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 周恩來最早制定的哪幾項規矩保證了我黨“特科”不參與黨內偵察

1927年11月,周恩來從廣東回滬後重組了中央特科。此時特科成員中有一些帶有江湖流氓習氣的人如顧順章等,熱衷於打打殺殺。周恩來針對這些不良傾向親自為特科規定了“三大任務一不許”──“三大任務”是搞情報、懲處叛徒和執行各種特殊任務,“一不許”是不許在黨內相互偵察。

周恩來最早制定的哪幾項規矩保證了我黨“特科”不參與黨內偵察

共產黨情偵部門建立更早,卻因力量弱小一度嚴重受挫

1924年國民黨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實行改組前,可謂是眾多派系建立的鬆散聯盟,孫中山只是名義上的領袖,黨內連中央委員會之類機構都沒有。蔣介石從這一年開辦黃埔軍校起家,翌年建立了自己的軍隊。他在北伐和1927年發動“四一二”反共政變時,利用的還是舊政府的偵探警察,以及與他有歷史淵源的青紅幫。直至1928年,蔣介石才建立自己的情報和特務機構。中統、軍統的規模在抗戰末期發展到頂峰,在編內勤(即專職特務)達幾十萬,成為人民痛恨的類似明代“東廠”、“西廠”或德國納粹蓋世太保的恐怖組織。

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成立起,由於在反動軍閥鎮壓下沒有合法活動條件,長期在地下狀態活動,只是在1924年至1927年間在國民黨當局轄區內才有合法地位。1925年8月,主張聯共的國民黨左派領袖廖仲愷被右派刺殺,據受傷被捕的刺客陳順交待,下一步還要暗殺共產黨,由周恩來、陳延年領導的兩廣區委就此感到有必要建立偵察保衛組織。當時周恩來安排在黃埔軍校任職的陳賡等人掌握一些武裝保衛力量,並開始在國民黨內建立一些內線,就此建立了中共最早的情偵工作,不過組織還不健全。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前,雖然中共中央事先得到內線零星報告,卻缺乏其核心層的決策情報,臨機又缺乏緊急應變決心,上海、廣州等地的黨組織都遭到突然襲擊,大批幹部和群眾骨幹因未轉移而遭捕殺。

1927年5月,從上海脫險的周恩來到達當時的中共中央所在地武漢,吸取前一段的教訓,為保衛中央安全建立了“特務股”(後稱特科),在各處建立內線,並組織了精幹的武裝保衛人員和秘密交通網。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共的專職情報機構建立倒要早於國民黨。

同年7月15日,汪精衛在武昌召開同共產黨分裂的會議,此前中共特科便得知動向,在漢口安排了十幾處秘密隱蔽地點。會後國民黨派人搜捕時,陳獨秀及中共中央所有成員都已不知去向。8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又在漢口秘密召開著名的“八七會議”,國民黨的警探也一無所知,隨後特科又秘密租船將中央機關由武漢遷回上海,途中也未出意外。

1927年11月,周恩來從廣東回滬後重組了中央特科。此時特科成員中有一些帶有江湖流氓習氣的人如顧順章等,熱衷於打打殺殺。周恩來針對這些不良傾向親自為特科規定了“三大任務一不許”──“三大任務”是搞情報、懲處叛徒和執行各種特殊任務,“一不許”是不許在黨內相互偵察。

周恩來提出的“一不許”原則,對保障中共後來正常的黨內生活極為重要。蘇聯的國家政治保衛總局(原為“契卡”,後簡稱“格別烏”,上世紀50年代改稱“克格勃”)在列寧去世後便開始涉入聯共(布)內部鬥爭,後來甚至發展成為領袖個人的監視工具,成為恐怖“清洗”的重要幫兇。後來毛澤東又一再強調黨內不許搞偵察,這對防止重蹈蘇共悲劇起到了重要作用。

