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我市各地林業獎補政策彙編

近年來,全市各地黨委、政府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大財政投入,紮實推進林長制改革,大力實施林業增綠增效行動,積極打造生態文明建設滁州樣板。現將各地林業獎補政策彙編如下:

來安縣:出臺了《實施林業增綠增效行動推進林長制工作專項獎補方案》(來政辦秘〔2018〕118號),方案明確,所有獎補必須在驗收合格的基礎上予以兌現。“三棵樹”造林:薄殼山核桃造林,對用2年生以上優良品種苗木集中連片造林30畝以上的造林主體,按每年每畝700元補助,連續補助5年。對建成標準化示範基地300畝以上,3年後造林保存率在80%以上的造林主體,除享受5年獎補政策外,再給予一次性獎勵,其中300畝至499畝按每畝300元獎勵,500畝至999畝按每畝400元獎勵,1000畝以上按每畝500元獎勵。麻櫟造林,對用優良品種合格苗木集中連片造林50畝以上的造林主體,經驗收合格,按每年每畝300元補助,連續補助3年。對建成標準化示範基地500畝以上,3年後造林保存率在80%以上的造林主體,除享受3年獎補政策外,再給予一次性獎勵,其中500畝至999畝按每畝300元獎勵,1000畝以上按每畝400元獎勵。杜仲造林,對用優良品種合格苗木集中連片造林10畝以上的造林主體,經驗收合格,按每年每畝500元補助,連續補助3年。對建成標準化示範基地300畝以上,3年後造林保存率在80%以上的造林主體,除享受3年獎補政策外,再給予一次性獎勵,其中300畝至499畝按每畝300元獎勵,500畝至999畝按每畝400元獎勵,1000畝以上按每畝500元獎勵。苗木花卉產業:加快現代化苗木花卉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對新建2000平方米以上大棚溫室的主體,按每平方米20元給予一次性補助;對新建1000平方米以上智能溫室的主體,按每平方米40元給予一次性補助;對於大棚溫室、智能溫室用地建設,按設施農用地管理有關規定辦理;對新建蓄水池的每座給予一次性補助10000元;對新建噴灌或微灌系統的按每畝500元給予一次性補助;對新建滴灌系統的按每畝800元給予一次性補助;推進苗木花卉產業化進程,對獲得省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稱號的主體,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獲得市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稱號的主體,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經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註冊或縣民政局登記,為苗農提供行業引導、技術信息等服務的非營利性林業服務組織,每年由縣林業局組織評出3家先進單位,每家獎勵3萬元(優先獎勵帶動脫貧攻堅成效突出的);對獲得市級以上獎勵的非營利性林業服務組織,再給予一次性配套獎勵2萬元。發展高效苗木花卉產業:對連片承包坡耕地、拋荒地或其它農用地林地發展苗木花卉產業生產,種植規模達50畝以上、合同期3年以上的承包專業戶,經驗收合格後,按每年每畝300元補助,連續補助3年,合同期內轉包的除外;鼓勵以村集體為主體引進社會資本建設區域性苗木花卉市場或苗木花卉基地。苗木花卉市場採用溫室大棚或固定建築、連片面積達20000平方米以上的,除享受上述補助外,再給予一次性補助30萬元;苗木花卉基地連片面積300畝以上的,除享受上述補助外,再給予一次性補助10萬元;扶持培育珍貴鄉土樹種以及彩化樹種苗木企業或苗木基地,10畝以上的按每畝1000元給予一次性補助,50畝以上的按每畝1200元給予一次性補助;鼓勵企業或苗木基地引進苗木花卉新品種或採用新技術培育苗木,每成功引進一個新品種或一項新技術,栽培面積在50畝以上的,除享受上述補助外,再給予一次性補助10萬元;對苗木花卉企業(苗農)購置的生產機械和設備設施,列入國家或省級農業機械支持推廣目錄的,或者列入農機購置補助各類範圍的,優先安排國家農機購置補助。“四項創建”:創成省級森林城鎮,縣財政給予60萬元的資金獎勵。創成省級森林村莊,縣財政給予10萬元的資金獎勵。建設省級森林長廊示範段,除政府投資建設外,對單一造林主體,通過土地流轉在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縣道兩側或單側造林,建設長度達2公里以上(居民區、水面等不可造林地除外)、單側寬度連續30-100米、連片面積90畝以上的森林長廊,且優勢樹種是優良鄉土喬木樹種,苗木米徑3公分以上,按每年每畝600元補助,連續補助5年。省市級現代林業示範區,獲批省級現代林業示範區的,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獲批市級現代林業示範區的,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對經營狀況好的省市級現代林業示範區,脫貧攻堅示範帶動作用明顯,吸納貧困戶勞動力就業或帶動貧困戶發展特色林業產業,按照《滁州市農業產業化企業(工商資本)帶動脫貧攻堅獎補操作規程》(滁扶貧辦〔2017〕23號)落實獎補政策。(諮詢電話:2352122)

