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談談道教的各路財神

財神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道教賜封,二是漢族民間信仰。道教賜封為天官上神,漢族民間信仰為天官天仙,同時又有武財神和文財神之分。

1. 武財神:趙公明、關聖大帝。

趙公明法號伏虎玄壇,袍具有降伏妖魔的力量,手拿金鞭,騎一黑虎,袍下有四神:招寶、納珍、招財、利市此四神,全部利於財運。趙公明除了招財外,還能幫人排除障礙和風險。當今道教宮觀中的財神神像多為趙公元帥像。魏晉南北朝時期成書的《搜神記》和《真誥》等,就開始有趙公明的神蹟。元明之間,有了更完整的記載。趙公元帥姓趙名朗,字公明,終南山人,原是日精之一。古時天有十日,九日被后羿射下以後,變化為九鳥,墬落於青城山,變成九鬼王。八鬼行病害人,但是趙玄朗卻獨化為人,避隱蜀中,精修至道。張陵在青城山煉丹時,收趙玄朗護衛丹室。天師丹成,分丹餌之,遂能變化無方。趙玄朗食丹以後,其形酷似天師。天師遂命其永鎮玄壇,故號玄壇元帥。

明代小說《封神演義》有姜子牙封神一節,封趙公明為金龍如意正乙龍虎玄壇真君,率領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和利市仙官等,統管人世間一切金銀財寶。每逢年農曆正月初五及七月二十二全世界約有四分之一之人要祭祀財神爺。漢族民間所供趙公明財神像皆頂盔披甲,著戰袍,執鞭,黑麵濃須,形象威猛。周圍常畫有聚寶盆、大元寶、寶珠、珊瑚之類,以加強財源福輳之效果。


談談道教的各路財神

趙公明元帥

關聖大帝 “忠義仁勇神武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晉翊贊宣德關聖大帝“,說的便是關羽。在其去世後,形象逐漸被後人神化,一直是歷來民間祭祀的對象,被尊稱為“關二哥”;又經歷代朝廷褒封,清代時被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

《三國演義》自元末明初出現後,至明代中葉流傳已十分廣泛,對社會各階層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關羽的忠義形象也因此深入民心。“雲長真義士也!”曹操的這句話的反映了關羽的義氣,現在所有“社團”(黑社會)都拜關羽,也有不少的網吧,商店以及茶館擺放關羽泥塑,用來鎮壓氣運。關聖帝廣受崇拜,主要因為比較靈驗。在道教被奉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閱聖帝君”,在佛教稱為“伽藍護法”,西藏佛教的寧瑪派,更是重視關聖帝的護法地位。他有招財的能量,也有降妖除魔的法力。


談談道教的各路財神

關聖大帝

2. 文財神 在漢族民間所指甚多,如:范蠡、財帛星君、增福相公李詭祖、福祿壽三星中的祿星(比干)等,多見於漢族民間雕塑和木版年畫,大都是錦衣玉帶、冠冕朝靴,臉色白淨,面帶笑容,適合新春喜慶,堂室張掛。文財神或是生前鉅富,或是昇仙後奉命管理人間財帛、人世爵位。文財神大多並未進入道教神系,亦少有經籍傳世。供奉文財神寄託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太白金星,屬天官上神。 中國傳統占星學,有門叫“七政四餘”,就是依據天星現象推斷人間禍福得失的法門。七星分別是太陽、月亮、木星、金星、水星、火星、土星。除了太陽和月亮外,最亮的就是金星。它是神明的化身靈氣具體化,就是太白星君,又叫做財帛星君。供奉太白星君是招正財的,歪門生意就不靈。


談談道教的各路財神

太白金星演員圖 娛樂一下

比干 漢族民間信仰的一位財神。表達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比干是子姓之後,商朝沫邑人(今河南省衛輝市北),中國古代著名忠臣,被譽為“亙古第一忠臣”;國神比干也是林氏的太始祖。商末帝辛(紂王)暴虐荒淫,橫徵暴斂,比干嘆曰:“主過不諫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過則諫不用則死,忠之至也”。遂至摘星樓強諫三日不去。紂問何以自恃,比干曰:“恃善行仁義所以自恃”。紂怒曰:“吾聞聖人心有七竅信有諸乎?”遂殺比干剖視其心,終年64歲。