蔣介石從建立特務機構起,就用於偵察黨內異己,如李宗仁在回憶錄中便說自己任副總統時的身邊衛士都是蔣的偵探。只對蔣介石個人負責的軍統中統捕人、殺人,又越過警察、法庭種種司法機構,連各級軍政官員都不能過問,甚至這種官員本身還要受其監視。這種特務政治的泛濫,也是造成國民黨政權四分五裂並喪失人心的重要原因。收買、色誘、暗殺等行為,都違反地下工作原則

近些年一些影視劇的編導憑想象編造情節,經常出現中共地下黨組織暗殺敵方要人,以及用戀愛等手段發展關係等場景。記得上世紀80年代初國內播出一部表現在敵營中潛伏的電視劇《敵營十八年》時,曾長期從事地下工作的文藝界前輩夏洐看過後便撰文嘆息說,這些年輕編導不瞭解當年黨的隱蔽鬥爭原則,利用女色、金錢收買和手槍暗殺等方式恰恰是中共地下工作所不允許的。

中共從事隱蔽戰線鬥爭時,從來不許搞暗殺一類恐怖襲擊。因為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原則,革命鬥爭的目標是推翻整個反動統治而不是消滅個人,暗殺敵方頭目不僅不能達到鬥爭目標,反而會引起社會反感並影響鬥爭方向。中共中央特科雖消滅過少量叛徒,卻只限於向敵出賣機密並馬上會招致組織破壞的特例。相比之下,國民黨從其前身同盟會開始就崇尚俠士刺客思想,並將暗殺作為重要手段之一。蔣介石在大陸便經常使用特務對公開的反對者搞暗殺,這種以國家政權採取的恐怖主義,也是遭到舉國痛罵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共中央特科最早開展的除奸工作,主要是1928年4月政治局常委、組織局主任羅亦農在上海因叛徒出賣被捕遇害案。特科的內線關係很快查明,這是因擔任中央秘書和接待的何家興、賀芝華夫婦告了密。他們從德國、蘇聯學習回來後經常出入燈紅酒綠場合,組織發給他們的每月幾十元生活費無法滿足其奢華需求,他們便利用接待之機偷記下上百名領導人住址,隨後到租界巡捕房表示願以5萬美元和出國護照出售此名單,並先說出羅亦農的地址,待捕捉驗證確實後再做下一步交易。中共中央負責人聞知此訊後緊急搬家,紅隊又以放鞭炮作掩護衝進這對叛徒住所,搜出名單後開槍將何家興擊斃,賀芝華頭上也中槍負重傷,從而斬斷了繼續叛變的線索。

1929年8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彭湃、軍委負責人楊殷等五人在上海滬西區開會時被逮捕,周恩來因臨時有事未到倖免。僅過了六天,彭湃等四人便在位於龍華的淞滬警備司令部內被殺害。中央特科通過內線查明,告密者是軍委秘書白鑫。此人在海陸豐紅軍中當團長時便怕死棄職跑到上海,為追求榮華富貴而秘密自首充當了內奸。根據周恩來指示,同年11月11日夜,特科在法租界霞飛路(今淮海路)設伏,連開90餘槍,擊斃白鑫及特務保鏢共五人,紅隊無一傷亡。“霞飛路上的槍聲”轟動上海,使叛徒特務一時喪膽而不敢隨便活動,中央在滬安全也得到一定的保障。

紅隊在上海灘有了威名後,周恩來又專門強調:只能消滅危害黨的叛徒和暗藏的特務內奸,對反動統治階級頭面人物包括公開的特務頭子都不要打,否則會偏差政治鬥爭的正確方向並脫離群眾。有一次“特科”負責人顧順章得知有二三十個警探和“包打聽”要在一品香飯店聚會,打算運去幾皮箱炸藥引爆。周恩來得知後馬上制止,認為這會把飯店炸成廢墟並傷及無辜,將在社會上造成極壞影響。在此後的革命鬥爭中,共產黨人除了打擊敵軍事目標,也從不對反動營壘頭面人物採取暗殺,從而防止了恐怖主義傾向,並且與國民黨特務那種“下三濫”手段劃清了界限,這也是爭取人心成功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