南譙區:出臺了《南譙區財政林業增綠增效行動綜合獎補資金管理辦法》(南林園〔2018〕84號),方案明確,對納入林業增綠增效行動營造林獎補資金採用因素法、公式法分配,以營造林分項建設內容為因素,以各地實際完成合格情況為指標,分項考核,綜合獎補。新增造林(非麻櫟):達到10畝以上,按每畝300元給予一次性獎補(建設人為區在檔貧困戶的每畝再增加200元);新造或改造麻櫟(美國薄殼山核桃、杜仲、油茶、青錢柳等)且成片面積達到10畝以上的,按每畝500元給予一次性獎補(建設人為區在檔貧困戶的每畝再增加200元)。農田林網:新建的農田林網栽植水杉類(中山杉、池杉、落羽杉等農田林網樹種)苗木,經省、市、區林業主管部門驗收合格的,按照20元/株標準給予一次性獎補(建設人為區在檔貧困戶的每株再增加10元)。森林長廊示範段:在鐵路、高速公路、國省道兩側新建森林長廊(每側不低於20米)的,經省、市、區林業主管部門驗收合格,按照1000元/畝標準給予一次性獎補。森林撫育:重要水源地水源涵養林、六大區級生態功能保育區森林撫育未納入中央財政補助(列入省級)範圍的,連片撫育面積50畝以上,並按照規劃設計進行施工,經驗收合格,給予每畝50元的一次性獎補。新型林下經濟:積極扶持新型林下經濟,開展柞蠶規模化養殖(10畝以上)並取得明顯成效的,按照每畝5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獎補。(諮詢電話:3023533)

琅琊區:出臺《關於推深做實林長制改革優化林業發展環境的實施方案》。鼓勵建設森林長廊示範段。鼓勵在G104、滁定路兩側(每側不低於50米)投資建設森林長廊示範段,薄殼山核桃造林50畝以上,區財政按照1800元/畝的標準進行獎補,分四年兌現,當年驗收合格兌現600元,後三年經驗收保存率達80%以上且管理到位的每年兌現400元。加快推進森林村莊建設。創建省級森林村莊,經省、市驗收合格後,區財政按照每個3萬元的標準進行一次性獎補。(諮詢電話:3038929)

定遠縣: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2019年國土綠化的實施意見》(定政辦〔2018〕56號),意見明確了獎補政策。森林城鎮和村莊創建:成功創建省級森林城鎮的鄉鎮,一次性獎補100萬元;成功創建省級森林村莊的,一次性獎補12萬元,貧困村獎補15萬元。成片造林:新增成片造林5畝以上的,每畝補助600元;新增薄殼山核桃造林100-500畝的,每畝補助2400元,分5年(按66444,即:第一年至第二年分別補助600元,第三年至第五年分別補助400元)兌現;連片500畝以上的,每畝補助3000元,分5年(按66666,即:連續補助5年,每年補助600元)兌現;連片1000畝以上,縣政府採取“一事一議”政策予以獎補,同一造林地塊不重複享受縣財政獎補政策。(諮詢電話:2163684)

鳳陽縣:出臺了《鳳陽縣“十三五”造林綠化實施方案》(鳳政〔2017〕4號),明確了獎補政策。綠色長廊建設:除政府投資建設外,單一造林主體,通過土地流轉,在鐵路、高速公路、省縣道和其他重要道路兩側或單側造林,建設長度達2公里以上(居民區、水塘等不可造林地除外),單側寬度連續30-100米,連片面積90畝以上,栽植高大速生喬木樹種或經果林,綠化苗木米徑2公分以上,享受“9644”財政獎補政策,連補四年(即第一年每畝補助900元,第二年每畝補助600元,第三、第四年分別補助400元)。木本油料林造林:對集中連片30畝以上的油茶、薄殼山核桃、接骨木和油用牡丹等造林,經驗收合格,享受“6644”財政獎補政策,連續補助四年(即第一年、第二年每畝分別補助600元,第三年、第四年每畝分別補助400元)。同時,實行基金獎勵,3年後,保存率在80%以上的集中連片造林300畝-500畝(不含)的合格面積,一次性獎勵10萬元;集中連片造林500畝-1000畝(不含)的合格面積,一次性獎勵20萬元;集中連片1000畝以上的合格面積,一次性獎勵40萬元。荒山營造櫟樹林:單一造林主體連片造林面積達10畝(含)以上,實行機械帶狀或全懇整地,享受“66666”財政獎補政策,連續補助五年,每年每畝補助600元;坡耕地產業結構調整造林:單一造林主體,通過土地流轉,人工造林連片面積30畝(含)以上,營造櫟樹林、林苗兩用林和經果林,享受“6644”財政獎補政策,連續補助四年,第一年、第二年每畝分別補助600元,第三年、第四年每畝分別補助400元。同一地塊不重複享受以上造林獎補政策,不符合上述扶持獎補政策的造林地塊原則上只享受上級項目資金補助,無項目資金不補助。古樹名木:建立了古樹名木“一人一樹”保護制度,明確了職責要求和補貼政策,每年12月31日前兌現補貼費用。一級古樹名木每年每株補貼1800元,二級古樹每年每株補貼1560元,三級古樹每年每株補貼1200元。(諮詢電話:2226295)