求官祿奉比干,在科舉年代,大多數讀書人已考取功名為重,而財祿富貴都從科舉中求,故奉比干為文財神,祈求功成名就,財祿亨通。

坊間的文財神像大多以「福星、祿星、壽星」作為吉星組合,成三星拱照之勢,寓意福祿壽齊全。祿星即是文財神比干,其造型儀容慈祥,眉揚目秀,唇紅齒白,兩耳垂珠,五柳長鬚,頭戴頂級文官帽,身穿紫緞錦羅官袍,腰環金銀玉帶,手捧元寶財帛,腳穿官靴,位於福壽兩星中間。在命祿的計算中,有三顆星特別重要,分別是天福星、天祿星、天壽星。天福掌管人生的福澤,即生命是安穩和享受;天祿掌管財帛,人間的財富由它控制;天壽掌管健康和壽元。其三星的靈氣具體化,就是福星公、祿星公、壽星公。供奉的他們的原則就是三個一起供奉,他們只保正財,同時以武職為主的行業,效果也很差。


談談道教的各路財神

【義財神】福祿壽三星

范蠡 春秋戰國之際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謀略家,同時也是一位生財有道的大商家。 范蠡父子在齊國海邊耕種土地,勤奮治產不久,就積累家產數十萬金。齊人聞其賢,請為其相。范蠡嘆息:“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致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於是,它歸還了相印,將錢財盡分給了朋友和鄉鄰,只帶上最貴重的物品,暗自離開齊都,悄悄來到陶地。范蠡認為,陶地處天下之中,為交易的必通要道,由此可以致富,以為後半生的保證,自此居住下來自稱陶朱公。(“陶”,指陶地,或說隱語“逃”;“朱”,一說為富翁的象徵,或說寓己曾做高官;“公”,一說是對尊長,平輩的敬稱,或說寓己曾做為公爵)。范蠡父子靠種地、養牲畜,做生意又積累了數萬家財,成為陶地的大富翁,後又兩家分財於百姓,天下人都讚美陶朱公,拜其為財神。

在財神之中以范蠡和財富的關係最密切,生前即為富人的財神代表。進退得宜,不執著於名利的態度,以及出神入化的經營手法是其被奉為財神的重要因素。因此創業經商人士多請文財神范蠡。


談談道教的各路財神


另外,也有地主財神,更貼近普通百姓家庭。

門口土地財神,就是中國家庭很敬重的財神,全名“五方五土龍神,門口地主財神”。家內的神位一般都是教高,只有地主財神的神位放在地上,和地板只一板之隔。他和土地公不同,土地公只是一塊土地的守護者,地位教低,但土地財神是五方五土龍神,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土地公,但每個家庭敬拜的五土龍神都是一個,利財。 不過對於地主財神卻不可以要求過高。地主財神的性質,就好象從天上派遣下來的餓神明,要保障民間的基本物質需要,每家每戶都可以供奉一位五方五土龍神。這龍神和佛家的說法有點淵源,依據佛經的記載,在天界有很多不同的生命,在久遠的時代,龍已經歸依了佛陀,願意護持佛法,亦願意為實踐佛道盡力。五方五土龍神和佛教有關,但卻進入了中國民間信仰的體系當中,要祝福世界上個人的財運。不過,這個五方無土龍神並不祝福大福大貴,主要是求平安,避免或減少因為財運差引致的各種各樣的痛苦,需要時有財可用,如此而已,是最普遍最大眾化的財神。

人人都可以供奉五方五土龍神,供奉的方法如下:由於五方五土龍神是地主財神,佔據的空間是地下,所以在擺放地主財神的神位時,當然是不能夠高高懸空,這樣就離開了他自己的大本營,不能得到地利.所以,地上財神的神位,放在哪個方位還是次要,首要的是必須要放在地面上。所以便不宜擅做主張,把地主財神的位置抬高。否則,這就好象是不理會魚在水中游的特性,把他們從水中撈出來一樣,和人看齊,結果卻會把魚弄死。

還因為地主的正名是“五方五土龍神,前後地主財神”,應該面向大門,向門外四方納財,這樣才可增強住宅的財運.地主並且還是住宅的守護神,當門而立,便可把牛鬼蛇神拒諸門外。地主最佳的擺放方法,是把神位單獨供奉在面向大門的玄關地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