒,孩子很健康……這一年,我表面看上去很幸福,但我心裡卻一直懸著一塊大石,產後3個月,2018年12月,我決定複查hpv,心存僥倖心理,覺得這一年自己各方面狀況不錯,感覺自己會轉陰,然而現實打臉,病毒依舊,型號不變,繼續做活檢……當時心裡那種痛苦,真的是無法言語,結果出來,慢性宮頸炎……繼續半年複查。

今天,就是半年後,萬萬沒想到,居然轉陰了,分型和e6、e7都是陰性,開心到落淚……堅持吃海藻植物硒,感謝給我強大的免疫力,以後要更加熱愛生活,要運動,要!


用戶3478462800338574


什麼是TCT?


TCT是液基薄層細胞檢測的簡稱,TCT檢查是採用液基薄層細胞檢測系統檢測宮頸細胞並進行細胞學分類診斷,它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一種宮頸癌細胞學檢查技術,與傳統的宮頸刮片巴氏塗片檢查相比明顯提高了標本的滿意度及宮頸異常細胞檢出率。


什麼是HPV?


HPV是人乳頭狀瘤病毒的簡稱,目前共發現了超過100多種HPV。按照病毒是否會造成癌前病變或癌變, HPV被分為低危型和高危型2組。低危型HPV只會導致尖銳溼疣、皮膚扁平疣等良性的病變。高危型HPV含有癌基因組,會導致外陰、陰道、宮頸、肛門]等部位發生癌變病變甚至進展為癌。


其實,HPV是感染是非常常見的現象,感染率最高的人群在20-25歲、30-39歲 之間,也就是年輕的育齡期女性感染HPV非常普遍。

絕大多數HPV感染都是-過性的, 不需要任何治療僅通過機體的免疫力即可將其清除。-般而言,低危型HPV感染的清除時間大約在8個月,高危型HPV感染大約在13個月左右。只有很少一部分的HPV會造成病變,如果高危型HPV感染持續感染就可能引起癌前病變。只要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和陰道的免疫力就可以 加速轉陰和防止惡化。


平時多食用一些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抗病毒活性的食物,比如:蘆筍、葡萄、菠菜、番薯等等。堅持服用蜂皇漿口服液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多加鍛鍊,多做一些有氧運動,比如瑜伽、慢跑、自行車等等。陰道的衛生更不能忽略,平時使用清水沖洗,再堅持用EVA益生菌凝膠增強陰道免疫力,穿過的內衣褲要及時清洗使用消毒液消毒或者置於太陽底下暴曬。一旦發現感染HPV就要夫妻同治,治療期間禁止進行性生活,避免交叉感染和觸碰到疣體引起發炎。


女性健康微課堂


TCT是液基薄層細胞檢測的簡稱,HPV是人乳頭瘤病毒的簡稱,TCT檢查和HPV檢查兩者都可以作為宮頸癌的篩查方法,但是不推薦單獨進行HPV篩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