全椒縣:出臺了《全椒縣2018年林業增綠增效行動實施意見》(全政辦〔2018〕22號),意見明確了獎補政策。薄殼山核桃造林:出臺了《全椒縣薄殼山核桃產業發展管理暫行辦法》(全政辦〔2015〕34號),對薄殼山核桃產業發展資金支持納入縣級財政預算,對同一區域內造林面積100畝以上的給予補助,栽植嫁接苗,連續補助6年,當年驗收合格後給予每畝1000元補助,第2—6年每年秋季進行驗收,合格後每年每畝給予400元補助。對建立縣級良種定點採穗圃和保障性苗圃基地,實行縣級財政專項補助。建成經驗收合格後,每畝一次性補助2000元。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項目,做好項目儲備和申報工作,爭取更多的項目扶持資金髮展薄殼山核桃產業。同時,林業局對投資主體建立信譽檔案,對信譽不佳的不列入項目爭取範圍。貧困戶栽植的,依據《全椒縣薄殼山核桃產業扶貧實施方案(2018-2020年)》(全扶組〔2017〕106號)兌現補助政策,即:建檔立卡的貧困戶自家承包地成片造林在0.8畝以上的,經年度驗收合格(成活率90%以上,保存率85%以上)給予每畝2450元的補助扶持。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在房前屋後零星造林的,由鎮、村及包保責任人做好宣傳工作,根據貧困戶自願原則,由鎮、村每年1月底前統計上報栽植數量。經秋季驗收合格後,按實際成活數量一次性給予50元/株補助。森林城鎮環鎮林和森林村莊環村造林:驗收合格後,按每年每畝400元補助,連續補助3年;森林城鎮和森林村莊創建:創成省級森林城鎮的,獎補120萬元,創成省級森林村莊的,獎補5萬元,六鎮鎮薄殼山核桃特色森林村莊創建成功的,獎補10萬元。重要水源地涵養林造林:建設面積10畝以上,按時規劃設計進行施工,每畝補助2000元,分五年兌現,當年驗收合格兌現800元,後四年經驗收保存率達80%以上且撫育管理到位的每年兌現300元。建成國家級薄殼山核桃示範基地的,一次性獎補10萬元。(諮詢電話:2302505。)

天長市:印發了《關於下達2018年營造林任務的通知》(天政辦秘〔2017〕135號),明確了獎補政策。森林城鎮和村莊創建:創成省級森林城鎮的,獎補120萬元,創成省級森林村莊的,獎補30萬元。崗地、荒灘地、窪地等宜地林造林:連片栽植50畝以上,獎補期5年,每畝累計獎補1800元,其中前三年每年每畝獎補400元,後兩年每年每畝獎補300元。(諮詢電話:7770327)

明光市:印發了《明光市2019年營造林實施方案》(明政秘〔2018〕165號),明確了獎補政策。營造薄殼山核桃(油茶)林:使用品系優良、營養缽(袋)土球苗木的、造林標準符合《安徽省人工造林技術導則》規定,面積在10畝(含10畝,下同)以上的,經驗收合格,每畝當年一次性獎補1000元;面積100畝(含100畝,下同)以上的,給予“144444”連續獎補,即造林當年每畝獎補1000元外,以後五年每年獎補400元。營造麻櫟、杜仲、銀杏、朴樹、櫸樹、三角楓:使用苗木優良,造林標準符合《安徽省人工造林技術導則》規定,面積在10畝以上的,經驗收合格,每畝當年一次性獎補700元;面積100畝以上的,給予“744”連續獎補,即造林當年每畝獎補700元外,第二、第三年每年獎補400元。營造其它樹種:面積在10畝以上的,經驗收合格,每畝當年一次性獎補300元;面積100畝以上的,第二年再給予每畝300元的一次性獎補。森林撫育:集中連片開展森林撫育經營,申報森林撫育經營示範片建設的(面積1000畝以上),並制定撫育規劃和實施方案的,經驗收合格後每畝一次性獎補100元。林下經濟:開展林-藥、林-菌等模式發展林下經濟,促進林分撫育,實現林業以短養長,面積在100畝以上,特色明顯,示範作用突出的,每畝一次性獎補100元。森林城鎮(村莊)創建:創成省級森林城鎮的,每年獎補50萬元;創成省級森林村莊的,每年獎補10萬元。符合連續補助的,造林主體每年秋季應向林業部門申請核查驗收,造林保存和撫育經營符合相關技術規定且驗收合格的,給予獎補。造林面積10畝以下不予補助。採伐跡地造林只享受造林當年一次性獎補。貧困戶造林參照明光市扶貧辦制定的扶持政策執行。本政策暫定三年。(諮詢電話:8022441)

注:具體獎補政策和驗收標準請查看正式文件,並向當地林業部門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