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王樹芬:全力讓村民早日遷入新居

王樹芬:全力讓村民早日遷入新居

王樹芬:全力讓村民早日遷入新居
王樹芬:全力讓村民早日遷入新居

“讓所有村民、每一個災後重建戶早日遷入新居,擁有一個舒適溫暖的家,是我最大的心願。”市五屆政協委員、通海縣興蒙鄉下村黨總支書記王樹芬發出錚錚誓言。自通海縣“8·13”“8·14”地震發生後,王樹芬就為搶險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奔走,為民族文化傳承與保護、村民增收致富獻計出力。

2020年新年前夕,下村一組村民華學團一家搬進了統規自建的新房,成為了全村第一戶搬進新家的災後重建戶。當過建築工人的華學團說,地震災害之後,老房子成為危房被拆除了,在空地上搭了一個小窩棚,裡面狹窄、光線又差,實在不好住,老百姓都希望趕緊建好新房,搬入新家,因此他家的新房子一建好,簡單裝修之後就搬進去了,先住著再好好裝修。

王树芬:全力让村民早日迁入新居王树芬:全力让村民早日迁入新居

王樹芬入戶走訪群眾

群眾所急就是村黨總支最先考慮的大事。為了讓無房戶早日入住新房,作為村黨總支書記,王樹芬一方面帶頭率先拆除原本符合村莊規劃的老房子,發揮好黨員的示範引領作用;另一方面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動員群眾拆除危舊房屋,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幫助困難戶解決重建啟動資金,做好災後重建規劃,及早安排災後重建工作。她說:“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我會積極向上級呼籲、爭取資金、爭取項目,做好規劃調整,改善少數民族地區基礎設施,讓村民、災後重建戶擁有一個舒適溫暖的家。”

王树芬:全力让村民早日迁入新居華學團的新房子就建在下村白沙凹新村。在那裡,一幢幢整齊劃一的民居依山而建,村前中心廣場極具蒙古族特色。
王树芬:全力让村民早日迁入新居

王樹芬說,下一步將重點規劃完善蒙古族特色村建設,建設道路、公廁等基礎設施,做好綠化美化,在民居建築上繪製蒙古族特色文化符號,讓白沙凹片區整體得到提升,增強村民的民族自豪感,體現蒙古族的民居特點,打造蒙古族特色的鄉村旅遊品牌,為獨具特色的南方蒙古族鄉村旅遊奠定基礎。

來到老村子,這裡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一片土牆、灰瓦的四合院呈現在眼前,黑色的石板路彎曲著向遠處延伸,這裡是第一批國家級傳統村落,古色古香的滇中蒙古族民居被完好地保留下來。王樹芬說,下一步,村裡將對老村落進行規劃與修繕,與白沙凹新村協同建設,共同打造美麗宜居新家園。

在千方百計為村民解決安居問題的同時,王樹芬還格外關注村民的增收問題。投資總額541萬元的下村“四位一體”建設試點項目正在加緊施工,預計1月底可完工。王樹芬經過多方調研提出利用項目建成的公房搭建電商平臺,把當地甜瓜、葡萄等特色農產品通過網絡銷售出去的設想,準備成立一個農業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銷售農產品,提高農戶的經濟收入。王樹芬說,政協委員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既然當了政協委員,就要為基層群眾發好聲,為地方發展建好言、獻好策,積極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戶收入,促進鄉村振興,讓蒙古族同胞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玉溪日報記者:崔永紅

審核:楊雪

王树芬:全力让村民早日迁入新居
王树芬:全力让村民早日迁入新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